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好的文章自然要通过合适的结构形式表现出来,好的结构能使文章前后钩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要写好一篇作文,构思好结构是必不可少的。
S老师展示了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结尾:“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接着又展示了文章的开头:“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一样!”
S老师:同学们看一下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I同学:这里运用了首尾呼应的手法。这段结尾与文章开头相互照应。
S老师:对,那么你可以谈一谈运用这样的手法对于作者的表达情感来说,有什么样的好处吗?
I同学:文章的开头写了爸爸的病重,文章的结尾虽未明写爸爸的离世,但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暗含爱花儿的“爸爸”去世了,另一方面则是把“我”比喻成爸爸的花儿,表明爸爸的死讯让“我”长大了,同时也写出了“我”的童年一去不返了。
S老师:分析得十分透彻。那么除了情感表达方面,那么这样的表现手法对于文章结构来说有什么样的好处呢,可以说说吗?
I同学:文章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S老师:说得很好,看来对于一篇好的文章来说,结构是十分重要的。
紧接着,S老师展示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巴金的《小狗包弟》的第一自然段。
S老师:这里写了一个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大家思考一下,这个故事跟文章接下来的事情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问题一抛出,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有部分同学觉得有必然的联系,有同学觉得没有。
S老师:如果将第一自然段删去的话,会不会影响作者与包弟这个故事的完整性?(www.xing528.com)
全班同学:不会。
S老师: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并且把它放到第一自然段呢?不能马上给出答案也没有关系,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J同学: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说了一个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S老师:说得对,如果除去“文化大革命”背景,这本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狗的习性本来如此。但放在“文化大革命”这一时代背景当中,这件事就显得惊心动魄。这个部分的内容原本与包弟并无直接关系,但是这个故事不仅给读者提供的背景是社会的,也是心理的。
J同学:在这样黑暗残酷的现实中,人情冷漠似乎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是一只小狗撕破了现实,照出人心的冷酷、人道的沦丧。人已经不懂得尊重和爱护人,狗却还懂得。
S老师:说得很好。接下来的故事也是发生在同一背景下的,那么是怎样的呢?
J同学:作者为了避免被害,就要牺牲一只狗。作者将自己与包弟的故事和艺术家与狗的故事进行了对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对自己进行了无情的剖析。
S老师:非常好,那么这样的结构安排有什么好处呢?
L同学:倘若没有这段貌似“与主体无关”的故事,我们不能看到作者与包弟的故事是另一种类似于艺术家与狗的更悲惨血腥的结局,也难以感受到作者的沉重、痛苦和深深的忏悔。所以说,第一自然段不可简单看成是用一个关于狗的故事来引出下文,而是要看到其中作者更深的用意。
S老师:说得很好。所以说,第一自然段不可简单看成是用一个关于狗的故事来引出下文,而是要看到其中作者更深的用意,从而学习这种精巧的构思。《小狗包弟》整篇文章虽自然顺畅,语言朴素自然,但思想和主题十分深刻,这与文章结构的巧妙安排是分不开的。
S老师认为,在中学语文的课本中不乏结构精巧的文章,老师需要利用好这些资源,不仅要让学生看到这些成功文章结构的精妙之处,还要学会这样的构思,从而提高学生的谋篇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