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语文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中学语文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初中语文课外作业的情境化设计除考虑情境化的相关因素外,还必须考虑语文课外作业本身的特殊性,将情境化和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具体联系在一起。本书提出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为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学科认知情境的存在明确了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的边界。(二)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的方法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在操作中,与课程编制有着相同之处。

中学语文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初中语文课外作业的情境化设计除考虑情境化的相关因素外,还必须考虑语文课外作业本身的特殊性,将情境化和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具体联系在一起。本书提出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为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一)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的原则

有学者提出:“这三类情境的显性差异在于活动背景、环境学习对象层面,但更值得重视的是背后的学习目的和检测目的的差异,以及由于目的不同而体现出来的测试任务的差异。”[1]在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中,由于作业目的不同,作业任务也会有所差异,在情境化作业设计中,任务设计离不开情境,本节参考这三类情境,讨论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的原则。

1.基于课程目标,创设学科认知情境

语文学科要教给学生的是什么,这是作业设计的大前提,该原则的提出旨在明确语文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的“语文性”。如果没有语文课程目标的限制,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极有可能信马由缰,从而脱离语文学科的界限,而这就背离了情境化的意义所在。学科认知情境的存在明确了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的边界。

“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语文本体相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2]分析可得,创设学科认知情境,任务内容应指向语文本体知识,能力目标应指向语文学科能力,当学生为了解决任务,进行知识探究、调动学科认知能力时,即进入了任务和任务解决构建起的学科认知情境中。基于课程目标创设学科认知情境需注意,课程目标虽然对每一学段的学习目标和内容都有具体要求,但是比较宽泛。因而,创设学科认知情境不仅需要基于课程目标提取学科本体知识,还需要结合课文提取更为具体的学科本体知识。

2.依托教学内容,创设社会生活情境

发生在有意义应用的真实情境中的学习,在需要时更有可能被回忆起来,仅有学科认知情境的作业设计会再次走向唯知识化的道路,创设社会生活情境,意在帮助学生将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具体生活场域中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语言交际的活动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等。分析可得,社会生活情境是模拟现实生活中真实情境构建的,任务设计重视语用因素,更多指向现实生活情境中的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社会生活情境繁复多样,但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可以作为作业中的任务背景,课外作业因其和课内的特殊联系,其社会生活情境的创设不似测试中的情境灵活,社会生活情境的创设受到教学内容的限制。这就要求作业设计者要明确某一篇课文、某一课的学习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在课堂中又有哪些学习目标?设计者要明确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从而选取利于学习内容进行转化的场景,创设与课堂所学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情境。

当然,遵循该原则时需要注意,在创建的社会生活情境中一定要避免出现学生没有背景知识的生活事件。例如,某一课的教学后,作业设计者拟创设与网络科技类有关的情境,那么在创设该作业情境时,就应充分预设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须涉及科技本体类的相关知识。

3.凸显学生主体,创设个人体验情境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3]无论是日常教学还是课外作业的设计,都应该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个人体验情境恰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

“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尝试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及创作文学作品等”。[4]分析可得,个人体验情境的创设立足于为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个性化表达提供开放空间,即创设的个人体验情境,要能够引导学生在情境中,通过独立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获得个性化的感受,并形成个性化表达。进一步分析,这一情境因学生主体的不同会形成差异,也就是创设个人体验情境,最初只能预设在任务解决过程中留有个人体验空间,而并不能形成个人体验情境。个人体验情境,只有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才能形成,它是学生主体和问题解决因素相互作用生成的。因而,创设个人体验情境,关键是任务解决要能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而生成同中有异的个人体验情境。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是获得自身独特体验的重要方式,相较于测试情境中的个人体验情境,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受限较小。因而,在课外作业的情境化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给学生的个人体验留有空间,从而在作业中创设有效的个人体验情境,调动学生的作业兴趣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

总的来说,“社会生活情境”“个人体验情境”及“学科认知情境”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但依然可以区分出各自的测试重点。学科认知情境侧重依据语言文字中语文学科知识本体创造情境;生活认知情境侧重考虑生活的场景性情境创造;个人体验情境则侧重情境引发个人的主观感受、注重个体需求与表达。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情境化的设计中,亦是如此,情境化作业的每一个任务中,三大情境都必不可少,但是在不同的任务设计中,根据作业目标的需要,可以有所侧重。(www.xing528.com)

(二)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的方法

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在操作中,与课程编制有着相同之处。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从作业目标的确定,到构建作业中的学习情境,再到组织学习任务,最后评价完成的情境化作业,是一套完整的操作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的可操作性。

1.构建作业中的学习情境

课程编制的第二步是选择学习经验。学习经验是指学生与环境中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发生的,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相同班级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经验。[5]作业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就是学生与任务情境的相互作用,做同样作业的学生,也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经验,那么,作业的设计者如何在作业情境化设计时控制和选择学习经验呢?

“学生是一个主动参与者,学生所做的,是对环境中吸引他注意力特征的反应,这一理论意味着教师控制学习经验的方法,是通过构建情境一一会引发学生作出所期望的那种行为的情境一一的方式来控制环境”。[6]语文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的学习经验要利于既定学习目标的达成,设计者通过构建任务情境来控制作业中的学习经验,因而要在作业中构建一个能够在学生内部引发所期待的学习经验的情境。语文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的第二步,即在作业中构建情境。

构建怎样的情境才能引发所期待的学生行为?作业中的情境设计会不会偏离了课文本身?笔者在情境化的最初设计中,也曾陷入一个“牢笼”。当笔者着手设计第一篇课文的课外作业时,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到紧扣主题?其实,在思考“如何紧扣主题”时,笔者已经偏离了有效情境的创设。情境化作业设计是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情境的创设提供对每一个做作业的学生都可能有意义的学习经验。设计的情境是能够让学生紧扣文本去读、去思考、去表达,而不是紧扣文本主题限制学生发挥。紧扣文本,“主题”自然呈现出多种可能性,这和学生理解的差异性有着关系,有一定背景知识的同学或许能够解读到深层次的主题,而知识储备相对薄弱的同学则可以根据文本解读到他能接受的层面。通过构建的情境,能够将学生引入文本的细致阅读中,让学生真正获得独特的学习体验,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予不同学生个性解读和表达的空间,这是情境化作业设计的优势。

2.组织已确定的学习任务

学习经验能够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但缺乏必要组织的学习经验是零散的,缺乏系统的训练会遗忘得更快,也难以在前后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课程编制的第三步即如何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相较于课程编制,课外作业的情境化设计指向更为明确,学习经验的组织在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中体现为学习任务的组织。

如何有效组织作业中的学习任务?泰勒认为,课程编制中组织学习经验要遵循三个原则,即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的过程相较于课程编制过程,聚焦点集中于作业本身,在实践中聚焦到某一篇课文的课外作业设计,更为具体。学习任务的组织原则也可概括为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只是受作业自身因素影响,在具体的含义和体现上有所不同。

有效组织学习任务是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中的重要一步,作业中的学习任务缺少组织,会大大降低作业的效果。为了使作业产生相应的效果,必须在构建情境的基础上,有效组织学习任务,使得由前后情境中的学习任务引起的学习经验起到相互强化的积极作用。

3.评价完成的情境化作业

完成对学习经验的评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编制过程,课程编制要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核验组织好的学习经验对预期目标的达成是否起作用。同样,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中,完成前三个步骤,一份情境化作业便已初步形成,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的完成。无论是作业的学习目标,还是作业情境化的标准,都是一个预期的理想效果,最终设计的情境化作业究竟能达到多少预期效果,受学生学情、教育资源等因素影响,评价设计好的情景化作业是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进一步推进的必要环节。

那么,究竟如何评价情境化作业?评价情境化作业主要涉及两个主体、两大方面。两个主体是指评价情境化的主体是学生和设计者,学生是完成课外作业的主体,评价情境化作业的主要任务为完成情境化作业,提供真实的作业反馈,该反馈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已经完成的情境化作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设计者的评价任务主要是根据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的反馈,具体分析情境化作业的设计情况,为进一步完善作业设计提供参照。两大方面是评价情境化作业的两个参照,一个是步骤一所确定的学习目标,一个是前文提出的作业情境化的标准。从学习目标角度出发,即要从学生的真实反馈中评价已完成的情境化作业对作业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全面核验由构建情境所控制的学习经验、组织好的学习任务对于作业学习目标是否起作用。从作业情境化的标准出发,即要根据学生的真实反馈,评价已完成的情境化作业是否符合作业情境化的标准,以现实情境和真实任务需求为基础,以生动性、活泼性为条件,以与课程要求相契合为方向,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