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都说青年人不爱看戏,想看也看不懂。这话显然有很大片面性。退一步说,就算这话有一定道理,那么翻转过来看,无疑意味着老年人是比较爱看戏的,而且对戏曲是有一定理解的了。然而,我国人口超过十亿,无论城市或农村,老人确实占相当大的比例,但我们却很少听说什么地方曾举办过为老年人演出的戏曲专场,也没有什么刊物大力宣传过欢迎老年人多看戏,以及为老年人提供什么看戏的有利条件等等。因此,纵使老年人确爱看戏,又有多少戏可看?怎样才能保证爱看戏的老年人一定能看得上戏?比如,第一,老年人究竟有没有好戏看?第二,假定有好戏,是否能吸引老年人去看?还有第三、第四,如老人怎样才能在买票上节省点精力和时间,看完戏有无合适的交通工具可以代步回家……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考虑、研究。我们的文化团体以及社会各个方面,是否都考虑过老年人在观众中原是一支不小的队伍,他们是有权利要求看好戏的。
现在还有一种议论,说戏曲艺术的节奏缓慢,不适应青年人的生活节奏,跟不上时代的快速步伐,因此它落伍了。我则以为,任何艺术的节奏都有急有缓,所谓迟速原是相对的。而传统戏曲(包括昆曲和京剧)则属于古典艺术范畴,其特点在于它是古典的而不在于它的节奏快慢。退一步说,就算它节奏比较缓慢吧,那我们是否爽性把戏曲艺术更多地奉献给那些不要求生活节奏过于快速的老年同志来欣赏呢?说实在的,今天的传统戏曲并没有走上真正的古典艺术的道路,相反,有些能体现古典戏曲艺术特色的东西正在消失,并用一些非古非今、不旧不新、又中又洋的“拼盘”形式来进行所谓的“更新换代”。结果,它一方面并未因此而吸引来更多的新观众,那些爱看电影、爱听流行歌曲的青年人也并未因此便去欣赏它、喜欢它;另一方面,却使不少真正爱好古典戏曲艺术的老观众,其中当然包括不少的老年观众,反倒不爱看了,因之观众人数正在日渐减少。长此以往,甚至连一般观众也将无戏可看了。
谈到老年人与戏曲的关系,不外三种情况。一是专门从事戏曲工作的老演员、老导演、老编剧家以及老专业工作者(包括鼓师、琴师、乐队,后台管衣箱、管化妆、管舞台调度的各色专门人才);二是爱看戏的老年观众;三是对看戏虽比较陌生,却希望在晚年培养起欣赏戏曲的兴趣和能力的老同志。根据我个人的体会,绝大部分从事专业工作的老同志没有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即使由于年老体衰,不一定能上第一线,但他们还是愿意把自己的专长无保留地传给下一代,谁也不希望让自己精通的一技之长失传绝种。然而属于这一类型的老同志也并非没有苦恼。能演戏的未必有机会登台;想教徒弟的却未必有人爱学,即使学了也未必肯下苦功钻研深造;想把自己一生经验与心得记录下来的却未必找得到助手,写成文章或专书也未必有机会出版问世。现在录音、录像条件极方便,可是老同志们却不一定都能把自己最拿手的艺术成果通过先进的电化设备一一流传于后世。知名之士条件还比较方便,但也有身怀绝技而至今尚未被发现的老一辈无名英雄。要想使我们的戏曲事业繁荣昌盛,得到振兴,调动起这些老同志的全部积极性是完全必要的,而且这是一股强劲的有生力量。然而兹事体大,自非我这篇小文章力所能及的了。
爱看戏的老年观众有一些现在还经常出入剧场,有的人则因工作忙、时间紧、交通不方便或者体力精力不允许而不能常为座上客。但最主要的还是剧目不丰富,演出质量不理想,才使得不少老观众裹足不前。因此,希望老顾曲家、老戏迷在过去看戏的基础上多写点东西,作为文献资料保留下来,也是一笔文化财富。(www.xing528.com)
有些老年人很想培养起对戏曲的兴趣,但苦于不得其门而入。我的经验是,还是先从“听”戏入手较为方便。我们的电视台、电台、唱片社、出版社,应该尽量满足这些老年人的要求,经常播放一些精彩的戏曲节目,多发行一些戏曲唱片、录音带和录像带。上海、天津的人民广播电台曾系统地介绍京剧常识和开设戏曲专题讲座,效果很好。天津电视台也播放过普及性的京剧讲座,反映也不错。其他城市(比如北京)如果条件不成熟,借来播放一下不也很好吗?有人想看看京戏剧本,书店里却不易买到,而戏剧方面的专门刊物和著作也远不及一些专门迎合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刊物以及许许多多只刊登武侠侦探小说的杂志销售量大。如果盈亏自理,那么戏剧刊物只能越办越少,印数也越卖越低。有些不定期的戏曲刊物甚至几年也出不了一本。久而久之,这类书刊迟早会烟消云散,无疾而终。这样又怎能谈得上振兴戏曲,怎能培养起读者对戏曲的兴趣呢?
这篇文字,原是应一家专供老年人阅读的刊物写的。但写成之后,不但拙稿如泥牛入海,而且连这一刊物也从社会上消失了。幸好存有草底,才算免于遗失。几年后重新检读,觉得还未失去时效,乃收入拙著,聊供参考。
1988年11月在北京改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