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修养:拒绝文化禽兽

文化修养:拒绝文化禽兽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没文化真可怕,但有些时候,有了文化更可怕。那些有文化却没有修养的人,我称其为“文化禽兽”。真正的文化,既包括了学习让人进步的部分,也包括了修养让人高尚的部分,缺了哪一部分,都不能被称作“文化”。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在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文凭、学问极高的人将罪恶泼洒向陌生人甚至是自己的家人,他们就是这样带着自己所谓的“文化”一步步地成了“禽兽”。我们要拒绝“文化禽兽”。

文化修养:拒绝文化禽兽

文化真可怕,但有些时候,有了文化更可怕。

一座校园或是一个班级,只有“学”之风而没有“养”之风,培养出来的未必就是人才。那些有文化却没有修养的人,我称其为“文化禽兽”。

“学养”二字,知易行难。真正的文化,既包括了学习让人进步的部分,也包括了修养让人高尚的部分,缺了哪一部分,都不能被称作“文化”。更多的时候,我们沉浸在追逐文凭的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多少文化的熏陶。美国有一位中学校长,曾是二战时期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每当一位新老师来校任教,他就会交给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说:“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死。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只有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这封读来令人振聋发聩的信,撼人之处就在于提出了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还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记得我在一次讲座中讲到《道德经》中的“为道日损,为学日益”,有老师问我:“‘为学日益’好理解,为什么要‘为道日损’?”道理很简单,就是要告诉大家,学得越多,要放下的东西就越多,诸如名誉、利益等,去返璞归真,做真正的人。学得越多,越应该明白事理,越应该摒弃自身的不良,去回归人性。可是现在的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常常夸耀自己的学问,却从来不为自己可怜的修养而愧疚半分。于是很多的学问非但没有促人进步,反而成为可怕的阻碍。正如这位美国校长信中所言:“有时学识越渊博,对人类的危害就越大。”(www.xing528.com)

有这样一则报道,六岁女孩贝儿冲着幼儿园老师和刚跟她发生过争吵的小朋友歇斯底里地大喊:“我要杀死你,然后让你下地狱!”事后,幼儿园老师与贝儿的妈妈交流,贝儿妈却镇定地反问老师:“她说这话怎么了?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强者生存的,不行就会被淘汰,我女儿是不是班里认字最多的?是不是班里最聪明的?”贝儿来自高知家庭,妈妈博士毕业,爸爸则是软件开发方面的高手。六岁的孩子讲出如此恶毒的话尚可当作童言对待,但是孩子母亲的一番强词却令人难以接受。“孩子聪明”“识字最多”就是强者吗?恶毒起来就理所当然吗?更令人不可接受的是,为恶毒助纣的母亲竟是一位博士。光学不养,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真的好吗?

“鸟无翅不飞,人无德不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曾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如果一个人没有了道德观念,上不孝老人,中不亲师友,下不爱幼子,纵然学识再博、再深,也对社会无益。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在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文凭、学问极高的人将罪恶泼洒向陌生人甚至是自己的家人,他们就是这样带着自己所谓的“文化”一步步地成了“禽兽”。一个人若无知,杀人时可能会赤裸裸地举刀,人们还可以提前避让。可是,因为有了知识,他们便会将杀人的屠刀隐匿在笑脸之后,利用人们对他们知识的信任,让受害者全然失去戒备。所以,学习可以让人进步,但没有了修养,渊博的知识就会变成作恶的工具。

所谓教育,不应当是混沌不清的。我们要拒绝“文化禽兽”。学,是我们的做法;养,才是我们的活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