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一一
在大人眼里,小时候的我应该是个怪小孩。我不会哭着闹着要玩具,也不会呼朋引伴地去玩闹。我总是安安静静的,连爸妈都觉得我痴痴傻傻。
三岁的时候,爸妈带我去农家乐玩。那里种了许多瓜果蔬菜。对于城里的我来说,一切都很稀奇。这枝上结个尖尖的红果实,那藤上结个长长的黄果实,那地上躺个长着细绒的绿果实……我都叫不上名字,只看着入迷:那尖尖的红果实,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仿佛在说着话;那长长的黄果实只想落到地上来,可奈何不了头上的那根“绳”;那躺在地上的长着细绒的绿果实,应该最爱睡懒觉……我呆呆地看着,看出了一个鲜活的瓜果世界,想到有趣的情景时,不由得咧嘴笑了。
“又走神了,这孩子,唉。”爸爸无奈地说。
四岁的时候,我上了幼儿园。别的小朋友上课下课都有玩伴,我呢,独来独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是在跟奥特曼一起保护地球,就是跟喜羊羊一起对付灰太狼。成天对着空气比比画画、自言自语,连老师都觉得我很怪呢。一日,老师在教同学唱《小白兔》,我在望窗外。窗外有个卖棉花糖的老人,他一手转动机器,一手挽着糖丝。老人的手越转越快,糖卷也越来越大。我的眼睛看花了。老人的手转得比风扇还要快了,糖卷变成被子那么大,而且还在变大……多大的棉花糖啊,整个房子都被它遮住了。我不由得伸出舌头,准备尽情舔上几口呢。
“阮一一,你干什么!”
我这才如梦初醒。棉花糖呢?我怔怔地望着窗外。
“又走神了,这孩子,唉。”老师也无奈地说。
五岁的时候,我上了学前班。不过,还是爱走神。每天上课,都要老师提醒许多次。学校外面有条河,河水奔流不息。只要站在桥上,我就会想入非非。河水从哪里来?是从很远很远的山里来吗?来了为何不停留?它要去哪里?这些问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一日,老师在讲算术,一堆苹果加另一堆苹果。我的眼前却浮现了一条河和另一条河。哦,我明白了,河水不停留,它是为了遇见另一条河。我是多么开心啊!我高兴地喊着:“我知道了,我知道了。”(www.xing528.com)
老师见我这么兴奋,就说:“阮一一,你来回答。”
我说:“它是为了遇见另一条河。”
“什么乱七八糟的,又走神了,唉。”
…………
这样的事,数不胜数,一直持续到十岁。爸妈为此操碎了心,我也因此挨了不少打。如今,我长大了,再回想小时候的事,不免喜悦又伤感,喜悦的是我曾经拥有多么天真的童年,伤感的是这份天真为何没人懂得。
名师点评
作者以时间为顺序,写三岁的“我”、四岁的“我”、五岁的“我”走神的故事。“又走神了”,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把童年的“我”爱走神、爱发呆的特点写得生动有趣。这样的反复,对突出文章中心,具有很好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