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的成长,总需要经历许多阶段。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阶段,如同一座桥,从这一端走向那一端,孩子便走进了启蒙开化之门,学习了文化,也渐渐懂得了规矩,于是孩子逐渐长大。
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过桥就会发现,孩子们渐渐开始有了差别。很多人都在分析这种差别产生的原因,并有了“习惯说”“性格说”“家教说”甚至“智力说”等等,众说纷纭,并无定论。而走过从小学到中学的这座“桥”,孩子们的差别可能会更大。
许多人都心存疑惑: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为什么孩子不遵守规矩了?这确实是个问题,很多专家也从科学或是通俗的角度去分析、阐释过这个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我也曾拜读过一些关于这类孩子如何“过渡”的著作,但总觉得套话和大道理太多。记得有一本书中将这类变化归入“青春期问题”,我便觉得荒唐,只要心向青春,何时不是青春期?只要生命还存在,何处又没有问题?带了这么多年的中学生,当我站在“中学”这个端点,回头望向这座“桥”的时候,我看到那边的小学生带着“规矩”走向这边,开始有了诸多的不适。翻看以前的笔记和班级志,这个问题在我的头脑中渐渐有了答案。
这是一座桥,桥的这边是小学的规矩,桥的那边是中学的规范。在规矩中不听话的孩子,并不是真的不好,在规范中没有做好的孩子,才是在中学里应该被帮助的孩子。我有过这样的观察:从小学过渡到中学的孩子,都知道上课时不能说话,作业要完成,书写要好看。但这些“不说话”“要完成”“要好看”大多来自于规则,孩子们对这些学了六年的“规则”应该是谙熟于心的。但上了中学后,有些孩子上课依旧说话,作业无法完成,书写仍然不好看,让许多老师和家长头疼。为什么呢?在我看来,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走好这座“桥”。许多教育专家把这种现象定义为“习惯的过渡”,我并不反对这种观点,但我总是执着地认为,好的习惯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好的,诸如孝悌、勤俭、友善和读书,这并不需要过渡。而不好的习惯,一经养成便很难有“过渡”之说。唯有规矩和规范是不同的。(www.xing528.com)
规矩,如纸上和墙上的文字,需常说、常令;规范,如脑中的思想,往往是从“身教”得来的。因此,若要让学生顺利走过这座“桥”,教师在引导和教育方式上,就要有“规矩”向“规范”转变的意识。如同我常说的“口香糖”现象:夏天,教室的地上有一块口香糖,小学老师往往会讲:“我们要保持教室的清洁,这样同学们的学习环境才会好,请值日生课后打扫干净。”第二天,口香糖仍在。于是老师有些生气:“有些值日生是不负责任的!”可第三天,口香糖还在,于是老师更加愤怒地批评了学生。可是孩子们很委屈,因为天热,口香糖黏在地上去除不干净,怎么办呢?只好挨批评。到了中学,这件事的“版本”应该变成这样:老师看到地上的口香糖,微微一笑:“呦,不该出现的东西出现了。”值日生脸红。老师拿着笤帚、簸箕亲自清扫,发现了口香糖发黏的问题,什么话都没说。第二天,老师带了风油精,滴在了口香糖上面,口香糖很快化了,地面清扫干净了。学生们既惭愧又佩服,从此,教室的地面没有了口香糖。两种方式都没有错,问题就在于我们在“桥”的两端,往往在意了规则而忽视了规范,也就是说,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他们更需要的是示范、身教。我常常在初一年级的课堂上发现很多小手背在后面听讲的学生,不可谓不讲规矩,但是对中学生来讲,模仿、动手、实践、讨论、思考才是课堂最需要的。老师们往往会表扬“静”的学生,却忽视甚至反感“动”的学生,或许“动”才应该是规范,却遗憾地被我们忽视了。
从那端的规矩走向这端的规范,是每个孩子必经的过程,更应该是每个教育人所要思考的问题。从言传到身教,从严格管理到睿智陪伴,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讲,却是亘古不变的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