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逆简化原理:结构主题解析及物理式样的视知觉形式动力

逆简化原理:结构主题解析及物理式样的视知觉形式动力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阿恩海姆提出“另一种同样具有影响的原理”,那就是“逆简化原理”。阿恩海姆用“结构主题”解释了“逆简化倾向”。在阿恩海姆看来,倾斜、变形和频闪是能够呈现视知觉张力的三种基本物理式样。总之,在阿恩海姆看来,简化原则及逆简化原则都是视知觉形式动力的具体运作。

逆简化原理:结构主题解析及物理式样的视知觉形式动力

阿恩海姆对简化原理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为了揭示什么使视觉对象或事件成为它所呈现的方式,迄今为止,我们有把握地被我称为的简化原理所指导。这个原理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即在一个既定的情况下,任何一个视觉式样都趋向于感官可察觉的最简单的结构。它还给我们解释了为什么一定的形状或颜色融合为整体或形成分裂,为什么一些物体看起来是扁的,而其他的却有体积和深度;它能够使我们理解完善和不完善、整体和部分、固体和透明、运动和静止的基本原理。如果一个基本原理能阐明如此多的不同现象,我们应该感激它。”

但是,仅用简化原理去解释艺术现象显然是不充分的。假如向简化生成的趋势自始至终无休止地持续着,那么,正如阿恩海姆本人指出的那样:“如果大脑只由简化的趋势所支配,那么甚至看的最基本的行为也不能物化。结果将是一个同质的场,其中每一种具体的输人都像盐的结晶体融化在水中一样”。对艺术品来说,“如果简化是艺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那么均匀涂了漆的画布或完美的立方体将是最理想的艺术对象。近年来,艺术家们确实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最简单的艺术’实例。从艺术史上看,它们被需要去拯救迷失在复杂性和无秩序之中的一代人的眼睛,但是也证明了一旦履行完它们的治疗功能,其乏味性也开始令人不满”。因此,阿恩海姆认为有必要承认只是朝向简化的趋势不能公正的对待我们的所见;除非被另一种同样具有影响的原理所补充,否则它将导致片面的描述。

因此,阿恩海姆提出“另一种同样具有影响的原理”,那就是“逆简化原理”。“格式塔理论必须提供一种与简化倾向相反的倾向理论,只有这两种倾向互相补充的瞬间作用才能解释对形状的知觉。”阿恩海姆用“结构主题”解释了“逆简化倾向”。“我们把人类的心智直观为增加张力和减少张力这两种斗争的相互作用。除了在死亡的最终裂变中,朝向减少张力的趋势都不能毫无阻碍的继续下去。它被我曾称作的合成代谢的或建设性的趋势—结构主题的创造所阻止。这种结构主题组成了心灵所是、事实真相所是”。阿恩海姆把结构主题比喻成生物学的合成代谢,是指视觉对象的结构像生物学中的合成代谢那样,在向简化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种增加结构复杂性的倾向,即逆简化发展倾向。也就是说,阿恩海姆认为视知觉不仅存在着一种偏爱简化和平衡的倾向,还存在一种通过加强不平衡性和偏离简单式样来增加张力的倾向。在阿恩海姆看来,倾斜、变形和频闪是能够呈现视知觉张力的三种基本物理式样。

(1)倾斜式样

阿恩海姆认为倾斜是获得张力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倾斜被自然知觉为趋向或者远离垂直和水平的基本空间框架的一种动态变形倾斜被眼睛自觉地知觉为从垂直和水平等基本空间定向上的偏离,这种偏离会在一种正常位置和一种偏离了基本空间定向的位置之间,造成一种紧张力,使偏离了正常位置的物体,看上去或是被那个与基本空间定向一致的构架所吸引,或是被它排斥,亦或是干脆脱离了它。

影视摄影中,多数情况下,摄影机的角度是水平的。摄影助理和移动车助理需要反复检查水平仪。这是因为视知觉对于偏离水平和偏离垂直的感觉非常敏锐。如果摄影机有丝毫倾斜,画面中的原本水平或垂直的线条就会立刻显现出来。因此当导演想制造焦虑、紧张、神秘的感觉时,就可以使用倾斜构图。在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当杨立仁得知他深爱的林娥是中共军委瞿恩之妻时,使用了一系列的倾斜镜头,以表现人物复杂的感情。

(2)变形式样(www.xing528.com)

倾斜和变形的区别在于:倾斜是偏离了其所应该处于的“正常”位置;而变形是指偏离了物体该是其“所是”的形状。平行四边形由于被看作是由长方形基础演变来的而获得了它的动力,而菱形则是由正方形变形而呈现出了动力。圆形其实也具有动力,只是因为它的视觉力是向各个方向均匀发射的,这些力都被互相抵消了,所以圆形才看起来呈现静态特征。而在椭圆和长方形中,有方向性的张力是沿着主轴发射的,所以形成了明显的动力。

阿恩海姆强调,不仅物体的形状由于变形而具有视觉动力,而且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间隔也能产生视觉动力。“在绘画、雕塑建筑中,凡是把一件物体与另一件物体,或是把同一件物体的各个部分间隔开来的距离,都会受到这些物体的整体或部分的压缩,同时还可以反过来去压迫这些物体的整体和部分”。实际上间隔也是一种变形,物体间的距离被认为偏离了“正常”距离。

不同颜色之间的吸引、相互补充,也能够产生视觉动力,颜色的这种性质与形状变形产生的动力非常相似,也就是说,混合色也是某种“变形”。“我说过张力是通过形状偏离标准基础的含蓄性再现而创造出来的,相似的事情可以在非常接近于简单色调的颜色中看见……某些颜色使观众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色调作为底色,所以对于同一种颜色不同的观众可以获得不同的印象。同时,色调本身可能显示出一种趋向或远离一种与它相关的纯净色调的企图。”

频闪式样也是充分激起视觉动力的一种基本形式。所谓频闪,就是在整个视域中,由于各个视觉对象的外貌和功能基本一致,但它们的某些知觉特征,如位置、大小及形状又不尽相同,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些集合体能够产生出一种同时性的动态效果。频闪运动效果的最典型例子是频闪摄影。在影视摄影中有时会利用这种方法。就是在同一照片或由多张照片组成的系列中,显示出同一物体在运动中的各种位置,而由这一系列位置组成的顺序,就形成了物体的简单形状、一致的路径以及间隔变化。在高度和宽度上的形状相似性和变化渐进性诱使观众把它们看成是变化的连贯事件,而不是一串彼此独立的形状,这一系列连贯的事件就具有强烈的动感。频闪这种知觉整体的活动性,又因为各个片段的相互重叠而得到大大加强。

总之,在阿恩海姆看来,简化原则及逆简化原则都是视知觉形式动力的具体运作。视觉追求平衡也好,追求简化也好,其实都不是对平衡和简化式样本身的追求,而是隐藏在它们背后的视知觉形式动力作用的结果。人们欣赏的也是这种动力式样。正如阿恩海姆所说:“有方向性的张力就是我们讨论视觉动力时所要讨论的东西,它是形状、颜色和运动中的固有属性,不是通过观众凭借自己记忆中的想象加给知觉对象的东西。创造动力的条件必须在视觉对象本身中来寻找。”也就是说,不仅要研究视知觉形式动力机制,还要研究激起视知觉形式动力的物理式样本身。在阿恩海姆看来,视知觉形式动力是艺术家的创作目的。“艺术家的目的就是让观众经验到‘力’的作用式样所具有的那类表现性质。而且,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意义”或“意蕴”都需要视知觉形式动力来表现。“如果不是凭这样一些表现性的‘力’的主导作用,一幅画就会沦为纯粹的死的物质呈现,仅向人提供一种‘无形式’的物质,这就等于失去了‘意义’的感性体现者。对这样的东西,我们只能称之为色情画,因为它破坏了人们理性地知觉世界的方式。它就像一个妓女,出卖的(提供的)是没有灵魂的肉体。”更进一步说,视觉式样的不同配置所生成的动力关系关乎艺术品的生命力。“由这些力的关系所形成的复杂性,对于造成一件艺术品的生命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