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三个面向为指导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三个面向为指导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解决这些问题,无疑是素质教育在现阶段的重要任务。这里把“三个面向”作为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提到了新的高度。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三个面向为指导

【作者】谈松华

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且以此为主题,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在总结实施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成果的基础上,赋予素质教育以新的时代内涵,把素质教育推向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联系历史经验和时代要求,学习第三次全教会的精神,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目标、重点和实施途径,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民族素质,为迎接21世纪做好人才和知识准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李岚清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实行素质教育本来就应该是教育的本义和宗旨,并不是一个新提出的概念。但是由于许多主客观复杂因素的影响,使得我们的教育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从而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是对素质教育发展背景和动因的深刻总结和概括。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要求,素质教育经历了一个逐步探索和认识深化的过程。一方面,现代化建设对于人才和人才素质的重视,新技术革命对于人的素质的关注,使素质问题成为经济学、社会学、人才学、教育学乃至哲学等众多学科研究的内容;另一方面,恢复高考后,随着高教供求矛盾的加剧,高考升学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基础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出现了被称作“片面追求升学率”或“应试教育”的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克服这种弊病,教育界的一部分同志提出了素质教育的主张,素质教育开始在我国教育界展开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轨道”。此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相继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或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推动素质教育在更大范围内探索和实施。1997年原国家教委在烟台召开了全国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使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进入区域性推进的阶段。

可见,素质教育的发展有其近因和远因、直接动因和深层动因。而在初试阶段的实际工作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困扰基础教育的各种现实问题,特别是缓解由于高考升学竞争而日趋激烈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的偏向,例如减少考试次数,限制家庭作业,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增加非高考科目的课程,特别是音、体、美等课程,纠正偏科现象;改进教学方法,包括考试评分和评语的方法,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等等。这些举措有现实针对性,也取得了实际效果。但是,这种把素质教育仅仅局限于针对“应试教育”的认识和实践,并不能揭示素质教育的深层动因和本质,尤其是把素质教育作为“应试教育”的直接对立面来对待,更容易把素质教育作为纠偏的实际措施,停留于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尽管我们也强调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办学思想,而这里所讲的办学思想,主要还是指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实际上,所谓“应试教育”,只是对特定条件下某些教育现象的比喻和描述,并不是对一类教育的科学界定。现在用“存在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来表述,更能确切地反映贯彻教育方针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无疑是素质教育在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但是,仅仅针对“应试教育”,是难以建立起素质教育的思想理论基础的,也难以形成共同的思想观念和实践模式。因此,需要从更宽广的背景和视角,考察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这里把“三个面向”作为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提到了新的高度。从这样的高度认识和指导素质教育,就是要从未来世界范围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将要发生的变化,特别是这种变化对人的素质将会提出的新的要求,考察教育正在和将要经历的变革,在这样的基础上,构建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框架,即建设中国21世纪的高质量教育。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建设21世纪高质量教育的过程,就是要把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作为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这样,就可以把解决现行教育中的某些弊病(例如“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同建设21世纪的新教育结合起来,把中国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同世界21世纪教育改革的潮流融合起来,把素质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扩展到整个教育系统,成为中国教育走向21世纪的一面旗帜,指导我们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根本宗旨,建设中国教育史上一种崭新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李岚清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决定》也明确提出,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这就从教育目的这个教育哲学层面上界定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也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衡量的标准。各种教育措施、各项教育活动,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最终要以是否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来衡量。这不仅有利于克服违背教育方针的各种偏向,也将为推进教育改革、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模式,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教育目标对教育具有定向的作用。教育方针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就是各项教育活动所应实现的方向性的目标。这种方向性的目标是明确的。素质教育并不是离开教育方针,或者同教育方针相对立提出问题,而是为了更全面地贯彻教育方针。因为在升学竞争对教育的片面导向作用下,教育常常会着眼于学科考试成绩和升学的比例,忽视甚至背离教育方针和教育的根本目的,这也可以称之为教育上的“异化”现象。考试和选拔本来是检验教育成果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的,而当它成为教育自身所追求的目标时,就会出现一种“分数拜物教”,使教育受制于追求高分竞争的紧张运行之中,其结果是扭曲教育的功能,背离教育的根本宗旨。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从这种“怪圈“中走出来,而把提高国民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和基本目标,是在更加广阔的视点上解决这个问题。(www.xing528.com)

素质教育在实施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上,突出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即从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的角度,检验和衡量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和目标的实现程度。教育工作的最终成效不是以教了什么,而是以学到了什么、对学生的素质产生了什么影响来衡量。这是教育思想的重大转变,按照这样的教育思想,教育活动理所当然地要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轨道。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在实施教育方针上实现了教育主体的转换,即由教育载体(如学科、课程等)的主宰地位,转为以提高学习者的素质为中心。在《决定》和全教会的文件中又进一步提出,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基本目标,这就把教育方针中的培养目标同国民素质联系了起来,使我们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认识和实施教育方针,同时对培养目标的素质要求也赋予新的内涵。这正是反映了新世纪大教育的时代要求,也体现了未来终身教育对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把提高国民素质作为基本目标和根本宗旨,首先,要突破教育的狭隘眼界,从长期存在的教育内部自我完善、自我评价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倾听时代的呼唤,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国家建设人才作出贡献。为此,在教育目标上,要把人的自身发展要求同国家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学校教育同社会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在教育评价上,要把教育内部自我评价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使提高国民素质的目标真正贯穿于整个教育工作之中,并且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动力。其次,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标准,探索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的过程。把素质教育同教育方针统一起来,有助于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但是,如果局限于教育活动范围去理解和贯彻教育方针,容易强调教育的内部标准,还会注重于处理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而这种关系又表现于各门学科和各种活动所处的地位,这样的结果常常使教育的实践主要关注具体目标,而忽视基本目标和根本宗旨。把提高国民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把教育方针同提高国民素质统一起来,就确立了衡量实施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根本标准,并以这一标准把教育的各个部分(德、智、体、美、劳等)融合成为相互渗透的整体,各项教育活动都要为提高国民素质服务。明确这一标准,还有助于处理素质教育探索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例如全面发展与发展特长、面向全体与承认差异、生动活泼与严格要求等等关系,避免把一定阶段针对某些特定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例如,课外活动的多少、考试评分的方法、组织教学的形式等),作为衡量素质教育的标准。因为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要针对不同时期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而采取各种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是应该不断变化的,而不论采取什么措施,只要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那就是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采取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时,紧紧围绕基本目标和根本宗旨,把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最高要求。

再次,要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社会系统工程,推进教育内部和外部相配套的整体改革。素质教育既然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基本目标,就不只是教育工作的任务,也不是单靠教育系统内部改革所能奏效的,必须作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实现教育与社会的紧密结合。要让社会参与课程教材等教育教学改革,营造学习化的社区环境,改革社会用人制度和教育评价制度,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实行产教结合和产学研结合,社会各方面参与办学和管理,在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下,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

三、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明确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是素质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发展。

21世纪,由于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乃至管理、市场、机制等创新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提高民族创新能力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源泉和动力。民族创新能力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从小培养,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开发,教育在其中发挥特殊的作用。需要明确的是,在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要求贯穿在各项工作之中,例如企业的技术创新,原先主要指研究开发,后来扩展到生产过程,现在已经包括研究开发、生产阶段和营销阶段的全过程,即企业的各项工作都有创新的要求。与此相适应,创新也已经不是对少数社会精英的要求,而是各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如果说在工业经济时代,只要能按操作规程完成工序,就算是一名合格的工作者;而在新时代,还要求不断提出新的想法和新的建议,不断地革新原有的程序和框架。因此,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并不是实施精英教育,只着眼于少数精英。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说过:人的创造力有两种,一种是有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前者是少数人具有的,后者则是所有人应该具有的。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应该同时开发这两种创造力,当然,对于不同禀赋和潜能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校也要有不同的重点。

强调实践能力,既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时期的体现,也反映了在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人的素质的新要求。随着科技进步的加速发展,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科技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知识的发现、传播和应用的过程缩短,这就要求人们不仅善于学习和吸取知识,而且要善于传播和应用知识,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把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这里所讲的实践能力是从广义上说的,不仅包括生产劳动,也包括各种社会实践,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实践,还包括非物质形态的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1世纪教育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根支拄,即学知(learning to know)、学做(learning to do)、学会与人相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其中后面三点都同实践能力相关,由此可见,培养实践能力在未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实践能力不仅是对于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条件。因为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获得,需要通过实践学习、体验、获得和提高。因此,把培养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21世纪新人的战略性决策

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就要求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模式实行深刻的变革。我国教育改革尽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现行教育制度运行的导向作用,过于侧重学科系统知识的传授,考查课堂传授的书本知识,学生从小到大在学校比较封闭的环境中成长,按照比较划一呆板的制度塑造成规范化的人才,其优点是能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的基本标准,而问题是不容易发现和造就才华横溢的创新性人才,也不容易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只有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上实行深刻的变革,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改变那种把教育仅仅当作传授书本知识的狭隘眼界,真正把教育当作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基于这样的观念,就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就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就要改变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着重培养和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就要改变过于僵化的教育教学制度,建立有利于开发各种人才的禀赋潜能的、灵活而富有弹性的制度。最重要的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的氛围中,为各类人才创造生动活泼和主动发展的机会。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需要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制度化环境。开拓创新精神和探索冒险精神,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因此,提高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也是国民心理的转变过程。要在全社会倡导“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精神,改变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抵制那种妒贤嫉能的“窝里斗”的风气;在制度上,要敢于打破“平衡”,给有特殊才能和特殊贡献的优秀人才以政策上的倾斜,为他们的脱颖而出创造制度化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