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作者生活情感的外露,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作文表现的是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因此作文应当是多彩的,应当是朝气蓬勃的。但是翻阅市面上的作文书,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作文存在较为严重的文质分离现象。一些老师和学生重视给作文加上华丽的“外衣”,它们有着统一的套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思维模式,但作文内涵被严重忽视,文章显得苍白无力,充满假、大、空的内容,人文精神严重缺失。因此,全面落实新课标,“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新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显得尤为重要。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是摆在每一个高中语文老师面前的艰巨任务,老师们任重道远。
L老师所在的H中学是一所农村重点中学,学校的学生属于中等水平,与该中学(www.xing528.com)
所在城市重点中学学生相比,H中学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因为大多成绩优异的学生都被选进市重点中学就读。H中学学生知识积累量与他们相比,是较为贫乏的。可是H中学的学生与该市普通中学比,则更容易通过书店、图书馆等校外途径获取知识,课外阅读量又相对丰富。然而这个学校的许多老师高考作文教学与传统教学无异,依然是“套子”学习。L老师是该校语文教研组的骨干成员,她认真负责,一直是教尖子班学生,是年级中的佼佼者,现在所教班级是高中一年级,也是该校的重点培养班级之一。在L老师看来,她的学生们语文整体水平较高,因此她坚持将自己对作文的探索研究成果融入日常教学中,希望自己的学生能真正学会写作文,做到收放自如。L老师为何会选择将“文质并重”作为作文优劣的评判标准呢?在探索过程中,她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呢?她探索出了怎样一种作文教学方式呢?最终效果如何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