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接近性法则在影像创作中的巧妙应用

接近性法则在影像创作中的巧妙应用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巧妙使用接近性,有时可以造成意料之外的视觉感受。这是运用接近性的完形法则处理视觉元素间的关系时必须要注意的。

接近性法则在影像创作中的巧妙应用

1.主体元素的接近性

初学摄影的人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忘记了物体在空间上是处于立体的环境当中,忽略被摄物实际上占据的是三维空间,而不是一个假设的投影平面。因此摄影师不能只关注视觉主体本身,而忘记了主体前后、左右或上下可能干扰画面视觉意义甚至气氛的视觉元素。这些不该出现在画面的元素有时会喧宾夺主地抢了视觉主体的风采,也可能不知不觉间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因此摄影师在拍摄时,必须先审视被摄主体周围出现的所有视觉元素,去除不必要的元素,避开不必要的对象。摄影师要么设法让被摄主体和周围的视觉元素之间产生某种关联,要么就让它们做出明显的区隔,以避免主体与背景不合时宜地融在一起

在舞台上表演的“千手观音”节目,就是利用了“接近性”这个完形法则。当前后的演员靠得很近就会产生本是一体的视觉印象,她们各自伸出的手臂,感觉像是长在最前面这个演员身上。巧妙使用接近性,有时可以造成意料之外的视觉感受。

法国著名摄影师罗伯特·杜瓦诺(RobertDoisneau)拍摄的,名为《漫画家雷蒙沙维纳》(1950年),在这幅肖像中,罗伯特·杜瓦诺运用完形法则的接近性原理,别出心裁地让漫画家沙维纳跟自己笔下的漫画人物对弈,既表现出画家独特的风格,也破除了独自一人的单调,使照片更加生动有趣,耐人寻味。

陪体是在画面当中陪衬、渲染主体,并同主体构成特定情节的被摄对象,它是画面当中与主体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次要对象。根据完形法则的接近性原理,陪体与画面主体之间越接近,它们被看成一组、一种图形或一个整体的可能性就越大。

有些画面当中把陪体处理在画面前景的位置,使它和前景合二为一,起到双重的作用,既可以交代主体与陪体之间的关系,又可以丰富画面影凋、色调的层次,起到均衡画面的作用,既能够强调画面的空间透视,又有利于美化画面。摄影家罗伯特·杜瓦诺利用一面镜子,自然而又巧妙地把这对夫妇的往昔和今朝组合在同一个画面之中。在室内摄影时,他经常采用闪光灯的补助。为了避免镜子对闪光的强烈反射,他把闪光打到天花板上,使照片中的光线既明亮又均匀柔和。两尊毫无关联的冷冰冰的石雕像,经过杜瓦诺的经营处理,好像变成了有生命、有情感的活人。左边的骑士仿佛正在凝神注视着眼前的一位女郎。那位女郎发现有人在注意她,娇羞地举起浴巾,转过身去……这幅平中出奇的作品,反映出杜瓦诺摄影创作中的特色:细致的观察,丰富的联想,巧妙的构思,以及善于找到能够抒发自己思想、感情的最佳角度。(www.xing528.com)

2.背景处理与接近性

在画面当中,位于主体之后,渲染、衬托主体的景物就是背景根据“接近性”的完形法则,在影像中比较靠近的视觉元素容易形成一个整体,也就是形成一个合而为一的元素。因此“接近性”可以强化视觉上的组织和结构,可以使观众产生某种联想。因此,在背景的处理中,背景运用一定要有意义,只要背景景物清晰地呈现在画面里面,它就必须要有有利于主题的表现,如果背景没有明确的意义,那么它就是多余的因素,要想方设法将其排除或者弱化。

3.不同画面的接近性—画中画

画中画是一种特殊的构图形式,在主画面里还有一个较为独立的小画面。小画面内部所表现的信息相对独立,又与主画面有着特殊的关联。这是一种体现在不同画面中的接近性。为什么不使用单独的镜头来表现小画面中的内容呢?原因就在主画面与小画面的联系上,将两个画面以画中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会把由两个画面的关系产生的信息和情绪非常巧妙而直接地展示出来。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不同的视觉元素位置彼此靠近,就容易被视为一个整体,因此摄影师在处理它们之间的远近距离时,必须要小心拿捏,仔细把握。要么设法让主体和周围的视觉元素靠近而产生某种关联,要么让它们远离而做出明显的区隔。这是运用接近性的完形法则处理视觉元素间的关系时必须要注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