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向成功的人如何应对困境和挑战

走向成功的人如何应对困境和挑战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功的人总是带着问题生存,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它能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做出创新。不少心理学家甚至认为,科学上很多重大进展与发明创造,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进的。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而思考是由一连串的问题组成的,学习便是经常怀疑,随时发问。著名的数学家希尔伯特也是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人。

走向成功的人如何应对困境和挑战

成功的人总是带着问题生存,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它能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做出创新。在工作中,要战胜困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深思熟虑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在科学艺术创造中,在规划方案、产品设计、经营运筹中,在理论体系的构筑中,思考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可以说,世界上一切革新、发明、创造,都是思考的产物。

不少心理学家甚至认为,科学上很多重大进展与发明创造,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进的。比如,两千多年前,伟大的诗人屈原曾面对长空,发出著名的《天问》,他问天、问地、问人情伦理、问世道沧桑、问四季变化,这些问题后来都成了科学家、哲学家们思考研究的课题,唐代的柳宗元为此专门作了一篇《天对》予以回答。

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对屈原提出的问题可以做出比柳宗元当年准确得多的回答,但《天问》留给我们的思考已远远超出了问题的本身。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

“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正如苏格拉底所言,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当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时,思维才算是真正发动了,否则,思维很难展开和深入。

犹太人虽然非常重视知识的积累,但更加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他们把仅有知识而没有才能的人比喻为“背着许多书本的驴子”。他们认为,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而思考是由一连串的问题组成的,学习便是经常怀疑,随时发问。问题是智慧的大门,知道得越多,问题就越多。因此,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它能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做出创新。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做出创新。(www.xing528.com)

著名的数学希尔伯特也是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人。在1900年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他作了题为《数学的问题》的报告,一举提出了当时数学中的23个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后来被称为“希尔伯特问题”。它们的提出,有力地促进了数学的发展。为此,希尔伯特总结道:“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凝结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它独立发展的衰亡或中止。”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培根也说过:“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

心理学实验证明:人脑每思考一个问题,就会在大脑皮层上留下一个兴奋点,思考的问题越多,留下的兴奋点也就越多。然后这许许多多的兴奋点就会形成一个类似于网络的东西,每当你遇到新问题时,只要触动一点,就会牵动整个网络进行相关搜索,以此来解决问题。

所以,唯有多思考,才能使脑细胞的细微结构发生变化,才能在大脑皮层中形成更多的兴奋点,才能使大脑对信息的储存、提取和控制能力有所加强,从而使大脑更加灵活、敏捷,反应更快。

一个养成思考习惯的人,往往不会满足于现状,不会因循守旧,他们遇到问题时,会多问一些“是什么”“为什么”,因为他习惯了思考、观察,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寻求新的思路,这样才能提升自我。成功的人就像成功的企业一样,他总是带着问题而生存。“我怎么才能改进我的表现呢?我如何做得更好?”做任何事情总有改进的余地,成功者能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他总是在探索一条更好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