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立了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学说

创立了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学说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列宁之所以能够创立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原因之一是他充分掌握了当时有关帝国主义研究的相关问题。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关系的错误理论,导致这些理论家没有建立科学的帝国主义理论。列宁认为,垄断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帝国主义的实质。

创立了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学说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瓜分,各个阶级的理论家都注意到了帝国主义现象,并从理论上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霍布森第一次揭示了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内在关系,并深入到经济关系中分析帝国主义产生的根源,并对帝国主义的新特点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希法亭则正确地从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关系出发分析了金融资本的实质,并对金融资本的经济特征以及社会影响作了科学阐述。他所创立的“创业利润”、联合制、资本掺水等范畴列宁直接应用;考茨基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从劳动分工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问题的方法。虽然这些理论对帝国主义的表现、特征以及发展的阐述有着真理的因素,然而,由于其阶级立场、理论方法的影响,这些理论并没有完整科学地说明帝国主义问题。霍布森认为帝国主义是一种“扩张政策”,希法亭认为帝国主义是金融资本的经济政策,考茨基认为帝国主义是一种非和平的暴力兼并政策,布哈林也认为“帝国主义是金融资本的政策”。列宁从生产集中必然导致垄断出发,分析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这种特殊性分三个方面:(1)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2)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3)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因此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和最后的发展阶段。

列宁之所以能够创立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原因之一是他充分掌握了当时有关帝国主义研究的相关问题。从《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中可以看出,列宁阅读了148本书,从49种期刊上摘录了232篇文章。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是“根据无可争辩的资产阶级统计的综合材料和各国资产阶级学者的自白,来说明20世纪初期,即第一次世界帝国主义大战前夜,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国际相互关系上的总的情况”[8]。原因之二是列宁对马克思经济研究辩证方法论的掌握,使他能够科学地研究帝国主义问题。

列宁正确把握到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辩证关系,这使他能够从生产各个要素的内在关系出发正确认识帝国主义现象。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部分,马克思批判了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错误观点。一种错误观点是简单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法,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形成一个正规的三段论:“生产是一般,分配和交换是特殊,消费是个别,全体由此结合在一起。”[9]马克思指出这虽然也是一种联系,但这种联系由于没有把握到几个环节的内在本质关系,因此是一种肤浅的联系。另外一种错误观点是割裂这些环节的内在关系,抽象出某个环节,作为独立自主的领域。例如李嘉图,他认为生产的问题已经解决,重点是研究分配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则将理论中心完全放在交换,割裂交换与生产之间的内在关系。针对这些错误观点,马克思指出,一方面要肯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具有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又要突出生产在这四个环节中的重要地位。“生产既支配着与其他要素相对而言的生产自身,也支配着其他要素。过程总是从生产重新开始。交换和消费不能是起支配作用的东西。”[10]虽然分配、交换和消费也对生产具有影响作用,然而生产相对于其他环节具有根本的决定作用,它决定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之间的一定关系。

然而霍布森、希法亭等人没有理解这四个环节的内在关系,导致他们的理论失误。霍布森从消费出发,认为生产的目的在于消费,然而由于严重的分配不公正,影响了无产阶级的消费能力,资产阶级虽然占有大量的财富,然而他们在发财欲望的驱使下将货币积蓄起来,而不是用于消费,消费的受限制导致生产能力过剩,资本不能用于扩大再生产。因此,他提出解决帝国主义问题的措施是改变分配结构,提高无产阶级的消费能力,使资本不再过剩,帝国主义政策不再被需要。希法亭在《金融资本》中从货币理论开始,从流通领域来研究帝国主义问题。根据信用的变化来分析金融资本的产生。虽然他正确地揭示了金融资本的某些特征,但在流通决定论的影响下,他忽略了生产领域的重要性,没有看到生产集中以及生产领域的垄断组织与金融资本产生的内在关联,不能科学地解释资本输出的根源。在《金融资本》第五章,他乐观地预测了无产阶级推翻金融资本的措施,“只要社会通过自觉的执行机关即被无产阶级夺取的国家占有金融资本,就足以立即获得对最重要的生产部门的支配权”[11]。希法亭认为,将最大的银行实行国有化,占有金融资本,就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由于他忽略了生产领域与生产资本,仅仅将金融资本界定为是银行占有、产业资本使用的资本,片面地强调银行资本的重要性,没有看到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的相互融合,因此,诉之于流通领域的革命实现对生产领域的革命。这是一种空想。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关系的错误理论,导致这些理论家没有建立科学的帝国主义理论。考茨基从社会分工出发,阐述帝国主义政策产生的必然性,认为由于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采取帝国主义政策,瓜分殖民地,到落后国家销售产品,占有原材料产地。他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生产起最终决定作用的观点,坚持认为“帝国主义是高度发达的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物”,虽然他在其著作中也常常使用金融资本这一概念,强调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是同一体。然而,他所使用的金融资本概念与列宁以及希法亭所使用的金融概念并不相同,在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关系中,他强调工业资本的基础性作用,没有看到生产同样也受流通、分配其他环节的影响。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关于这四个环节的正确观点,分析了生产集中、垄断与金融资本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种种表象背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克服了上述理论家在帝国主义问题上的理论缺陷。(www.xing528.com)

对竞争与垄断辩证关系的把握,使列宁科学地把握了帝国主义时代的经济特征。列宁认为,垄断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帝国主义的实质。它的五个经济特征都可以归结为垄断。但这并不意味着列宁认为帝国主义阶段竞争就不存在。相反,希法亭、考茨基等人认为帝国主义时期不再存在竞争,没有正确把握帝国主义历史阶段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希法亭在研究垄断和金融资本时,把注意力放在资本的具体运作具有何种意义上,认为垄断消除竞争。布哈林把希法亭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垄断化和托拉斯化的理论重新改编,并在自己的帝国主义论中提出“国家资本主义托拉斯”的概念。布哈林认为,在每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竞争消失或被消灭了。竞争仅仅存在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12]考茨基认为,随着垄断组织的发展,帝国主义能够将卡特尔政策应用到对外政策上,进入超帝国主义阶段,由此帝国主义可以进入一个由战争转向和平的新阶段,即世界帝国主义以实行国际联合的金融资本共同剥削世界,来代替各国金融资本的相互斗争的阶段。因此,超帝国主义“暂时也可能带来资本主义范围内的一个新希望和新期待的时代”[13]。列宁虽然将垄断规定为帝国主义最基本的特征,认为帝国主义其他特征都可以归结到垄断,但他并没有否认竞争的存在。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垄断竞争主要包括垄断组织之间为争夺原材料、产品销售市场、人才、技术等资源以及资本转移过程中展开的竞争,同时还有垄断组织内部为争夺控制权和利润分配权而展开的竞争。非垄断竞争主要是垄断之外的局外中小企业之间为了获得较好的销售地位和较高的利润而展开的竞争。考茨基不理解帝国主义阶段的竞争,提倡自由贸易与和平的民主,忘掉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点和特性,是用小市民的改良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如何认识这场战争的性质以及这场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战争的根源,无产阶级政党究竟该如何对待这场战争,是摆在工人运动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当时,以伯恩施坦和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提倡“阶级调和”、“阶级合作”、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反对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们又堕落成为社会沙文主义者,在“保卫祖国”的口号下,公开支持本国资产阶级政府进行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列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经济实质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根源进行了科学的剖析,对种种错误的有关帝国主义的观点进行批评,澄清了考茨基等人给工人运动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使无产阶级从和平主义的幻梦中醒来,弥补了“由于战争爆发时第二国际各政党的投降而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造成的伤害”[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