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作业情境化设计: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作业情境化设计: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之后出现的具有变革性影响的学习理论。严格来讲,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应当为两种理论,一种是情境认知理论,另一种是情境学习理论。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理论借鉴了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都强调情境的重要性,在研究领域两者也时常产生交叉。由于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诸多研究已经不将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专门分开讨论,而将两者统一称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作业情境化设计: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之后出现的具有变革性影响的学习理论。严格来讲,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应当为两种理论,一种是情境认知理论,另一种是情境学习理论。情境认知是认知领域的术语,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情境中的认知展开研究,关注人类认知的心理过程;情境学习是学习理论领域的术语,侧重从人类学的角度对知识的获得展开研究,关注人在情境中建构的意义。

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理论借鉴了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都强调情境的重要性,在研究领域两者也时常产生交叉。由于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诸多研究已经不将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专门分开讨论,而将两者统一称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本书研究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是基于情境认知和情境学习的诸多研究成果进行的实践研究,因而本文不将情境认知理论与情境学习理论分开论述,而是将其统称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概括阐述本文参考的重要观点。

(一)知识与工具

在知识观上,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持有相同的观点,即知识不是抽象的,独立的。布朗将概念性的知识看作工具,认为概念性知识出于活动之中,同时又在活动中不断发展,一个概念就像一个单词的意思总是在构建中,①只有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个体才有可能获取真正的、完整的知识。同时,知识像工具一样都只能在运用中被理解,既受概念所运用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又受个体的经验和解释的影响。因而,作为概念的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社区内部协商的产物,这就进一步打破了我们以往对知识的认识。为帮助学生有效获取知识,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将知识置于情境之中,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帮助学生在运用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二)认知与环境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生活在环境之中,所有的认知都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可能是智能体头脑中发生的活动,认知是一个发生于智能体—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整体中的事件。可以说,情境性研究下的认知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也不是个体的,而是具体的、整体的、社会的。(www.xing528.com)

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与环境中的人或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获得具体的认知,这种认知因环境的改变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当个体的认知环境被破坏时,一方面会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另一方面环境对认知的作用也会被个体有意无意地掩盖。在课外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舍弃了应有的情境,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学生难以调动起课堂知识和解决作业之间的认知,第二种就是学生通过自发想象补充营造出知识和作业之间的背景情境进而解决问题。在现实中,教师很少会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因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起作用的情境也自然而然被掩盖了。为有效引导学生调动认知解决问题,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在任务中创设任务背景,引导学生与任务背景相互作用,从而进入特有的情境中,调动已有认知解决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个体认知。

(三)学习与活动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关注“人类究竟是如何建构知识的”,参照人脑的认知机制构建学习隐喻——“学习是知识的建构,是意义的制定”,也就是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加工。这种意义的建构发生在真实的活动中,真实的活动是获得知识概念的唯一途径,同时在该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观念能让实践者有意义、有目的地行动,使活动成为学习的唯一途径。例如,学生通过字典学习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反而不会使用,而学生在日常情境中自然而然获得的词汇,学生不仅能够解释它的含义,还能够根据情境的不同加以灵活运用。因而,为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要求基于现实情境中的真实需求创设任务,拟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加工。

首先,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文化适应的过程。情境学习关注人类获取知识动态过程中社会情境的作用,学习与实际生活、社会—文化状况结合在一起,研究者认为儿童的认知和学习根植于社会—文化共同体中。在该社会—文化共同体中,个体不仅逐渐完成对知识的学习,而且还在适应共同体中的文化,从中寻找和构建自己的身份,该共同体就是个体学习发生的情境,又被称为实践共同体,是情境性学习的关键特征之一。其次,活动中的学习是一个逐渐从“边缘”走到“核心”的过程。个体通过参与活动,通过参观、模仿,与他人交流等活动,为建构知识做准备,不断更新已有认知,转变自我认知与身份,这一过程被称为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情境学习的又一关键特征。参考这两大特征,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积极为学生创设参与活动、与人交流、对话的情境任务,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走向现实生活,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不断适应共同体的文化。

知识、认知、学习具有相同的特性,即情境性,同时三者之间呈现密切联系,知识与认知、学习密不可分,认知与学习依赖情境而存在。如果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忽视了情境性,就难以提供的有用的、可靠的知识,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阻碍真实的学习发生。基于此,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在任务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场景的情境,能够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认知、有效学习提供有利条件,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推动学生认知的发展,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