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摄影或绘画的构图理论里,一直把具有“对称”形式的主体认定为理想的视觉构成,同时也是重要的视觉美感来源。“对称”就是“相似性”的一种特例,它提供了一种视觉上的平衡,因此本身也是一个理想的完形。事实上,自然界的所有生物的外观构造都是左右对称的,如:人和所有动物的面孔及牙齿,以及昆虫、树叶、花瓣、雪花的结晶都是对称的。因此“对称”的形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常态与习惯,也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信息接收形式。
对称式构图,就是以画面中水平中轴线或垂直中轴线为轴,把主体安排在轴线上或其两边对称的位置上,它往往显得均衡、稳定、和谐、庄严。
2.视觉元素的相似性
完形法则的“相似性”提供了一种视觉连接的功能,让相似的元素之间产生某种比较与对照,观众目光来回激荡之下可以产生强烈的方向、色调、尺寸、动作、材质等知觉概念。除了前面提到的对称式构图以外,古今中外利用视觉元素“相似性”原则所拍摄的摄影名作实在多得不胜枚举。
美国摄影家伯克·尤兹利(BurkUzzle)在农场拍摄的照片中牵狗人的衣服与斑点狗,因为色彩、花纹十分相似,使得这原本毫无关系的两个物类形成一个整体,构成了这一幅充满幽默风趣的即兴创作。伯克·尤兹利在他的创作中,始终把“相似性”作为灵感的重要源泉。
有的摄影师经常利用摄影纪实的本质与专长,来挑战人类视觉发觉微小差异的能力。他们经常选择面貌酷似的双胞胎作为拍摄题材,就是利用双胞胎既有的“相似性”特质,完成具有对称美感的摄影作品。摄影家戴安·阿勃丝(DianeArbus)拍摄的双胞胎图片中将相似的视觉元素安排在左右对称的位置,彼此相互映照产生不小的视觉冲击与张力。知名的服饰品牌范思哲(Versace),经常在平面媒体中启用双胞胎模特拍摄产品广告。她们相似的容貌与妆扮,可以吸引读者在翻阅杂志时,因为好奇而多停下来浏览几秒钟,对于加深品牌印象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应用“相似性”法则在广告摄影上很成功的案例。
在实际拍摄的时候,摄影师常常会遇到“散漫性”的构图,这样的构图内容繁多,各个部分独立性很强,看似混乱地“拥挤”在画面中。而对这样的情况,摄影师尤其要注意需要整理出画面中的层次和节奏,要使表现的对象有节奏但又不规则地分布在整个画面里。通过色彩、形状、大小等方面的相似性,把互相分离的单位组合在一起的手段,对“散漫性”构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运用相似性转场
许多影视剪辑在创作中也会经常运用“相似性”的完形法则,利用两个场景共同使用的道具、景物甚至剧中的人物,作为不同场景的连接工具。这样一来不仅容易加快戏剧的节奏,也可以产生较强的视觉张力。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视觉场中的众多元素彼此间的形状、尺寸、色彩、属性、动作、方向、数量或意义十分近似时,这些不同的元素会被视为彼此有所关联,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影像创作充分运用相似性的完形法则,可以让相似的元素之间产生比较与对照,使观众目光来回激荡而产生强烈的视觉张力,这为影像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