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就是掌握学习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成绩优异,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心地玩耍,还有一点领导力的学生。
只懂得学习,唯考试分数至上的只是学习优秀的学生,还不够资格成为学霸。不知道自己的特长,不会玩耍,不能快乐地学习,也不是学霸。在同伴里没有拉风的“江湖”地位,更加不是学霸。
有许多家长对学霸也有不少误解:认为孩子只要健健康康地成长就可以了,没必有成为学霸;认为孩子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就不错了,还要成为学霸,孩子会很辛苦的;认为学霸是天生的,自己的孩子没有读书的潜能,很难做到;认为学习差不多就行了,关键是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好的工作、好的对象;认为学霸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找对象都难;认为学霸是在校优秀、工作低能,亦即高分低能的人;认为学霸,甚至高考状元,工作后就变得默默无闻(被个别媒体误导);认为学霸是成绩至上、品德较差的人(如某博士生在宿舍毒死室友等)。
这些都是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想法,但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有一套“武功”秘籍,可以使你从士兵成为将军,能使你从普通学生变成学霸,那些听起来有“道理”的想法,就成了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障碍。
每个孩子都想上进,只是有些孩子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目标,没有找到好的方法。家长切记不要随意阻碍、打击、否定、埋没孩子的理想和实现理想的意志,使孩子失去寻找和实践方法的机会。
学霸们往往都有一个理想目标,简单而纯粹,或成为班里的前三,或进入年级前十,或考上一所心仪的学校,或成为一个科学家。显然都与学习有关,也与实现自我有关,正是这样的目标,使他们有足够的动力把注意力投入在学习上。
学霸是精英,是有一套切实可行方法的优秀学生,是掌握开启自我未来大门钥匙的人群,是进入优秀学校接受最好教育的保障,也是成才的标志。
学霸拥有成为优秀人才的能力素质,包括思维逻辑、思维体系和行为习惯。
对于未曾做过学霸的家长而言,也许本书的观点和您的思维逻辑有冲突。如果目前您在社会上还不够优秀,切记不要肆意管控,按照您的想法去指导孩子,把孩子培养成另一个同样不够优秀的“你”!如果目前您在社会上已经出类拔萃,您可以参照本书验证一下您之所以成为优秀人才的心路历程,引导孩子打开自我成长的心锁。
有些来自农村的学霸,也能够考上一所优秀的大学,他们的父母大多数并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文化水平也不高。但是,这些父母们没有更多地要求和强迫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反而鼓励孩子充分地发展,使孩子们超越自己,摆脱所有的困境,成为优秀的人才。(www.xing528.com)
本书将学生分为四类:学霸、调皮生、书呆子和普通学生(图1-1)。
图1-1 学生的分类
第一类:学霸。他们是又能玩、又能学,还有一点领导力的那一群佼佼者。每一个学校都会有这样的学生,他们天赋过人,成绩优异,多才多艺,令众人仰望。
第二类:调皮生。他们是只爱玩闹,不爱学习,经常调皮捣蛋,想法特异但有强大影响力的学生,是老师和家长最“头疼”的“坏孩子”。他们的歪点子多,屡教屡犯,越挫越勇,抗打击能力强。他们和学霸之间就差一层纸,那就是顿悟。只要他们能够把旺盛的精力投射到与学习有关的自我“目标”中,就会比其他孩子更加坚定,更有效率,更容易转变成为学霸型的人才。有些人是在高中阶段才顿悟的,他们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发力学习,就能很快“逆袭”,成为学霸;有些人则是在工作或当上老板之后顿悟的。比如马云,他是典型的调皮生,因多次打架而被记过,被劝转学,高考落榜,第三次高考考入大学后,逆袭为学霸。成名之后,他比许多人都更加刻苦认真地学习,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本书引用“调皮生”这个词,没有褒贬的含义,只是他们的聪明才智还没有聚焦到他们想要成就的目标上,或还没有建立需要通过学习进取而达到的目标,他们只要醒悟、用心,就能出成绩,甚至出成就。
第三类:书呆子。他们通常是只能学,不太会玩,有时还会被调皮生们“调侃”的“学究”,他们一旦突破“独立自主”的障碍,就能摆脱“听话”的枷锁,敢作敢为。只要不偏离学习的目标和轨道,找到许多新的“玩法”,就能玩出自我,玩出学霸那样的精彩。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孩子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因贪玩而迷失,废弃了原来心中的理想目标,学习成绩急转直下,导致厌学、逃学、弃学。真正的独立自主,须不忘初心,目标坚定,有“不做”的勇气。
第四类:普通学生,亦即乖孩子。他们读书一般,不爱玩闹,心中没有什么想法,或有想法也不太敢坚持,或不太敢表达。相对而言,他们离学霸的距离最“远”。只要能够甩掉依赖心理,独立自主,摒除普通者的思维和做法,学习和掌握学霸的胜任力,也可以成为学霸,成就真正的自我。
把学生分为四类,是希望能够对孩子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参考。
本书在介绍成为学霸的方法时,根据大量的现实案例,归纳总结出学霸们的共同特点,通过与普通学生进行比对,从他们各自在思维、行为和习惯上的区别,提炼出学霸们的优良素质,指导孩子们如何学习和掌握学霸的能力素质,如何摒除普通学生成长上的障碍因素,融合了名校领导、优秀教师的多年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参照了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总结的现实案例,形成本书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