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像中的图与地对应与关联

影像中的图与地对应与关联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库尔特·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总结出的“图"(figure)与“地”(ground)关系,在抽象的视觉艺术中是比较好理解的,但是在具象的摄影中是如何被认识的呢?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1.视觉的分离视觉的分离不仅是一种视觉的现象,还带有一些生态学的意义。例如自然界中,很多果实在没有成熟的时候是绿色的,隐藏在绿叶的背景中,浑然一体。而到了成熟的时候,就会变成红色或黄色,在视觉上与背景的绿

影像中的图与地对应与关联

库尔特·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总结出的“图"(figure)与“地”(ground)关系,在抽象的视觉艺术中是比较好理解的,但是在具象的摄影中是如何被认识的呢?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

1.视觉的分离

视觉的分离不仅是一种视觉的现象,还带有一些生态学的意义。例如自然界中,很多果实在没有成熟的时候是绿色的,隐藏在绿叶的背景中,浑然一体。而到了成熟的时候,就会变成红色或黄色,在视觉上与背景的绿色分离开来,成为一个个醒目的个体。动物界也有这种现象,大多数的动物都有保护色,使它们可以隐藏在背景环境中不被发现。也有一些动物却有着与环境背景大为不同的斑纹或鲜艳颜色,这样的颜色是警告其他动物:有毒,别靠近!总之,分离是为视觉服务、为生存服务的。

人类的视觉经验与自然界一样,都遵循着相同的组织规律。在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中,使用视觉分离的现象无处不在。例如,大多数建筑的正门,都会设计得庄严醒目,与旁边的墙壁截然分离,而如果是神秘古堡的密门,则会千方百计要与背景融合起来,规避视觉分离带来的醒目效果。在戏剧影视中,也常使用视觉分离的技巧,把主要的角色和其他众多的陪衬角色分离开来,在视觉上强化其重要性。摄影师考虑的则更全面,需要控制影像中所有的视觉节奏相互分离的程度,这是建立视觉节奏的基础。

最基本的分离是把整个作品中的基本部分确立下来。在电视剧《长征》的这个镜头,第一层的分离是将白色的马从大的环境中分离出来,成为观众第一关注的部分,也就是视觉节奏的“重音”区域;第二层是马背上的老人,他的身份与衣着明显与其他人不同,相当于视觉节奏中的“次重音”;第三层的分离是牵着马的毛泽东,虽然比马背上的老人的强度低一些,其动感给整个画面以强烈的情绪;第四层才是画面的其他部分,人物和背景几乎融合在一起,如同音乐的背景声。当然,二维空间中的前后关系与平面媒介的“图”与“地”关系是一致还是不一致,没有硬性的标准,如何使用还是要根据摄影师对造型的感觉。但是,专业的摄影师要对画面中的这两种空间的关系有明确的意识。另外,还有一些“图”与“地”的观念和技巧在影视剧拍摄中被广泛运用。例如:拍摄人物时,摄影师故意开大光圈,来获得较短浅的景深,再通过精确的调焦突显人物。其实这就是利用影像“图”与“地”的观念,扩大图形与背景的差异、突出主体人物的一种摄影技巧。摄影师出身的导演张黎常常喜欢把前景、背景全部虚化,在画面中突出要表现的人,把人物作为焦点格外地突出出来。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以及《大明王朝1566》就经常使用长焦距、大光圈虚化背景,凸显中心角色。镜头代替观众,如众里寻他般,牢牢抓住了这个人物。这也正是观众感兴趣的、眼睛最想要找的人。《乔家大院》中的这个镜头也是类似的例子。对小景深画面的偏好、虚化前景和背景的处理,不仅突出主体,更营造了一种画面的特殊韵味。还有,照明师通过十分谨慎地控制主光和辅助光的方向以及两者间的适当光比,以此来精细地刻画和表现主体的细节、纹理,这也是一种加强“图”的概念的摄影技术。在拍摄运动镜头时,常使用三脚架升降机、铺设轨道或者使用斯坦尼康稳定器,以避免摄影机的晃动,为的就是增加主体的清晰度,同样也是强调“图”的概念的做法。

除了上述的这些常规方法,完形心理学“图”与“地”理论在摄影创作中的还有下文提及的几种特殊用法。

2.“图”与“地”关系的重新诠释(www.xing528.com)

摄影史上的众多照片,绝大部分都有明确的主题与意旨,但有一些摄影家往往会以各种手段,如故意失焦、利用特殊的道具与视点,刻意将画面的视觉主体与背景混淆,以营造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受。

摄影家格荣·迈利1949年为在为毕加索拍摄的肖像画时他利用特殊的闪光灯,将毕加索用电筒在空气中画的半人马怪拍摄下来。前景的画作与背景的画家本人被连接在一起,这是利用“图”与“地”关系的混淆,营造出的一种专属摄影的错乱美感。其次,摄影师运用超长的景深刻意将画面的视觉主体与背景混淆,以营造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受。

在影视摄影中,“图”与“地”关系的重新诠释最常见的就是调焦转移。被摄对象和摄影机都不动,但画面上表现重点的远近有了变化。通过前后影像的虚实变化,先后交替突出不同远近的被摄体,从而转移了画面中的视觉中心和趣味中心,使观众的视觉注意力时而集中在近处景物,时而又集中在远处景物。如《人间正道是沧桑》中,霍妈妈在医院里和护士对话一段,正是用了调焦转移的方法,调度观众的注意力。

在创作实践中,还有一种颇为特殊的情况,即:利用反射或映照的影像来实现“图”与“地”关系的重新诠释。我们知道,视觉信息不能过于直露,但也不能过于隐讳不明。因此摄影者经常经过事先的安排设计,让视觉主体经过转形,例如透过汽车后视镜、梳妆镜、玻璃橱窗、山路转角处装设的大型反射镜等的反射与映照,再把主体拍摄下来,这是一种既不直露也不隐讳的很理想的折衷方案。同时这也是一种重新检释“图”与“地”关系的做法。透过镜面的反射映照,视觉信息可能因此产生一些失真与扭曲,有时会把某一部分的信息扩大渲染,而把另一部分加以隐匿减弱。有时则会重新处理“图”与“地”的关系,把“图”转化为“地”,把“地”转化为“图”。无论如何,这种处理方式,都给观众提供了更宽广的观察事物的角度。美国摄影师伯特·斯特一直想把他和梦露拍在一起,他不能接受平庸的合影做法,于是利用反光玻璃影子反光又透光的特性,拍出了这幅照片,改写了“图形”与“背景”的关系。

摄影师可以将影像中的一些视觉对象突现出来形成“图”,其他对象自然退居到衬托的地位而成为“地”。另外,故意失焦、超长的景深或特殊的道具与视点的运用,可以将画面的视觉主体与背景刻意做出混淆;或者利用反射或映照的影像来实现“图”与“地”关系的重新诠释,也是完形心理学“图”与“地”理论在摄影构图中的有效体现。制造一种视觉元素形式上的对比与冲突,通过颜色对比、色调反差、虚实对比,而获得图形与背景的适当分离,因为图形与背景的区分度越大,图形就越容易突出成为我们的视觉对象。这些完形心理学“图”与“地”理论的实践运用,可以充分展示被摄对象本质特征的信息,表明影像拍摄时主体所处的状态,还可以清楚交待图像中陪衬主体的次要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