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纪事本末的发展及其作用

纪事本末的发展及其作用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宋袁枢,乃有纪事本末一体,此亦史学进步之征也。自纪事本末出,遂使纪传、编年贯而为一,以事为经,以时为纬,远因近果,于是粗备。是纪事本末者,实所以救编年之弊者也。然则杨、张二氏之纪事本末,其成书盖有独难者也。自著书而自注,此又纪事本末之一变体也。清初马骕撰《绎史》一百六十卷,起自上古,讫于三代,亦为纪事本末体。

纪事本末的发展及其作用

以一事为纲,而记述其始末,始于《尚书》之《金滕》、《顾命》。至宋袁枢,乃有纪事本末一体,此亦史学进步之征也。盖纪传之弊,一事复见数篇,主宾莫辨;编年之弊,一事隔越数卷,首尾难稽。其于事之因果,皆难综核,而欲发明大律,指挥人事,固其难也。自纪事本末出,遂使纪传、编年贯而为一,以事为经,以时为纬,远因近果,于是粗备。盖史学发达之次叙,其始杂记事端,年月莫备,其次详编年月,始末间隔,再进则事时兼顾,始末萃列,撢因寻果,方臻精密,盖斯体发生,固非一朝一夕所能成也。

清丰润谷应泰撰《明史纪事本末》八十卷,此书先《明史》、《明纪》而成,既无纪传之史为之前驱,又无编年之书为之先导,似为特创之作,其书与《明史》颇多异同,各篇之末,附以论议,文仿《晋书》,体规张溥(张溥有《通鉴纪事本末》等论),多俪偶之词,遗词隶事,曲折详尽。或谓此书实成于谈迁,其论实成于陆圻(姚际恒说)。又郑元庆述朱彝尊言,“此书德清徐侍郎倬所著,为诸生时,为谷所识拔,以此报之”。《四库全书提要》则谓“邵廷采《遗民传》称山阴张岱尝辑明一代遗书为《石匮藏书》,应泰作《纪事本末》,以五百金购请,岱慨然予之”(希祖案:《石匮藏书》二百二十一卷,其书体例仿《史记》,余藏其稿本)。谷为浙学使,书成于浙人,谷以金购得之,此姑不具论,第论其书必有凭借,可断言也。其时浙江撰明史者,黄宗羲有《史案》,谈迁有《国榷》,张岱有《石匮藏书》,皆综述有明一代史事,他若郑晓之《吾学编》、朱国祯之《史概》,亦尝先后记述,况浙人之外,著述尚多,纪传编年,各有其书,盖纪本末一体,若无他体以为之前驱先导,必不能发生也。

有以纪事本末施之古史者,宋章冲有《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五卷,书太简略,未尝传称于世。清高士奇乃著《左传纪事本末》五十三卷,其书以国为经,以时为纬,虽以《左传》为主,然亦别采经史诸子,为之补逸,为之考异,为之辨误,为之考证,篇末各附以论,此其胜于章书者也。先是,明沈朝阳有《通鉴纪事本末前编》,其书始于盘古,终于周分东西,荒诞不经之说,累牍连篇,故不足传云。

有以纪事本末体施之偏方之史者,清杨陆荣有《三藩纪事本末》二十二卷,其书成于康熙五十六年,时温睿临之《南疆逸史》,邵廷采之《东南纪事》、《西南纪事》等亦先后出,而传钞未广,杨氏亦未必见也。张鉴《西夏纪事本末》三十六卷,其书有表有图(首列年表、职方表及西夏堡塞地图),盖仿马骕《绎史》例,至是而纪事本末一体又稍进化矣。且西夏史事,成专书者甚鲜,洪亮吉之《西夏国志》十六卷,未刊行于世,张氏亦未必见。然则杨、张二氏之纪事本末,其成书盖有独难者也。清光绪时,萍乡李有棠撰《辽史纪事本末》四十卷、《金史纪事本末》五十二卷,其本文俱本《辽史》、《金史》,间与他史及各传记事有异同、词有详略者,并仿裴松之注《三国志》、胡三省注《通鉴》例,小注双行,分载每条之下,名曰考异。自著书而自注,此又纪事本末之一变体也。清初马骕撰《绎史》一百六十卷,起自上古,讫于三代,亦为纪事本末体。博采群书,贯穿古事,事撷其要,略具始末,且又有政典,有学案,有世表,有舆图,体大而思精,在纪事本末中可谓独创而进化,足以自成一家者也。虽其中伪书谶纬,杂然并陈,不能鉴别,亦其一弊,然其规模宏远,在斯体中固莫之与京者矣。(www.xing528.com)

吾国史书,虽以纪事本末为最进化之体,然尚不知因果之精律,社会之要素,故其取材少客观之精鉴,叙事鲜主观之断制,轻重详略,多失其宜。此则改良史学,在乎后起之英,不可以此苛责先贤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