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颜师古《汉书·艺文志》注言《汉著记》“若今之起居注”。宋王应麟《玉海》言《汉著记》即汉之起居注。然则汉十二世著纪,殆即汉十二代之起居注乎?是起居注之最古者,不可以不考。
《汉书·五行志》:“凡《汉著纪》,十二世,二百一十二年。”《艺文志》:“《汉著记》百九十卷。”《艺文志》之《汉著记》,盖即为《五行志》之《汉著纪》。纪记音同,古尝通用。《律历志》:光武皇帝著纪。《后汉书·马严传》,作《建武注记》。可证著注亦音同,古尝通用。凡《汉书》皆作著,《后汉书》皆作注,如《汉书·律历志》、《五行志》之著纪,《艺文志》、《谷永传》之著记,《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则作注纪,《马严传》则作注记,可证,然则著纪即著记,亦即注记,明矣。
《汉著记》百九十卷,盖为编年体,故《艺文志》于《汉著记》前列《太古以来年纪》二篇,后列《汉大年纪》五篇,可证也,《律历志》引《汉著纪》,皆有年数,如:
《汉高祖皇帝著纪》,高帝即位十二年。
《惠帝著纪》,即位七年。
《高帝著纪》,即位八年。
《文帝著纪》,即位二十三年。
《景帝著纪》,即位十六年。
《武帝著纪》,即位五十四年。(www.xing528.com)
《昭帝著纪》,即位十三年。
《宣帝著纪》,即位二十五年。
《元帝著纪》,即位十六年。
《成帝著纪》,即位二十六年。
《哀帝著纪》,即位六年。
《平帝著纪》,即位五年。
上引著纪十二世,二百一十一年,与《汉书》本纪十二世年数相同,《五行志》作二百一十二年,盖误增一年,此偶尔出入,无损大体,而《汉著记》之为编年体,则更彰彰明甚矣。
近代起居注,皆为编年体,著记既为编年体,则与近代起居注无异,证之两《汉书》,其事更明。《后汉书·皇后纪》:“刘毅谓:古之帝王,左右置史,汉之旧典,世有注记。”《汉书·谷永传》言:“八世著记。”《五行志》言:“十二世著纪。”《律历志》则十二世之外,又增“《孺子著纪》,新都侯王莽居摄三年”,又“王莽居摄,盗窃帝位,号曰新室……《著纪》,盗位十四年;更始帝……《著纪》即位二年……《光武皇帝著纪》,即位三十三年”。成帝时上封事所见著记,自高祖至元帝,凡八代,故曰八世著记。《五行志》之汉十二著纪,及《律历志》所引汉十二世著纪,皆即《艺文志》之《汉著记》。《艺文志》本于刘歆《七略》,《律历志》本于刘歆《三统历谱》,刘歆在王莽篡位后为国师,故所见著纪至哀平而止,凡十二世。《律历志》孺子至光武皇帝著纪,盖为班固所增。《后汉书·马严传》:显宗召见严,诏与校书郎杜抚、班固等杂定《建武注记》。建武为光武年号,则光武皇帝著纪,且为班固等所定矣。夫著纪既非一时一人所成,世世相承,各有注纪,则颜师古所谓若今之起居注,王应麟所谓即汉之起居注,似断然可信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