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模拟地探究问题,体会科学的研究过程,领会科学研究方法,建构科学知识系统,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调查与研究探究性实验教学,在现今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重视学生自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提出有价值问题的意义
牛顿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的提出,体现了学生对事物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提出是相当重要地。探究性实验教学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大胆、积极、主动地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通过对问题分析与思考,让学生从发现事物的表面问题向发现事物的本质问题发展,逐渐提升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当一个人发现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时,他的思维才算真正启动。
2.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表现出不敢问、不愿问、不会问的现象。出现这些现象,一方面是学生性格胆小害羞,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学生没有融入问题的情境中,对问题的理解不到位;另一方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严厉。课改强调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教育发展,但传统教育观念仍起主要作用。在现实教育中,一般会有这样的情景出现:当学生满怀欣喜地向教师提出没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往往会忽略这样的问题,打消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第二,教师直接给出问题。教师不能创设有效情境引出问题,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时,着急之下直接给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有的教师不注重问题的引入。
3.改进措施
通过对以上问题地分析,提出几点改进措施:第一,教师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学习主体,让学生敢问。对于胆小害羞的学生,教师应多鼓励、多给提问的机会。第二,联系实际的生活情境,考虑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提问热情,培养学生的提问思维。第三,教师应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教学模式的转变,关心未来人才的培养,不急于求成。一个有价值问题的提出,能给人的思维提供方向和动力,激发探索求知的欲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问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开始,对科学发现有重要意义。
(二)不重视学生的自主性
义务教育课程目标强调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启发学生用科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1.重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义
让学生自主探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挖掘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的教学目标。亲手操作实验,锻炼实践能力,体会科学过程,领悟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忽略学生自主性的原因(www.xing528.com)
第一,教师讲解探究性实验的过程。有些教师担心学生做不好实验,把实验过程及结论讲授给学生,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活动,枯燥无味,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也有教师让学生提前预习实验,这让学生有过多的参考资料,不利于探究能力的培养,达不到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的。
第二,分组实验安排不合理。学生性格的差异在实验中也要注意。首先,如果一组的人数较多,会出现部分同学没有实践实验的机会。其次,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分组,会造成后进生过度依赖优秀生,又或者说,是优秀生过于主导实验过程,进而主导了其他同学的探究过程。还有的教师分组时不在意男女性别比例,小组内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3.改进措施
第一,让学生对本学期所要探究的仪器提前熟悉并掌握操作方法,这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仪器。第二,课堂上引导学生制订实验方案,学生自己完成实验,教师只起主导作用。第三,把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将层次不同的分在一组,分组时考虑学生性格、性别、能力的搭配。初中生的好奇心强,精力充沛,对新生事物充满兴趣,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操作实验,会启迪学生的心灵,开发他们的大脑,让他们对科学心生敬畏,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不重视学生实验的过程
1.重视实验过程的意义
探究性实验教学由学生提出问题,制订方案,进行实验并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这一过程,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养成学生实事求是、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2.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过分注重视实验结论。如果学生的实验结果正确,就直接地认为学生已掌握实验。不注重实验过程,导致学生为了使实验数据达到预期的结论而拼凑数据。这不利于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第二,时间紧迫,对“个性数据”处理不当。“个性数据”是指没有规范操作实验而得到的数据。它从侧面反映了出现正确结论的条件,让学生对正确结论产生更透彻的理解。课堂时间有限,任务繁重,当面对“个性数据”时,有的教师用“误差”搪塞学生,没有对其进行分析解释,打消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老师的能力产生怀疑。
3.改进措施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注重过程发展。教师提前做好实验,总结归纳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以便在课堂上及时给学生讲解。第二,依据教学时间,拓展课外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实验中出现问题的学生,指导其再次实验。将有些可以在课后完成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或周末完成,教师对其进行检查提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