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老师看来,造成高考满分作文文质分离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老师缺乏文质并重的观念。这一方面由于老师自己缺乏一定的文学理论素养,未接受过有关作文应该追求“文质并重”标准的教育;另一方面是老师自身在专业能力发展上有所缺失,没有积极思考文章应以“文质并重”为评判标准。
第二,老师日常未围绕“文质并重”标准展开作文教学。许多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有时会让学生摘抄好词好句,但是并没有给学生详细讲解什么样的词句才算得上是“好”,学生只能判断形式优美、便于背诵或者是易考内容就是好的,继而对这类词句进行积累。这种现象就是形成“文质分离”的原因之一。
第三,老师在作文写作中未用“文质并重”的标准要求学生。为了吸引人,有些老师会要求学生重视语言的华丽,注重文章开头使用题记、排比句等形式。这些形式会让学生在应试中获得不俗的分数,这会让学生重视华丽的形式而不太关注内容。老师的这些教学观念对学生影响深远,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学生面对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小说,在选择时尤为偏爱语言形式优美的小说,而容易忽略小说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总的看来,老师的实际做法从本质上看是功利性的。
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的原因分析,L老师决定为这三个层面的缺失一一提出解决策略。经过她多年的研究,这些策略最终都被融进她的高中语文日常教学中,只是每到高一的第一次作文课,L老师都会专门上一堂以“什么是作文”为主题的作文教学课,旨在从一开始就为学生树立“一篇好文章应该是文质并重”的理念。她告诉同学:
如果需要真正将作文的内容与形式分个主次,一定是内容大于形式,因为形式的存在是为内容增光异彩的,就像我们会被一个人的外表所吸引,但那只是暂时的,只有一个人的内在丰富,才会在时间的流逝中让人越品越醇美。
在L老师看来,这堂作文课只是给学生从观念上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给学生注入一种意识,以便为日后写片段、小作文、大作文和阅读课外书打好基础。
L老师的这堂作文课主要以对比研究为主,她以两篇文章作为课堂导入,这两篇文章分别是高考的满分作文和名家写的小短文,都采用匿名的形式展示。在L老师看来,使用这种方式作为“什么是作文”主题的课程导入,会让学生在迥然不同的两种风格中获得强烈的对比感。L老师说,“现在高考作文的阅卷老师对于拥有华丽形式,但内容却是情感虚假、苍白无力的作文已经产生疲惫感,甚至排斥与厌恶,老师们都希望在高考中看到一股‘涓涓细流’,而这种文章首先就需要情感的真挚。可是,在中学课堂上,由于受到功利心的影响,老师和学生一味地追求华丽形式,力争在高考中夺人眼球,因此文质分离现象在语文的作文板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L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将作文视为情感自然流露的途径,而不是一个在高考中夺取高分的工具。因此对比这两种类型的文章,意在让学生自己领悟到什么才是作文应有的状态。L老师选择了梁实秋的《馋》和某省高考满分作文《我想生活在唐朝》两篇文章让学生对比,学生在看到满分作文时,觉得这个作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将自己所学的古诗都用在文章上,而且整篇文章都用的排比句,使得文章显得一气呵成、气势磅礴。在看到梁实秋的《馋》时,学生们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意思,语言质朴,行文简略,因为文章以白话形式写出,其中还夹杂着民间土话,因此整篇文章接地气,写得很实在。
当L老师询问学生“哪篇文章更受你们喜爱时”,大部分同学认为《我想生活在唐朝》这篇文章写得好。这时L老师便知道这群学生受传统作文套路观念影响较深,她开始引导学生对这两篇文章进行赏析。
L老师:孩子们,你们为什么觉得《馋》这篇文章不好呢?
同学:因为它的文辞很朴实,没有什么亮点。
L老师:理由很充分,但我想接下来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这篇文章,先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事情呢?
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馋。
L老师:馋?这个内容还有点意思呢,大家再看看文章中写了有关馋的哪些内容呢?
A同学:罗马暴君尼禄,英国的亨利八世,馋鸡腿;埃及废王法鲁克,馋二十个荷包蛋;一位老父亲馋拌梨丝。
B同学:作者馋北平羊头肉的风味,小时候的作者馋糯米藕,作者朋友馋乳猪。
C同学:北平人馋春饼、黄花鱼、大头鱼、青蛤、藤罗饼、玫瑰饼、枣泥大花糕、菱角、莲蓬、藕、豌豆糕、驴打滚、爱窝窝、水晶肘、烧羊肉、嫩黄瓜、蒜头、糖炒栗子、炮烤涮羊肉、大螃蟹,总之是馋一年四季的事物。
L老师:大家找得非常准确,现在请大家说说你觉得这篇文章哪里接地气呢?
B同学:因为这位作者写了很多食物,而且这些食物是我们常见的,所以很接地气。(www.xing528.com)
L老师设计“请大家说说你觉得这篇文章哪里接地气”这个问题,源于L老师想要学生自己发现这篇文章最优秀的地方在于以小见大,用一些很平常的食物与事件写出了众多馋相。生2回答之后,L老师在之后的提问中又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形式进行了探究,意在指引学生感受到这篇文章虽表面上看起来文辞流畅质朴,但全文无处不显示着作者超高的文字驾驭能力。语言的色彩、节奏,文言的简略,白话的流畅,民间的土话,文人的押韵等各种形式交织在一起,这篇文章简直是一张制作精美的四季菜单。
散文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本色的语言,其重要特征在于朴素、自然、流畅、干净,无论是绘景状物还是叙事记人,作者信笔写来都是采用的白描手法,而且散文在情趣的描绘上也是耐人寻味的。但正是因为它的这些特征,使得知识积淀不深的高中学生有些云里雾里,无法从这些简单的白描手法中感受到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因此L老师对学生步步引导,使学生明白好文章不在于华丽文辞的堆积,而是像散文大家一般,用白描的手法将人事物写得耐人寻味,使人读来获得美的享受。由于多年来高考作文千篇一律,因此如今阅卷老师更期待看到情感真挚、修辞运用合理的作文,这也就是“文质并重”的标准。
此时L老师顺水推舟,告诉同学们,文章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将各种类型人物的馋相形象生动地写了出来,因此在写作时,写作内容的选择不需要很典型。大家可以像这位作者一样从身边的小事写起,选取一件小事然后对其进行横向扩展,将会成就一篇充满乐趣的文章。这种写作形式最重要的一个好处就在于情感的真挚。
接着,L老师引导学生从情感上分析满分作文和《馋》这篇文章,大多学生都觉得《馋》这篇文章情感要丰富真挚一些,而满分作文这篇文章,由于作者过于重视文字的优美,只顾将诗句以排比的形式展现出来,真正从情感上看却不似《馋》这篇文章那样感人。
L老师让学生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后,继而展示出这堂课的主题“什么是作文”,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探讨。其实在最开始探索文质并重的作文的教学时,L老师是先让学生谈谈“什么是作文”,然后再展示文章,旨在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感受到真正的好作文的标准。但后来L老师发现学生素质不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所差异,而且学生们的答案天马行空,甚至还有些同学对于作文的看法标新立异,若是一一进行引导修正耗时太多。因此L老师便先展示出例子,相当于缩小学生的思考范围,继而让同学们讨论“什么是作文”这一个主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学生能通过之前对两篇文章对比的总结进行回答。
L老师:请同学们分享看法,你认为什么是作文?
小组1代表:作文应该是情感与内容都非常丰富的。
L老师:内容丰富是什么样子的呢?
小组1代表:有思想内容,有思想主题,在写具体内容时,使用了多种修辞方法。
L老师:是的,如同第一小组分享的那样,作文就应该是有形式、有内容的,那么在你们看来,在作文中这两者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同学:紧密联系、不可分离。
L老师:没错,作文就应该做到文章的内容与形式并重,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们在写作中不能顾此失彼,应该尽力兼顾二者,就像《馋》这篇散文,具备散文形式特点,在具体内容上又是那样丰富多彩。
L老师在引出这堂课“文质并重”这一个主题后,让学生将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以片段的形式写出。有些学生又开始犯难了,不知道应该写什么,他们认为自己每天都过着三点一线、日复一日的生活,没有什么可写的。这时L老师引导学生像作者写的《馋》这篇文章一样,采用将自己与他人作对比的方式,发现其中的不同。写完后L老师让学生自选修辞手法对文章进行修改,修改后再互评,互评后让学生对自己的文章从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反思。
L老师让学生先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是希望学生养成从日常生活中挑选事件以给文章注入感情的习惯。这一环节虽基础,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学生在高考作文写作中之所以情感虚假就是因为内容虚构性太大。许多学生缺少一双发现生活的眼睛,他们一旦遇见命题作文,就会为了迎合命题而脱离生活。
L老师认为,作文虽然是艺术,但也是生活,毕竟艺术就是来源于生活的。众多名作家的文章情感真挚丰富,皆是因为他们写的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学习一篇文章需要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来分析的原因所在。当学生写好事件后,L老师要求他们另起一段,为作文添加形式。这个过程是为了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一到写开头,满脑子想的就是排比句、题记等形式,然后在形式的基础上添加内容的习惯。
L老师希望学生通过这种训练,在脑子中先形成内容,再思考如何为内容穿“漂亮衣服”。让学生互评,是为了让学生看别的同学是怎么写的,起到为自己的作文查缺补漏的作用。互评后反思是希望学生们可以通过看别人的文章和别人的评价来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作文。而且在添形式时另起一段,也是方便学生反思时将两段相互对比,明白作文应该是“文质并重”的。这一个“写事件—添形式—互评—反思”的教学方式是L老师在作文教学探索路上取得的成果,她将四个环节作为作文教学的经典步骤。
作为辅助,L老师对于语文课上所有的写作片段都会以“文质并重”的标准去要求学生。L老师也会教学生应该怎样选择课外书,一方面应该多加重视如名著以及相关语文杂志等书。学生可通过阅读它们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语文写作水平。另一方面是对于网络小说,L老师会专门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进行客观评价,教会学生在阅读此类书籍时应注重其故事性的丰富以及行文的逻辑性,切勿陷入为辞藻而辞藻的怪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