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画面是构成动画电影作品的基础语言之一,它由被摄对象的形态、色彩、动作等多种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的排列和组合直接关系到观众视觉接收的满意度。优秀的动画创作者必须充分调度各种要素来创作出主题鲜明、信息饱满、构图合理的影像,无论在影像的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要精益求精,给观众带来一种视觉的美感。
视觉心理是以影像画面的基本特征为依据,是创作者的影像意识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和概括的反映。从影像意识到视觉心理的转化主要依靠具体化的非语言符号,我们通常借助于画面将丰富的环境要素加以整理和分析,用具体化的画面语言揭示不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很多影片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砰”的一声枪响,但是屏幕中并没有出现枪击的画面,而是看到一群受惊吓的鸟突然飞了起来。这是影像画面心理化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战舰波将金号》的经典桥段“敖德萨阶梯”中,影片通过描述市民的反应来表现出沙俄军队对平民百姓的残酷镇压,而没有两方直接冲突的画面。残破的不全的街道,四散奔跑的市民脸上充满了惊恐和愤怒,遗弃的婴儿车孤单的向阶梯下滚去。沙俄士兵直接杀戮的场面在整场戏中都没有出现,但是通过影像心理化的描写,这些镜头却生动地暗示出了屠杀的残酷和人民受到的迫害,从而更加深入地将影片带入观众的心理,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www.xing528.com)
我们在动画创作中应该不时的从视觉心理的角度进行思考,而不能习惯性的运用单一抽象的或者单一具象的思维方式来指导创作。否则就会出现干枯乏味的画面,会忽略掉事物的动人细节,更谈不上艺术感的创造和升华。一部动画电影不论是造型、镜头、色彩还是后期的剪辑合成、特效处理,这些因素都会对我们的视觉心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些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来制造特殊效应,引发观众视觉上和心理上的共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