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教学需要紧跟改革步伐,去实践其所提出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2017年,由我国教育部制定颁布的最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向,而其中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这些目标,将其体现在初中语文作业的设置中,有利于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一)阅读与写作能力并重,作业设置需双管齐下互相促进

在阶段目标中,课程标准详细说明了阅读应达到何种能力,如阅读速度、阅读方法、阅读思路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等,另外又分别阐述了阅读不同的文学样式的作品应该达到的水平和阅读的着眼点、切入点。例如,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通信等)鉴赏时主要是分析情节、人物性格、作者构思线索以把握主题、评价(品味)语言、形象等;诗歌鉴赏则是突出诗中的艺术形象、体味诗的语言美,从而领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欣赏戏剧则要抓住矛盾发展的线索……另外,又对写作能力提出了一些要求,如写作时要考虑到目的和对象,表现生活,感情要真挚,有写作独立完成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作文修改的习惯等。这些要求和目标,不可谓不细致,从目标及课程理念等处可见新课标对阅读写作能力的看重,这些都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教学需要紧跟改革步伐,去实践其所提出的教育理念。那么,在初中语文的作业设置中,也需要注意到这点,将阅读与写作变成学习的常态。其实,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来看,阅读属于语言的输入,写作属于语言的输出,输入是有质量地输出的基础和前提,输出是大量输入的必然结果和目的,所以,二者需要双管齐下互相促进。当然,具体的作业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如篇幅长短、主题选择等方面,不过笔者认为,除需要进行特别的集体训练活动之外,大部分时候教师可以讲明要求和方向,具体的内容由学生自行选择并完成,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爱才会更加用心,效果也较好。

(二)倡导个性鼓励创新,作业设置需更加丰富灵活

高速发展的现代技术和信息化社会,越来越看重人才的创新能力,面对这样的人才需求,我国适时地在教育发展和改革中提出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发展学生个性,保护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培养出创新精神。这一理念的贯彻落实需要教师在充分领会文件精神之后,结合学生特征,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形式和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价方式的敲定,并长期坚持。多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表现,以欣赏与发现的眼光看学生,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就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www.xing528.com)

在这一理念和方向的指引下,初中语文作业设置可以丰富灵活一些,在作业的内容方面可以更加开放,并不一定完全是语文教材里的知识,而可以拓展为语文相关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确定一个或多个问题,由学生选择,并通过资料的搜集整理,辨析思考甚至实地调查研究等方法,最终完成所选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成长型人才。

(三)注重学生思维提升,作业设置需增强思考性与逻辑性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语文课程是一门结合了语言与思维的学科,语言中包含和体现着思维,思维需要以语言作为表达的载体和形式。因此,需要学生将自身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与自身的思维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地掌握初中语文课标要求的知识,更好地表达自我和交流。而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思维培养也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去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

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在设置作业时,就需要注意增强作业的思考性和逻辑性,需要教师在作业设置上多花心思,研究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摸清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置必须有一定的逻辑性,或从表面到深层,现象到本质,或从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或从片面到全面,或从原因到结果,从结果追溯原因,或从主到次,从次到主……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以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安排作业,不能想到哪儿布置到哪儿,敷衍和应付教学工作。总之,教师一定要有一定的思维和逻辑顺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并且,也可以在作业讲评过程中,带领学生探讨和发现,久而久之,一定会有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