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造的概念。
创造即创造活动,是指提供独特性的,具有社会发展意义的产物活动。独特性是创造性产物的必备条件之一,所谓独特性是指与众不同,或前所未有的意思。创造不是简单的强度劳动,而是探索未知的创新劳动。创造过程包括知、情、意各种心理活动,它是这些心理活动在最高水平上的综合。其特点是:
(1)创造性问题的解决是探索未知的活动,是开创性的活动。
(2)创造性问题的解决是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它与创造想象紧密联系。
(3)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往往是突发性的。有时解决问题的新的方法、新的形象、新的思想会突然在脑海中闪现,于是问题迎刃而解,这种使问题一下子得到解决的顿悟,创造者几乎说不出它的心理活动是怎样进行的。这种现象称为直觉,这种直觉的产生便是所谓的灵感。
(4)创造性问题的解决与机遇有关。灵感有时是由某种偶然因素而触发,因此,机遇与创造是密切相关的。机遇之所以能触发灵感,因为偶然事件与创造者孜孜以求的答案有某种类似之处,从而引起新的联想,打开一条新的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倘若一个人对那个问题毫无研究,偶然因素即使碰到他的鼻子尖也绝不会触发他的灵感。
2.灵感。
灵感,是以创造者对解决任务的方法的不断寻觅和长期探索为前提,它是人们从事艰巨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果。它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心血来潮或灵机一动的产物。
灵感的特点包括:
(1)灵感是突发式的、飞跃式的。直觉常常是在意想不到的刹那间——散步、洗澡、闲谈、清晨醒来,甚至在睡梦中闪现,使人难以预料。
(2)灵感既不是在体力和脑力极度疲劳时发生,也不是在心情烦恼和沮丧时发生,而是在良好的、乐观的精神状态下发生的。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灵感最容易在紧张工作一段时间后,转换注意或悠悠闲适时发生。很少有人靠吸烟、喝咖啡或饮酒而能引发灵感的。
(3)灵感状态的特点是创造性想象极为活跃,创造性思维极为敏锐,工作效率极高。同时,灵感可伴随着极度的情绪亢奋状态。
如何才能捕获直觉,促使灵感发生呢?
第一,必须进行长期的预备性劳动,对问题的解决抱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欲望,对问题的资料进行长时间的、反复的探索,直到把握问题的各个方面,这是捕获直觉的最基本条件。
第二,必须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直至对问题达到沉迷的程度。
第三,必须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对一个问题进行长时间的专注研究,常常会形成一条固定的思路,这种习惯性思维会束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第四,应充分利用原型启发,即从其他事物引起联想。日常用品、自然现象、机器、示意图、口头提问、文字描述都可能对创造性活动有启发作用。
原型充满一个人的生活,处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发觉,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启迪的。要想发挥原型启发的作用,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心理品质:
(1)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这是获得原型启发的首要条件。原型之所以有启发性,是因为原型与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构思的内容、形式有相似之处。倘若你观察力薄弱,看不到该事物的特点,任何事物在你眼前都是混混沌沌的,那么原型就不能启迪你的思维,扩展你的思路。因此,要捕捉原型,得到启发,就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2)善于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是一个原型,有些人得到启发,有些人则漠然处之,无所收益,原因在于是否有心。只要你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皆可捕捉到原型。
(3)思路要灵活多变并富有联想。就是说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把乍看起来毫无联系的事物巧妙地结合起来,以便从中得到启示,而不是头脑僵化、呆板固执、无所作为。
(4)养成随身携带纸笔的习惯。直觉突然发生,常常瞬息即逝,随身携带纸笔,方能捕获不忘。
(5)要保持乐观而镇定的心境。焦虑不安、悲观失望、情绪波动有碍于创造活动的进行,灵感很难产生。心胸开阔、乐观镇定则有助于灵感的产生。(www.xing528.com)
3.有创造精神的人具有的心理品质。
创造活动是各种心理活动在最高水平上的综合,创造活动与一个人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一般具有以下共同心理特点:
(1)强烈的好奇心和事业心。创造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有高度创造性的人不满足于已有的认识结构,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创造是十分艰巨的劳动。没有强烈的事业心是不可能创造出成果的,有强烈的事业心,酷爱自己的事业,就能使人以坚忍不拔的精神从事创造性活动。
(2)认识的辩证法。事物是辩证发展的,认识只有符合事物发展的辩证法,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高度创造性的人的认识最少保守,最少以固定的观念来看待事物。他们在观察事物时,没有偏见,能超脱传统的经验和思维方法的束缚,善于用不寻常的方式来考察事物。他们善于想象,但不丧失理智,既能浮想联翩,又能适时地回到现实中来。
(3)个性的独立性。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在他所从事的创造活动的领域中,是一个不顺从者。他不受习俗的约束,不关心别人想什么、说什么,也不关心别人对他的印象如何。马克思在《资本论》出版序言中引用但丁的格言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罢!”就说明了具有这种高度创造性的人所具有的性格品质。
(4)不怕犯错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有一种不怕犯错误的精神。在解决问题的第一阶段,他们面临着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时,态度轻松、沉着,对可能犯错误的危险很少表示关切。在第二创造阶段时,则以科学的态度,力求少犯错误。
(5)在创造过程中,错误和失败远远多于成功。
(6)不善于社交,专注于自己的创造活动。
(7)有高度创造性的人还具有勇敢的冒险精神,极强的自信心,情绪稳定,勤奋果断,聪慧、顽强,以及遭受挫折时的加倍努力。
4.要勇于改革。
博物馆建设要适应新形势,开辟新市场,就要改革原来不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各种弊端,不断创新。对于改革,人们通常是欢迎的,文博战线员工总是希望把自己所在的博物馆搞得好一些,发展快一些,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如,洛阳关林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提出,从古至今,关羽不但受到历代帝王的追封,而且受到广大人民的爱戴,那是因为他一生践行“忠”“义”“仁”“勇”,因而从三国时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进而封“侯”称“帝”,直至被尊为“武圣人”,成为与“文圣人”孔子并列的中国两大圣人之一。全国各地,尤其是台湾盖起了很多关公庙,香火旺盛,受后人敬仰。他在此受到启发,发挥创造性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刊登在《魅力中国》杂志上。后河南省委发现该文章,把它收录到《魅力河南》论文集之中,成为当年科技成果之一。该论文的题目是——《“忠”“义”“仁”“勇”是中华传统精神文化之魂》受到专家学者和广大群众的肯定。该论文赋予“忠”“义”“仁”“勇”新的含义。那就是:“忠”,要忠于共产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义”,就是对人民要讲义;“仁”,就是要对同事、同志要讲仁;“勇”就是指勇敢保卫祖国,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该文章发表后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也促进了洛阳关林旅游事业的发展。
有改革就会有抵触情绪,要想取得改革的成功,就要克服这种抵制情绪。通常讲的抵触情绪有以下几种:
(1)心理上的抵制。
职业认同。在改革之前,人们的工作常常是熟悉的,按部就班,基本稳定,这在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当人们面临改革时,这种“职业认同”受到一定影响,于是就产生对改革的抵制。
隐晦的不安全感。担心改革后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不稳定,或害怕改革可能失败,即对未知的担心也是一种潜在的抵制。
地位上的考虑。担心改革会影响他们在单位中的地位,这也是一种潜在的抵制。如,博物馆管理体制改革,压缩行政管理人员,原来的管理人员有的担心自己的地位下降,不愿去当工作人员,仍想保留改革前的领导地位;工作人员则担心由于劳动组合,自己将会被调整到其他的工作岗位等。
(2)经济原因造成的抵制。
担心工资下降;担心工资、奖金、福利等发生变化;担心改变职务,更换岗位,会影响自己的经济收入。
(3)社会的抵制。
社会上旧思想、旧势力、旧框框束缚人们的头脑,对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事物总是看不顺眼,百般阻挠,从而影响改革的进度。
因此,克服对改革的抵制情绪,就必须在心理上增强对改革的兴趣。一是要让大家广泛、积极参与改革。人们对某项事情参与的程度越大,他就越会承担责任,把这件事当作自己的事。因此,要让工作人员参与改革方案的设计和讨论。二是要使自己取得同志们的信任。群众选举产生的领导,其领导行为容易为群众所接受。若由这种领导实施改革,受到的抵制就较少。同时,领导要身体力行做出表率,重视变革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工作。三是要合理地、科学地安排改革的时间和进程,使改革方案对工作人员有吸引力。四是要处理好各种个体矛盾情绪对改革的抵制因素。五是要利用集体的动力促使改革,调动每一个工作人员的改革积极性,则会推动改革的进程。
因此,在工作中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墨守成规,而应该积极向上,大胆创新,投身改革,为博物馆事业的良性、快速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