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电影、电视剧的过程中,人对于光波的刺激会产生视觉,人对于声波的刺激会产生听觉。视觉和听觉是人类对于物理刺激的直接反应,称之为感觉。由此可知,人所处的物理世界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刺激来源,会产生感觉。而受到刺激的人诠释感觉的结果,便形成这个人的知觉。一件物体在视觉上是红色的、圆形的,在嗅觉上是清香的,在味觉上是清甜的,这些都是感觉。这件物体作为一个整体,使人得出“苹果”的概念,这是知觉。画框或银屏上的线条、色彩、构图作用于观众的视觉,音乐、台词、音响作用于观众的听觉,这是感觉。所有这些因素作为整体形成观众的认识,观众可以借由影像以及声音,在脑海里发展出一种意识上的诠释与评鉴,进而形成憎恶、喜悦、哀愁等情绪,或者优雅、低俗或厌恶的价值判断,这是知觉。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孤立的感觉很少出现,人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存在于知觉之中,因此,知觉是认识过程的开端。电影、电视剧影像形成的知觉,是视听心理活动的基础。
知觉的恒定性保持了感知世界的稳定,是视觉系统最具特色的特点之一。所谓知觉的恒定性是指一个人对于某一物体或景物的知觉(包括它的明亮、色彩、尺寸等属性)维持恒定不变或对改变有所抗拒的现象,而且不受环境或相关刺激的改变而有所影响。一般而言,人类知觉的恒定性大致表现在对于刺激的尺寸、形状、色彩、亮度等知觉属性上。
尺寸的恒定性是指观者对某一物体在不同观赏距离之下(不论远或近),仍然对该物体保有恒定不变的尺寸认知,称为尺寸的恒定性。任何人都知道把物体移近或移远,这个物体在视网膜上投映的尺寸将会有所改变,但是人类的知觉系统并不会认为该物体的尺寸发生了改变,而认定是由于物距不同所造成。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是藉由日常生活的经验中归纳出结论,才逐渐学习养成这个尺寸的恒定性。关于尺寸的恒定性有一个非常浅显的例子,那就是眼前的人逐渐向远方走去,他的身影在视网膜的投影会不断地缩小,人们会诠释这个影像的变化是距离的渐增,而不是身体不断缩小。虽然这个现象归因于人类知觉系统的尺寸恒定性,但是根据心理学家对于初生婴儿的许多实验显示,即使很小的婴儿也已经具有与成人相仿的尺寸认知概念。
尺寸的恒定性提醒我们,在摄影当中,一幅画面想让观众由画面涵盖的远近不同物体中,产生一个相关的真实尺寸概念,摄影师必须在这幅画面中提供足够的深度线索。如果使用50mm 的标准镜头来拍摄,比较容易传达远近物体正确的尺寸知觉。因为这种镜头所拍摄的画面和肉眼所观看景物的透视感比较接近。一旦摄影师使用短焦距的广角镜头拍摄,便容易夸张地呈现近处的物体,使其在画面上看起来比较大,而把远处的物体拍得很小。这样的拍法容易形成尺寸的恒定性不足。相反,如果摄影师使用长焦距的镜头拍摄,透视感会变得很弱,不论远近的物体几乎都被挤压在一起。换言之,远近的物体尺寸差异会变得很小,这就是恒定性过度。例如,使用远摄镜头拍摄马路上的车流,由于恒定性过度的现象,会把远处的景物和近处的景物挤压在一起而缺乏适度的透视感。另一个恒定性过度的现象发生在月亮初升的时刻。当地球表面附近凸出的高楼、树木正好在初升月亮的前方担任前景,与月亮前后辉映,给人们此时月亮离自己很近的错误提示,使人们误以为月亮比在天顶时要大。事实上,无论月亮初升抑或到了天顶,视网膜上的月亮投影尺寸始终没有改变。这也提醒摄影师,要想营造比较大的月亮或者太阳的影像,除了选择长焦距镜头拍摄外,在日月初升、有地面景物作前景的时候拍摄,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一般来说,在影像创作中有两个因素可以帮助观众建立精确的尺寸知觉。
(1)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出现的观众熟悉的物体。如一般人的身高、手掌的大小、汽车或楼房的尺寸。例如影视剧中的金刚、恐龙或小人国等影像,拍摄时就是利用观众熟悉尺寸的模型和道具,以营造超越想象、对比强烈的视觉比例。
(2)使用标尺。由于人们对于不熟悉的东西缺乏正确的尺寸知觉,因此警方在制作通缉犯的档案照片时,通常会在头像的后面摆上身高的标尺考古学家在为出土文物制作档案照片时,也会摆上代表尺寸概念的标尺,其目的就在于建立正确的尺寸认知。
形状的恒定性是指人们在观看某个物体的实体或图像时,观众的知觉系统有预先做出某种透视效果的心理补偿反应,因而可以得到该物体真正的形状知觉,这种认知现象称为形状的恒定性。一般人对于形状的认知具有恒定的特质,最浅显的例子就是一个圆形的物体,如:圆形的盘子、碟子、硬币等等,当眼睛的视线与圆形物中心轴线不垂直的时候,看到它的形状会成为椭圆形,不过生活经验会提醒观众,它的形状并不是椭圆形,而是圆形。可以取一张光盘夹在指间,轻轻地由内朝外旋转便会发现,在视网膜的投影上,光盘的形状虽然由圆变成椭圆,但是形状的认知并未随之改变,这种心理的自动补偿作用就是形状的恒定性。(www.xing528.com)
对于摄影师来说,要想在画面中提供明确且充足的辅助信息帮助观众对形状进行正确的解读,一是提供观众所熟悉的物体的认知线索,二是提供给观众明确的定位线索,也就是影像与观众或影像与环境的一种关系。
此外,还有色彩的恒定性以及亮度的恒定性,这在上文“适应”部分中也已提及。总之,知觉的恒定性在影像观赏中是常见的现象。如电视剧《橘子红了》中,秀禾搀扶着老爷上楼梯、穿走廊、走进卧房,两人一会儿从亮光区进人阴影区,一会儿从阴影区进入亮光区,皮肤一会儿暗一会儿亮,但观众仍然认为秀禾比老爷白皙,这是亮度恒定性的例子。又如,秀禾在山坡上一边奔跑,一边放风筝,影像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但观众并不以为她的个头在不断变动,这是尺寸恒定性的例子。天上的风筝离观众或远或近,上下翻飞,有时像个点,有时像三角形,有时像长方形,但所有的形状都被看作是风筝的形状,这是形状恒定性的例子。深夜,秀禾浅色的睡袍在昏暗的光线中呈淡墨色,但观众还是把它看成原色,就是颜色恒定性的作用。
但对于影像创作来说,知觉恒定性的作用既有可以利用的一面,又有需要避免的一面。因此,掌握恒定性产生的条件,对于影像创作是必要的。第一,影响恒定性的因素有参照物的多寡。当参照物多时,恒定性发挥作用的余地较大,反之就少或没有。如《金婚》《一年又一年》《贫嘴张大民的生活》等一批电视剧,画面内容丰富,景物对比选择的范围很大,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保持着恒定性,给人以浓厚的现实感。第二,对物体的熟悉程度。对熟悉的物体容易保持恒定性,不熟悉的物体要靠周围的环境来判断。第三,对物体存在方式的熟悉程度。比如建筑物,当正面拍摄时,知觉形状为人们所熟悉,并相对简单,容易产生恒定性;当以侧面或倾斜视角拍摄时,则给人新奇感,并且立体感更强。在人工搭建布景时,恒定性对景物真实性的判断起着重要作用。当需要观众进入熟悉的环境时,如果景物符合观众往常的主观印象,启动观众的恒定性判断机制,观众就容易相信其真实性。电视剧《汉武大帝》一片大多数场景符合人们对汉代的想象,总体上给观众以很强的时代感和历史感。有一场以远处建筑为背景的戏,建筑画在板上,摄影机与板之间的距离比较适当,在以固定镜头拍摄建筑的正面时,其立体感与实景和谐。当需要使熟悉的景物变得具有新鲜感,就从观众不熟悉的位置切人,遏制恒定性的作用,把他们带入认知新事物的模式。
知觉的恒定性同样体现在摄影机拍摄的变形影像当中。摄影机造成的变形有畸变和像差两种。像差是由透镜材料的特性、折射或反射表面的几何形状引起实际像与理想像的偏差,主要由镜头的不理想造成,如被摄物的线条、颜色不能聚焦在同一个平面上,或者聚焦在曲面上。光圈开得越大,像差越严重。像差是摄影师极力要减少的消极因素,但也有化消极为积极的时候。比如利用广角镜头像差大的“缺点”拍人物头部特写,通过头形的严重扭曲表现特定的形象或极端的情绪。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这个镜头,用严重扭曲变形的形象拍摄楚材的面部特写。这个马猴似的变形特写形象再现了楚才对于权力的极端渴望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变态心理,也表达了创作者对人物的准确评价。此外,电视剧《铁梨花》中的这个画面也运用了广角镜头制造扭曲变形的形象。
畸变在影像中是更为常见的现象。“在影片里,形状不变几乎是不可能的—一张桌面,特别是当它靠近摄影机的时候,总是看来前宽后窄的”。这种由于透视造成的桌子的形状变化,就是畸变。引起畸变的原因一般有以下两个:一是视点的不同引起的畸变。“对周围环境的通常视点是由与正常高矮的人的眼睛处于同一水平的摄影机创造出来的。更高的摄影机的位置往往缩小前景中的对象的大小,镜头的低视点则往往夸大对象的大小。”二是与摄影机跟被摄对象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变形越大。在极短的距离之内“拍下的手和脚,就显得特别巨大,拍下的楼房也具有极陡的轮廓线。”
畸变对于影像来说无所谓好或者不好,它虽改变了物体所呈现的形状,但却呈现出绘画中心透视法的视觉效果,使影像获得了现代艺术表现空间的别样方式,扩展了影像视觉艺术的表现空间。影像风格不同,对畸变的态度就有所不同。一般地,写实风格要避开畸变,而写意风格则追求畸变,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在运用当中要注意,畸变利于呈现空间透视,当被摄物为直线、圆、正方形、立方体等具有规则形状的物体时,畸变效果最明显。而山峰、树木、河流、大地、天空等自然景观畸变效果不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