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纬》云:“孔子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侯》(《尚书·序》正义引郑氏《书论》所引)。”准此,则孔子所见帝魁以来之书,尚有三千一百二十篇,此孔子删书之说所由来也。自来言孔子删《诗》、《书》者,其说皆不足信(删《诗》之说,出司马迁《史记》,驳语见下)。《大戴记》宰予问五帝德,孔子曰:“黄帝尚矣,先生难言。”故孔子辑书,肇自尧、舜,黄帝、颛顼、帝喾之书,孔子时已不得见,非删之也(孔子不见黄帝、颛顼、帝喾之书,而《五帝德篇》述其德;犹孟子不见周初典籍,而述周班爵禄之制,盖皆得诸传闻耳)。杨朱曰:“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觉若梦。”(《列子·杨朱篇》)盖言无书足征也。孔子辑书百篇,而《尚书纬》言《尚书》百二篇。寻《尚书》百二篇,系汉张霸所伪造(见《汉书·儒林传》)。此《尚书纬》盖出于汉代,可断言也。
纬候图谶之书,多托之孔子。其中叙述古事,神奇怪诞,颇动听闻,诂经述史之士,或多采撷,以乱其真,故其源流不可不辨也。《隋书·经籍志》云:“说者又云,孔子既叙六经,以明天人之道,知后世不能稽同其意,故别立纬及谶以遗来世。其书出于前汉,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云自黄帝至周文王所受本文;又别有三十篇,云自初起至于孔子,九圣之所增演,以广其意;又有《七经纬》三十六篇,并云孔子所作;并前合为八十一篇。”《文心雕龙·正纬篇》云,“八十一篇,皆托之孔子,通儒讨核,谓起哀平”(案:汉张衡上疏云,“成哀之后,乃始闻之”。荀悦《申鉴》谓“起于中兴之前”)。徐养源著《纬候不起于哀平辨》则谓:“纬书当起于西京之季,而图谶则自古有之。《史记·赵世家》‘扁鹊言秦穆公寤而述上帝之言,公孙支书而藏之,秦谶于是出矣’。《秦本纪》‘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盖图谶之名,实昉于此。要之图谶乃术士之言,与经义初不相涉;至后人造作纬书,则因图谶而牵合于经义。”刘、徐二说,后说较是。盖图谶纬候,其体迥殊;约而言之,惟谶、纬二类而已。谶自别行,如《孔老谶》、《老子河洛谶》、《尹公谶》、《刘向谶》、《杂谶》(见《隋书·经籍志》)等皆是。信者较寡。纬者所以配经,故自六经《论语》、《孝经》而外,无复别出;《河图》、《洛书》等纬,皆属于《易》。《汉书·李寻传》已有五经六纬之文,说者又以庄子所说十二经以当六经六纬(《庄子·天道篇》云:“孔子西藏书于周室,翻十二经以说老聃。”案:此所云十二经,殆指春秋十二公之经耳),故儒者多信之。自宋大明中,始禁图谶;梁天监中,又重其制;隋高祖受禅,禁之愈切;炀帝即位,乃发使四出,搜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皆焚之,自是谶多亡。而纬则以儒者传述,不能尽灭。《隋书·经籍志》成于唐,所载仅有纬书,而谶则仅云梁有而已。今世所传《古微书》及七纬诸书,皆纬书之仅存者。盖自后汉以来,沛献集纬以通经,曹襃撰谶以定礼;魏晋儒者,又据以撰史。于是司马贞之补《三皇本纪》,马骕之撰《绎史》,皆纷纷据纬以相传述;延及海外,则又据《春秋纬》十纪之说(见上),以附会巴比伦历史,谓为汉种西来之证,谬种流传,盖非一日。夫此伪托之书,神话之籍,其不足以当信史,稍有识者当能辨之矣。(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