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行为金融学实验及实证研究进行了深化和拓展,所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l)在研究切入点上,本书的实验室实验内容是从风险厌恶悖论的角度来检验个体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是否存在一定的行为偏差。“风险厌恶悖论”的概念主要是根据行为金融学的重要核心理论——远景理论提出来的。行为金融理论从现实的角度诠释了微观个体对待风险的态度,并把个体的现实投资行为结果有悖于期望效用理论的逻辑推论称之为非理性。
(2)在研究方法上,本书在以往学者们采用调查问卷形式的基础上还采用了实验室实验研究方法以获取相关数据来检验行为金融理论下个体投资者的行为偏差。实验室实验研究的优点在于通过实验室这样一个封闭的空间以及一定的报酬激励,不仅能够更好地控制无关因素的干扰和相关变量的干扰,而且使得被试者更专注、更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从而来获取一些有效且可信的投资信息。随着学者们对卡尼曼和史密斯这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所做贡献的深入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将会进一步地相互渗透甚至是相互融合,实验方法必将成为学者们在行为金融领域的研究分析工具,即在实验室里用史密斯提出的实验方法来检验卡尼曼的相关决策理论。本书的实验研究方法正是根据这一趋势获得的。
(3)在研究思路上,本书以风险厌恶悖论为研究切入点,通过联系我国真实证券市场设计一系列的研究问题来验证和说明中国金融市场个体投资者的各类风险投资行为的偏差,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具有特定投资行为个体的相关特征,以期对特定投资人群金融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的制定给出相关的建议。
虽然本书涉及的实验室实验取得了很多积极而有意义的成果,但是本研究仍然存在几个问题,可能会影响本次实验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和普适性。首先,从自变量的角度来看,获取的学生被试者的收入数据,可能还不够准确、严谨。另外,影响投资者决策的个人基本因素还很多,比如已婚情况,因为与未婚投资者相比,已婚投资者需要考虑的因素可能会更多,由于步入家庭,他的投资心态、投资方式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对他的投资策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样本有限,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只考虑性别、年龄、收入、受教育年限等主要因素,这也是本书存在的不足。其次,从样本容量的角度来看,参加本次实验的l20名被试者主要是通过研究者的私人关系在自己的学院或者是写字楼小范围内招募完成的,虽然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得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实证结果,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现实意义的。因此,如果实验条件允许,我们应该继续扩大实验样本,被试者从更广泛的人群中招募,使研究结果更有实践指导意义。
【注释】
[1]G.M.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M].向以斌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l993.
[2]Ellsberg D.Risk,ambiguity and the savage axiom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l96l,75:643-669.
[3]Markowitz H.The utility of weal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l952,60:l5l-l58.
[4]Stroz R.H.Myopia and inconsistency in dynamic utility maximization[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l955,23:l65-l80.(www.xing528.com)
[5]Kahneman D,Tversky A.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Econometrica,l979,47:263-29l.
[6]Tversky A.&Kahneman D.Judgement under uncertainty:Heuristics and biases.Science,l974,l85(4l57):pp.l l24-l l3l.
[7]Thaler,Richard& Werner F.M.De Bondt.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J].Journ.ol of Finance,l985.
[8]Shiller,R.J.Stock Pricesand Social Dynamics.Brookings Paperson Economic Activity,l984,2:pp.457-498.
[9]Mullainathan,Sendhil&Richard H.Thaler.Behavioral Economics.NBER Working Paper,2000,No.7948.
[10]Shleifer A.&Vishny R.The limits to arbitrage,Journal of Finance,l997,52:pp.35-55.
[11]Shleifer A.Inefficient Markets: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Finan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Ch.2:pp.l07-l l l.
[12]Smith,V.L.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mpetitive market behavior[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l962,70(3):l l l-l37.
[13]Vemon L.Smith.Microeconomic System as on Experimental Scienc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l982,7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