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观众提供适合的认同角色体验

为观众提供适合的认同角色体验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观众的期待视野得到了满足和提高之后,观众的潜意识会不由自主地向作品中的某一角色认同,不同的观众所认同的角色也会不一样。在接受过程,观众如果发现自己所认同的角色总是缺乏魅力,或是在影片中始终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时,其观赏兴趣就会大大降低。对观众的认同心理,动画创作者应尽量满足,为作品设置一些正面形象,其造型设计要饱满、挺拔而充满正气。宫崎骏的创造决定了动画艺术的高度和适应观众的广度。

为观众提供适合的认同角色体验

动画影像是在特定时空里形成的,通过对价值标准的认同和心理情感的确定而建构的精神体系和行为方式。民间动画之根源于原始遗风,在先民创造的各类文化形态中暗含着对自身的思考,原始动画以其生活方式发掘其思想意识和思维观念,如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归根结底都是先民们对其自身的符号化。民间动画是实现族群认同的记忆过程和历史的标准化行为,其传承与变异是一个族群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因素在时间和空间坐标上的记录。

动画叙事结构都涉及到后现代社会问题哲学思考和个性表达等,在特殊的影像结构内取得特定的视觉经验和历史空间上的穿越力。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催化和影响下,后现代主义的动画设计同样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理性精神的质疑,将古典、历史、大众、通俗、边缘等多种文化元素“混杂”与整合,使设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人文性、多样性与丰富性。后现代主义在对体制化的主流文化进行消解、颠覆的过程中,力求实现多元文化的互补共存,丰富了世界设计面貌的同时,亦将对世界设计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

在动画叙事中几个故事并行同时发展,时而多线交错,时而以不同角度审视同一事件,而影像隐藏的观念是对传统叙事的同一性、完整性的解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暴露和揭示社会文化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是体现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所在。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在分析后现代意识形态问题时使用“解构”作为文本的方式,不是寻找主题的出现、故事的逻辑论证或叙事结构,而是关注符号之间的空间、以前所丢失的轨迹,以及在在场中构成意义的差异等。

当观众的期待视野得到了满足和提高之后,观众的潜意识会不由自主地向作品中的某一角色认同,不同的观众所认同的角色也会不一样。如《猫和老鼠》里的一对小冤家,有的观众喜欢机灵、活泼、爱耍小聪明的老鼠杰瑞,有的观众则喜欢顽固、敏感、总是犯傻的汤姆。在接受过程,观众如果发现自己所认同的角色总是缺乏魅力,或是在影片中始终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时,其观赏兴趣就会大大降低。尤其是某个角色因为剧情的需要而不再出现时,喜欢这个角色的观众就很有可能是会失去观赏的兴趣,即使勉强看下去,也不再认同主人公,只是以旁观者或批评者的身份来关注故事的发展。

在认同了自己所喜欢的角色之后,观众往往会把自己投射到角色身上,情绪也会随着角色的际遇而跌宕起伏,并与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发生强烈的共鸣。尤其是对于少年儿童层次的观众,动画中的角色代入更加明显,在影片结束很久后,他们都会把自己想象成动画中的英雄形象,不断地上蹿下跳,甚至把其他对象当成“小怪兽”来行使正义。对观众的认同心理,动画创作者应尽量满足,为作品设置一些正面形象,其造型设计要饱满、挺拔而充满正气。而负面角色则尽可能的阴冷、狡诈,有时也可以将负面角色设计得强大无比,然后让主人公在历尽千难万险之后将其打败,让观众在心理上获得一种无与伦比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例如在《超人总动员》中,超人一家团结、正义的形象就与巴迪的阴险、狡诈成鲜明对比(图7-3)。

图7-3 人物形象对比(www.xing528.com)

这些是关于动画电影接受过程中影像画面所产生的心理影响的一般描述,而在这一基本的接受过程中,剧情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观众往往会随着创作主体设计的情绪线索,慢慢地融入影片中去,并随着主人公命运的沉浮而产生起伏不定、渐次发展的情绪反应,并会不断的推测和构想剧情的发展,迫切的希望故事能有一个好的结局。因此,优秀的动画创作者就必须具备高出观众视界的创作理念和审美境界,无论是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上还是剧情设置上都要使观众心悦诚服,让观众沉溺在动画的世界里不可自拔。

有人讲“电影是金字塔,首先是电影,然后是艺术,最高境界是哲学”,一部好的动画影片,应能让观众在欣赏影片时获得审美感受,通过他们的回味、思索上升到更高级的审美阶段—精神升华,从而使观众得到影片内容以外的艺术的、哲理的启迪,并山此转变为新的审美经验。

1922年,法闺影评家埃利·福尔在看了当时浅陋不堪的动画制作后,大为不满,他满怀感情地预言说,终有一天,动画片将“具有纵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层次……,要有德拉克罗瓦的心灵,鲁本斯的魄力,哥雅的激情,米几朗基罗的活力”,以便创造出“一种视觉交响乐|较之最伟大的音乐家创作的有声交响乐更为令人激动”。

有些电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还有些则能改变世界。《种树的人》这部以环保为主题的动厕影片在传达寓意的同时,以情动人,拨动了人类灵魂最深处的那根心弦。导演弗诺德克·巴克通过令人着迷的艺术处理,引领观众进入动画所创造的诗意世界,并让观众相信—哪怕只是暂时相信—未来是光明美好的。影片除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美感愉悦,更促使人们走出家门栽种下成千上万株树木。如仅一年时间,内魁北克省就多了150 万株树。这是大师的艺术底蕴和一个感人故事完美结合所带来的效应。导演本人见证了这一切,也因此实现了拍摄该片的初衷。

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就比较接近福尔的梦想。宫崎骏的创造决定了动画艺术的高度和适应观众的广度。他以动画的形式表现了某些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普遍话题,并以一种艺术升华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之具有动人心魄的魅力。他对人类存在,社会体制最深层问题有深刻的洞察能力。其中对叙事的复杂程度和感情的激烈程度均能驾控自如。人与自然的主题是宫崎骏动画中最着力表现的方面之一。宫崎骏动画电影里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深刻关系,流露出对天人合一的境界的向往,人类只有理解自然,尊重自然界中一切生灵的生命,才能真正感受到自然的母性胸怀。不管是《风之谷》、《幽灵公主》还是《天空之城》,这些作品的叙事对人类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审视都相当深刻和震撼。例如《千与千寻》这部气魄宏大,想象华丽的作品为人们呈现了一个虚幻而又充满生活情调的魔幻世界。该片以少女千寻的成长心路为主要线索,对人的自我的寻找、人性的贪婪、金钱对人的诱惑,儿童的教育等等重大的人生、社会问题,都作了颇有意味的表现,并对现代文明下人类异化进行了反思。还有《大都会》《攻壳机动队》等,这些作品因为关注人性、关注生命、关注自然和社会的创作主题而突破动画片固有的樊篱,具备了……种直指人心的力量。宫崎骏在动画创作中融入了个人的理想与激情,用动画这种夸张变形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写实的东西,不过多追求票房,不刻意迎合大众的口味,用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来创作,利用动画媒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将动刚做得充满生活气息。日本动画注重叙事主题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表现在对人性的刻闹、对真情实感的细微表现、对成长与自我价值的关注、对人与向然的思考、对社会现实的反思等方面,更多地关注思想、关注人类,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其在主题的多元化开掘方面所形成的独特的叙事技巧,让观众获得了艺术的升华。

“动画可以表达人们可能持衔的任何思维。这使它成为交流中最卓有成效的和明确的工具,尽管它的设计意图只是为了迅速给大众以欣赏。”受众对于动画的欣赏既是一种视听的感官活动,更是一种视听的心理活动。受众在欣赏动刚片时有特殊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表现在多方面如屯美、视觉、听觉、情感的宣泄等,这钱心理需求又都是互相联系、互相支撑的。受众在看动画时的观赏过程实际上也是创作过程,也是对形象、叙事、意义进行着再创造。

动画创作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掌握受众的心理需求,尊重受众的审美习惯和经验所形成的原有图式,使受众和作品产生共鸣。优秀动画精心构造作品的世界观,把故事的细节和情绪浓缩成不留痕迹的生活底蕴,对人生的感悟,对事态的分析,都值得细细品味,让受众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思考和启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