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修国史与同修国史:名字和历史起源背后的意义

修国史与同修国史:名字和历史起源背后的意义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修国史,同修国史,见《金史·百官志》。)案修国史之名,起于唐史馆之时修国史,以宰相领之,实未尝真为史官也。宋国史院始有修国史、同修国史之名,与晋著作省之著作郎、著作佐郎同其正副之义。考西汉一代,倘无官修之史,太史之署非国家修史之所,《史记》为司马迁私人著述。凡欲定官制,先必正名,今若欲取旧名以为国史院史官之名,则宜仿宋制称为国史院修国史、同修国史,其他旧名均非所宜。

修国史与同修国史:名字和历史起源背后的意义

宋(修国史,同修国史,见《宋史·职官志》。)

金(修国史,同修国史,见《金史·百官志》。)

案修国史之名,起于唐史馆之时修国史,以宰相领之,实未尝真为史官也。宋国史院始有修国史、同修国史之名,与晋著作省之著作郎、著作佐郎同其正副之义。此为国史官制最明确而不可移易之名词。名谊显明,不烦训释,无混淆不析之弊。(www.xing528.com)

综上三类,凡我国古代史官名称,尽于此矣。或谓《周官》五史,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皆为史官,不妨效法《周官》,酌用其名。《汉书·王莽传》居摄元年,置柱下五史,听政事侍旁记疏言行。此五史之名同于《周官》与否,已无明文,姑不具论。后周史官有内史上大夫、外史下大夫,见于《周书》及《通典》,即本《周官》内史、外史之制,然内史、外史之名,不如大史、小史之适于用而有等级之分。且汉之太史即《周官》之大史,最宜取法,何徒杂举后汉至清史官之名,以相夸耀乎?此真所谓数典忘祖也。案《周官》五史,与《周官》府史、胥徒之史,皆非史官而为书记官,五史如今之秘书及秘书长,府史之史即今之书记,故三百六十官皆有史也。(说详余所著《中国史学之起源》,载于北京大学国学季刊》。)《汉书·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行,或以《周官》内史为左史,大史为右史,《三国志》吴有左国史右国史,即本其制。夫左史右史,实汉人之传说,无经典为之佐证。《礼记》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此亦汉人记载,已与《汉书·艺文志》之言相反。夫大史、内史,既非史官,则左史右史亦非史官,明矣。或谓汉之太史,如司马迁世为史官,迁之自序既有明文,《史记》一书非史官所作乎?《史通·史官篇》云:“太史之职,虽以著述为宗,兼掌历象日月阴阳度数,司马迁既殁,后之续《史记》者,若褚先生、刘向、冯商、扬雄之徒,并以别职,来知史务,于是太史之署,非复记言之司,故张衡、单飏、王立、高堂隆等,其当官见称,唯知占候而已。”案刘知幾溯史官于沮诵苍颉,固误,说太史为史官,其署为记言之司,更误也。考西汉一代,倘无官修之史,太史之署非国家修史之所,《史记》为司马迁私人著述。盖太史即大史,为天官,周已然。《汉书·百官公卿表》不言太史令职掌,司马迁自序言“余先周室之大史,典天官事”。《续汉书·百官志》,“太史令掌天时星历,九岁将终,奏新年历,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未尝言其职司作史也。后汉官制,多承前汉,则其职掌亦必相同。《汉书·艺文志》,《汉著记》百九十卷,此即太史令所记瑞应灾异而附以人事者,所谓天人相应之学也。(余别有《汉著记考》,载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然则太史非史官,太史之署非国史之署,《史记》非官修之史明矣。余言史署起于后汉东观,史官起于后汉著作郎,盖以此也。

由上三类史官名称观之,第一类官名最疏,第二类稍密,第三类最谛当。凡欲定官制,先必正名,今若欲取旧名以为国史院史官之名,则宜仿宋制称为国史院修国史、同修国史,其他旧名均非所宜。若别取新名,则又当别论。谨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