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明目的对权利要求解释的作用:高架立体建筑物案

发明目的对权利要求解释的作用:高架立体建筑物案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立体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盘旋上升的螺旋体通道呈条形或环形。(一)一审情况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的发明“高架立体建筑物”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至今有效,依法应受保护。

发明目的对权利要求解释的作用:高架立体建筑物案

王群vs上海世博会法国馆[1]

一、案件背景

现有的单层或多层建筑物都是沿地面布置在建设用地上的,单位建设用地面积上能用于建筑的建筑面积不多;高层建筑虽然在单位建设用地面积上能建设的建筑面积较多,但建筑相对封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性较差,舒适度也较差。在此背景下,发明人王群发明了一种高架立体建筑物,该种建筑物由空间支架和支撑空间支架上的房屋单元构成,授权专利号为ZL200410033851.2。主体结构如图3-2所示。

图3-2 高架立体建筑物主体结构

该专利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一种高架立体建筑物,建设在地基上,其特征在于:每组高架立体建筑物由空间支架和支承在空间支架上的房屋单元构成;固接于地基的空间支架四周空间及表面布置有若干房屋单元;该空间支架有连接地面的交通设施,该空间支架的顶面为道路;

所述空间支架为支承于地基上的螺旋体通道,该螺旋体通道呈螺旋形盘旋上升,其下端连接地面道路构成连接地面的交通设施;

所述空间支架四周及表面布置的房屋单元为固定布置或能移动的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立体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盘旋上升的螺旋体通道呈条形或环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立体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呈螺旋形盘旋上升的螺旋体通道为双环形螺旋体通道,该双环形螺旋通道有连接地面的端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立体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支架的连接地面的交通设施还包括垂直于地面的电梯、斜置滚梯及螺旋上升楼梯中的一种或其结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立体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支架的连接地面的交通设施还有垂直地面设置的交通设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立体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间支架与地基之间设置有支撑架,该支撑架为立柱、斜柱、金属网架、金属桁架、墙体中的一种或其结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立体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支架的顶面四周还间杂设置有停车场、商业区、娱乐设施、绿化带的一种或结合。

专利权人王群认为上海世博会法国馆及中建八局侵犯其专利权,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10年3月1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同年4月16日、8月11日两次召开准备庭。其间,经被告法国馆申请,本院准许本案举证期限延长至2010年7月6日。经被告法国馆申请,同年8月12日,本院依法对法国馆进行了现场勘验,并最终于2010年10月25日做出(2010)沪一中民五〔知〕初字第40号一审判决。

上诉人王群因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一案,不服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0)沪一中民五〔知〕初字第40号民事判决,于2010年11月8日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0年11月26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并最终于2010年12月3日做出终审判决。

二、法院对侵权案件的审理情况

经审理查明: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6年4月5日授予原告名称为“高架立体建筑物”的发明专利权,该专利申请日为2004年4月19日,专利号为ZL200410033851.2。

该发明专利的说明书第2页还记载:“本发明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本发明将房子布置在空间支架的四周空间,能在单位建设用地面积上建设较多的建筑面积,节约用地,同时改善居住交流性和舒适度,并且交通工具可直接到达各户门口。”法国馆建筑物在其由纵横交错的横梁支撑的坡道表面布置有若干房间,这些房间未占用坡道的四周空间。被告中建八局系法国馆建筑物的承建单位。

以上事实有原告提供的专利证书,发明专利说明书,专利费收据,(2009)京方圆内民证字第3388、3940、3941号公证书,(2010)京方正内经证字第70号公证书,《与未来对话2010年上海世博会竞赛方案集》,被告中建某局的资质证明文件;被告法国馆提供的设计图纸,记载法国馆建筑物结构的光盘等证据证明。

(一)一审情况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的发明“高架立体建筑物”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至今有效,依法应受保护。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法国馆建筑物是否采用了原告的专利技术方案,从而落入了原告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为了查明这一争议焦点,一中院前往法国馆建筑物进行现场勘验,并结合双方提供的证据,对原告的专利技术方案和法国馆建筑物的技术特征进行了比对,发现法国馆建筑物内的房间均设置在坡道的表面,而未延伸至坡道的四周空间,这与原告专利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技术特征之一“空间支架四周空间及表面设置有若干房屋单元”既不相同,也不等同。专利说明书的附图中所示的两个实施例均显示房屋单元建设在空间支架的四周空间及表面。根据发明专利说明书的记载,该发明的背景技术是现有技术在单位建设用地上能建的建筑面积不多,高层建筑在单位建设用地面积上虽然能建面积较多,但又相对封闭,影响到人与自然的交流和人际交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即在于扩张单位建设用地面积上的建筑面积,改善居住的交流性和舒适度,而实现上述发明目的和效果的技术手段就是“将房屋布置在空间支架的四周空间”。根据专利说明书的上述解释,一中院认为,将房屋单元建设在空间支架的四周空间,即从空间支架表面延伸至其四周,是实现发明目的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而法国馆建筑物恰恰仅在坡道表面设置有房间,该建造方式不足以实现原告在专利文件中所描述的拓展建筑空间的功能和效果。可见,法国馆建筑物没有全面覆盖原告专利的所有必要技术特征,因此两被告建造、使用法国馆建筑物的行为不构成对原告专利权的侵犯。

一审判决驳回起诉。

(二)二审情况

专利权人不服,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www.xing528.com)

1.上诉理由

上诉人王群上诉的主要理由是:第一,原审法院认为“法国馆建筑物内的房间均设置在坡道的表面,而未延伸至坡道的四周空间,这与原告专利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技术特征之一‘空间支架四周空间及表面设置有若干房屋单元’既不相同,也不等同”。由于在坡道上的房屋单元必然是立体的实体和空间,是三维的,因此其必然“延伸”至空间支架的四周空间。第二,从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以及原审法院现场勘验照片可以看出,法国馆建筑物餐厅房屋单元有部分已经“延伸”至空间支架的外围空间。第三,原审法院认为“将房屋单元建设在空间支架的四周空间,即从空间支架表面延伸至其四周,是实现本发明目的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而法国馆建筑物恰恰仅在坡道表面设置房间,该建造方式不足以实现原告在专利文件中所描述的拓展建筑空间的功能和效果”。涉案专利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架立体建筑物,相对于单层建筑要解决“单位建设用地面积上能建设的建筑面积不多”的问题,相对于高层建筑要解决“建筑相对封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性较差,舒适度较差”的问题。只要在空间支架的四周空间及表面布置有若干房屋单元,就能够达到涉案专利发明所述的所有有益效果。

2.被上诉人口头答辩

被上诉人法国馆庭审中口头答辩称,法国馆建筑物是单体建筑,与房屋单元不同。涉案专利发明涉及的通道可以通行车辆,法国馆建筑物的通道不能满足车辆通行的要求。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3.二审法院观点

二审中,上诉人王群与被上诉人法国馆、中建八局均未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供新的证据材料。

经审理查明,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属实。另查明,二审庭审中,王群确认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中,空间支架的“表面”与“顶面”之间的关系是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之间的关系,空间支架的“表面”包括“顶面”,侧面、下面均属于表面;空间支架的“顶面”指说明书附图101所示及向上延伸部分。涉案发明专利授权审查过程中,针对审查员的审查意见,王群陈述“本发明的螺旋形空间支架不仅可以作为车道使用,还可以作为房屋单元移动时的路径使用”。

涉案发明专利说明书记载“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架立体建筑物,节约用地,能在单位建设用地面积上建设较多面积的建筑,同时改善居住交流性和舒适度”。

上海高院认为:涉案从属权利要求4的保护范围由该从属权利要求引用的独立权利要求1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加上该从属权利要求附加的技术特征共同限定。同理确定涉案从属权利要求5、6、7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中记载有“空间支架四周空间及表面布置有若干房屋单元⋯⋯空间支架的顶面为道路”。根据王群在二审庭审中的陈述,“表面”与“顶面”之间的关系是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之间的关系,空间支架的“表面”包括“顶面”,“顶面”指专利说明书附图101所示及向上延伸部分;再结合涉案专利说明书(包括附图)以及王群在专利授权审查过程中所作陈述“空间支架不仅可以作为车道使用,还可以作为房屋单元移动时的路径使用”,权利要求1中技术特征“空间支架四周空间及表面布置有若干房屋单元”应当被解释为“空间支架顶面及向上延伸合理高度以外的四周空间及表面布置有若干房屋单元,房屋单元的主体不设置在空间支架顶面上及向上延伸的合理高度内”。这样的解释才能够与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空间支架的顶面为道路”相协调,也才能够与“空间支架(实指空间支架顶面)不仅可以作为车道使用,还可以作为房屋单元移动时的路径使用”的陈述相符。这样的解释也符合涉案发明专利说明书对其发明目的的描述,使得依照专利技术方案建造的高架立体建筑物,能在单位建设用地面积上建设较多面积建筑的同时,改善居住交流性和舒适度。空间支架顶面(包括及向上延伸的合理高度内)作为道路与作为房屋单元移动时的路径(不管房屋单元是固定或者可移动,房屋单元的主体不设置在空间支架顶面上),如此可以改善居住交流性和舒适度;在空间支架顶面及向上延伸合理高度以外的四周空间及表面布置房屋单元,如此可以在单位建设用地面积上建设较多面积的建筑,节约用地。

法国馆建筑物内的房间均设置在坡道的表面,而未延伸至坡道的四周空间。用涉案专利发明的术语来表述就是法国馆建筑物的房屋单元均是布置在空间支架的顶面(更准确地说是布置在顶面及向上延伸的空间内),空间支架的顶面一部分用于布置房屋单元,一部分用作道路。即使如王群所主张法国馆建筑物餐厅房屋单元有部分已经“延伸”至空间支架的外围空间,但组成法国馆建筑物的房屋单元在实质上、总体上仍是布置在空间支架顶面上的,这与权利要求1的相应技术特征“空间支架顶面及向上延伸合理高度以外的四周空间及表面布置有若干房屋单元,房屋单元的主体不设置在空间支架顶面上及向上延伸的合理高度内”存在本质区别,两者既不相同,也不等同。由于已经认定法国馆建筑物缺少权利要求1中的一项技术特征,故法国馆建筑物的技术方案也就不可能落入从属于权利要求1的权利要求4、5、6、7的保护范围。基于前述理由,上诉人王群的第一条与第二条上诉理由不能成立。

涉案专利说明书明确记载其高架立体建筑物的发明目的是节约用地,能在单位建设用地面积上建设较多面积建筑的同时,改善居住交流性和舒适度。原审判决认定在坡道表面设置房间的法国馆建筑物不足以实现涉案专利文件中所描述的拓展建筑空间的功能和效果,不能实现涉案专利的发明目的,并无不当。法国馆建筑物的建造方式有可能改善房屋交流性和舒适度,但并不能在单位建设用地面积上建设较多面积建筑(因为其并没有在空间支架顶面及向上延伸以外的四周空间及表面布置房屋单元)。涉案专利的发明目的是在单位建设用地面积上建设较多面积建筑,并同时改善居住交流性和舒适度,两者同时满足,缺一不可。这也是恰当地解释权利要求1中技术特征“空间支架四周空间及表面布置有若干房屋单元”的事实依据之一。基于前述理由,上诉人王群的第三条上诉理由不能成立。

综上所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维持一审判决。

三、法条及相关规章、规定链接

专利法》(2008)

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0)

第七条 人民法院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审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

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包含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技术特征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被诉侵权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比,缺少权利要求记载的一个以上的技术特征,或者有一个以上技术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没有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思考题

1.结合上一案例,思考发明目的在解释权利要求中的作用。

2.在说明书撰写中,如何适当撰写发明目的?当存在多个发明点时,如何撰写发明目的?

[1] 本案例根据(2010)沪一中民五(知)初字第40号及(2010)沪高民三(知)终字第83号判决书编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