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的定义为:人对信息加工与处理的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表象、学习、记忆以及思维等。[34]可以说,认知涵盖了情感和人格等心理品质以外的人类心理活动,通过这样的心理活动,人实现对环境的认识、记忆和改造。认知的过程包括信息输入、信息加工、推理以及判断与决策四个阶段。
(一)认知理论
1.信息输入
信息输入是认知的起始。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观获取信息,并将信息输入人脑进行存储、记忆。现代社会的信息量远超过作为个体的人类所能接受的上限,因此,对每个人而言,信息输入具有有限性,输入信息的内容和质量与个人的认知能力、主观选择、客观上所处的环境等有关。
2.信息加工
认知的第二个环节是对已存储于人脑的信息进行加工。环境所提供的信息通过注意、物体识别、知觉、学习、记忆等一系列加工系统所加工。[35]这个过程被称为信息加工模型或者信息加工范式(information-processing approach)。该理论有三个假设基础:其一,要理解认知,就应将认知分解为序列加工阶段,且环境所提供的信息被一序列加工系统加工;其二,每一阶段处理输入信息的构成是独特的,人对事物的最终反映被认为是诸多阶段和操作的产物,如知觉、信息编码、回忆、判断和语言生成;其三,每一阶段从前一阶段获取信息,加工过程是从信息输入开始的。[36]信息加工理论假设人的信息加工与计算机信息处理类似,这些加工系统以各种系统性的方式转换或改变信息,如三条彼此连在一起的线段投射到人眼中,人脑会将信息加工成“一个三角形”的信息进行存储。[37]
根据信息来源,即认知客体不同,认知可以分为对“人”的认知和对“物”的认知。按照作为认知客体的人与认知主体的关系,即认知客体是自我还是他人,对人的认知又可分为自我知觉和群体知觉。
自我知觉(self-perception)是个体对自身的主观性认识,是个体行为指向的心理性基础和驱动力,更是个体人格与心理是否完善和健康的核心标准之一。[38]由于认知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如果一个人的自我知觉产生偏差,那么这个人不论是自身能力还是对周边环境的认知,产生偏见的可能性都比自我知觉正常的人要高。这种偏见既会影响自我认知的准确性,还会直接体现在信息输入的选择上,只选择支持这种结论的信息进行记忆,从而进一步加重自我认知的偏见。
群体知觉是伴随人的社会属性产生的认识。依据是否与自己具有相同属性,人会将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这种将世界分为内群和外群的基础,称为权威主义人格(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权威主义人格是产生偏见的人格基础,将社会群体分为内群和外群的区别则是偏见产生的基础。[39]权威主义人格认为,人处于不同群体本身就是偏见产生的根源。然而,内群体与外群体的区分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在一场商业谈判中,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划分是本方团队和对方团队,而在周末的社区球赛中,对方谈判团队的成员有可能恰好成为本方球队的队友,这个既是谈判对手,又是球队队友的人,在谈判情境下属于外群体,而在比赛场合则属于内群体。从上述谈判和球赛的两个例子不难看出,双方都处于竞争关系中,且竞争的总资源是有限的。这直接导致作为竞争对手的群体有可能威胁本群体的利益,这种对本群体产生的威胁称为“群际威胁”。群际威胁是指一个群体所拥有的资源、群体成员的行为、信念和价值观等各种特征都有可能会威胁到另一个群体的存在、发展和目标。[40]当群际威胁发生时,处于一个群体中的成员会对另一个群体产生偏见,这种对群体的偏见称为群体偏见。群体偏见主要表现为对内群成员产生偏爱和保护等积极态度,同时还可能对外群成员产生厌恶和贬低等消极态度。这种群体偏见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基于群内互动过程而非群际比较过程,可视为群体单元(group unit)形成的结果,即增加内群体的实体性可以直接增强内群体偏好,并不一定意味着外群体贬抑。偏见的出现是基于群际边界的显著性,当内群体和外群体的界限显著增加时,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贬抑随之增强。[41]
有学者认为,对“人”的认知除了自我知觉和群体知觉,还包括人际知觉。人际知觉与群体知觉的区别在于认知对象是其他个人还是群体。一般认为,对群体的整体认知的基础是对其他个人的认识,因此,本书将人际知觉归入群体知觉进行讨论。人们往往在极其有限信息的基础上形成对别人的总体印象,如见到一个人就去猜测他的智力、年龄、社会背景、性格特征等,尽管人们都意识到这种判断不一定可靠,但他们仍然这么做。通过这种方式所形成的印象往往称为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42]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就进行价值评价是人际认知中容易产生偏见的根源。这些有限的信息,包括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直接信息的输入受到自我认识的影响,而间接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更是有待确证。因此,印象形成不是一个准确无误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了偏差、误读和矛盾的过程,体现了积极、消极信息的非对称性,认知者(观察者)与被认知者(行动者)的非对称性,人际沟通障碍、印象结论错误的非对称性,即一个错误的消极印象不太可能被纠正,而一个错误的积极印象通常会在未来的经验中得到纠正。[43]
3.推理
推理通常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在这个环节中,人们在进行推理时倾向于选择与条件中明确说明的项目相对应的事例,这种倾向则称为匹配偏见(matching bias)。[44]
具体到演绎推理的过程,除了匹配偏见,还存在信念偏见(belief bias),即人们在推理中可能会忽略逻辑而倾向于接受可信的结论、拒绝不可信的结论。埃文斯(Evans)等人实验证明了如果结论本身可靠性比较高,即使推理在逻辑上是错误的,该推理得到正确结论的判断比例也可以高达70%。[45]例如,在一段典型的三段论中,大前提是“常用的东西都不便宜”,小前提是“有些香烟是便宜的”,可以得出结论 “有些香烟不常用”。上述推理在逻辑上是正确的,但是推理出的结论却并不是很有说服力。信念偏见体现的是推理内容的可靠性对推理能力和推理结果产生的影响。[46](www.xing528.com)
推理环节产生的各种偏见产生的本源在于人们的双加工理论下的启发式思维。这种思维惯性不仅影响推理环节,还在决策环节影响结论的准确性。双加工理论(dual process theory)是基于对儿童的研究而确立的。德格纳(Degner)认为,个体在儿童早期被动的储存来自家长和社会的群际态度,而此时个体还没有能力对这些态度进行归纳加工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态度。这些早期获得的社会态度,一方面稳定地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等待儿童具有必要的认知能力时成为那些后来发展出来的个人态度和信念的基础,另一方面,这些早期经验仍以最初习得的形式储存在记忆中,并影响个体一生的信念、态度和行为。[47]双加工理论说明偏见的产生深受个体在儿童时期经历的影响,且根深蒂固。
4.判断与决策
在判断与决策环节产生的偏见包括个体决策偏见和群体决策偏见。
造成个体决策陷阱的偏见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代表性启发式、易得性启发式、沉锚效应、证实性偏差、框定效应、定势效应、确信偏见、虚假相关、过度自信和禀赋效应。代表性启发式(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s)是指人们通常会根据两个事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48]易得性启发式(availability heuristics)是指人们通常会根据一些容易想起来的事例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49]沉锚(anchoring)效应是指人们最初得到的信息会产生某种心理效应,人们会以最初的信息为参照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也就是说,先入为主的信息会对最终的判断产生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50]证实性偏差是指人们有一种寻找支持特定假设的证据的倾向,倾向证实而不是证伪。[51]框定效应(framing effect)是指人们对结果的评估是根据参照点,即他们当前的状态而发生变化的。[52]定势效应(set effect),即人们会受到自己经验的影响而倾向于选择某些要素,这种问题解决的偏向被称为定势效应。[53]确信偏见(confirmation bias)是人们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具有只搜寻与假设相符的信息的倾向。发现根本不存在的相互关系的现象则称为虚假相关( illusory correlation ),个体在决策时受到虚假相关的影响,人们更容易“发现”他们期望发现的因果关联,即使这种相关性其实并不存在。[54]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是指个人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当个体对不确定事件进行判断时,其主观事件出现概率在一定范围内高于实际事件出现概率的心理现象。[55]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即个体不愿意放弃属于自己的事物。[56]禀赋效应的心理学研究起源于人们总是倾向于将属于自己的物品高价出售。这种仅仅出于物品属于自己而不是追求利润的高价出售行为就是禀赋效应的体现。过度自信和禀赋效应产生的根源都是人们出于对自己的积极认识而产生的自尊。
群体决策是个体决策的综合体现和典型代表。相比于个体决策,群体决策偏见表现为群体极化。群体极化是个体决策偏见的“加强版”,群体讨论通常使群体成员的观点朝着更为极端的方向偏移,更重要的是,这个方向是讨论之前他们有所倾向的方向。也就是说,群体决策更容易受到沉锚效应的影响。
(二)态度与行为理论
偏见是一个意识层面的概念。本书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专家偏见的产生原因,探寻规制专家偏见的法律手段和行业规定。因此,除了研究偏见产生的理论因素,还需要考虑偏见这种意识对行为的影响,因为专家偏见对诉讼的影响需要体现在专家的行为上,或者说体现在专家意见这个“结果”上。
通过上文对认知理论的介绍,现在我们可以认为偏见是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观念,而人的行为有可能受到观念的影响,也有可能不受到某一观念的影响。弗里德曼(Freedman)认为,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要素组成的心理倾向就是态度,它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或他人的稳固的心理倾向。[57]费斯克(Fiske)在态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与认知元素相对应的是刻板印象,与情感元素相对应的是偏见,而与行为元素相对应的则是污名或者歧视(prejudice),这是一种行为倾向,它不一定表现为已经实施的行为,但至少已经明确表达了个体有意或无意期望实施某一行为的预备活动。[58]
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有关某一群体成员特征及其原因的比较固定的信念或想法。[59]产生刻板印象的原因主要是偏见性语言。偏见性语言包括:①对内群体和外群体成员的积极或消极行为的不同描述;②对不同社会成员的典型行为的描述。[60]例如,不同观察者对两人打架的描述中,陌生人倾向于使用抽象词汇描述(如暴力、野蛮),而斗殴者的朋友则倾向于使用具体语言描述。这种语言使用上的偏见与两个因素有关[61]:一个因素是编码(encoding),即面对同一事件不同个体从不同侧面对信息进行提取并储存(更加抽象或者更加具体)。另一个因素是交流目标(communication goals),它涉及信息的检索和交流,就是说个体想要或者感到自己需要把什么样的信息传达给别人。[62]这种基于语言组织和交流目标而产生的偏见,与语言组织者和描述对象的关系、立场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编码因素对描述词的影响是自动化的,它是对信念无意识的传递;交流目标对描述词语的影响属于受控制的系统性的,它是对信念有意识的创造。[63]
刻板印象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范畴化和内外群体的划分两个阶段。范畴化即首先需要把某一个由人组成的群体看成是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实体,在这个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夸大同一类别中成员间的相似性和过分强调不同类别成员间的差异这两种现象。实体化之后,为追求社会性认同,人们倾向于对外群体差别化对待。[64]内外群体的差别对待形成之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对内群体产生积极印象、对外群体产生消极印象,刻板印象随即形成。
在对内群体刻板印象和外群体刻板印象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评价与看法存在偏见。针对于此,弗雷伊(Frey)和特罗普(Tropp)提出了三种减少刻板印象负效应的策略:其一,尽可能不凸显群体成员身份,降低群体成员身份会使得人们认为外群体成员将他们作为个体,从而可能采取相似性的假设和使用投射策略,感觉自己被视为个体而非群体成员;其二,尽量不作为群体原型,因为如果个体认为自己被视为群体的典型成员,则会加重焦虑感;其三,重建群体间关系,即如果不同群体的成员都将自己视为更高层次分类的一部分,在次级分类中的不同群体归属了上级分类的同一群体,因此彼此接触时的焦虑感会减少,群体接触的积极效应随之显现。[6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