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在《文汇增刊》上发表了拙文《听戏与看戏》,只是根据个人经验,说我对京戏之所以发生兴趣是从听唱片开始的;后来虽到剧场看戏,由于还在童年,只知看热闹,并不懂“门道”,但这并不妨碍我终于成了京戏迷。文章发表不久便有不同意见,说从听戏入手的经验不适用于今日的青年。因为守着录音机根本听不懂演员唱的是什么。而有的同志虽未针对拙文发言,却强调青年人看不懂京戏是由于京戏本身存在着致命弱点,如故事陈旧、节奏缓慢、距现实生活过于遥远等等。作为过来人,我只想说明我在将近半个世纪以前听戏和看戏的背景和条件。
说今日青年听不懂京戏唱词是什么,我想这即使是事实,恐怕也不是不可克服的困难。我是从三周岁开始听唱片的,要说听不懂,再没有比我那时再听不懂的了。五周岁上下开始进剧场看戏,在上小学以前包括入小学以后,我的看戏生涯经常是站在戏台下面,踮着脚尖,伸着脖子,瞪大眼睛,隔着台栏杆望着台上的。在那个阶段。我想除了看热闹外,即使再有修养的表演艺术家对我也不会产生艺术上的吸引力。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听和看。我想找到唱词儿和剧本。就在我上小学的年月里(二十年代后期),从坊间买到“唱片大戏考”之类的书是十分容易的。一本到手,不仅听过的唱段可以一目了然,而且还知道了更多没有听过的唱片具有什么内容,然后顺藤摸瓜,去访求那些对我来说是有新鲜感的唱片。至于京戏脚本,似乎比寻找唱片戏词更容易。几个铜板就可以买到一本石印的、包括了近十出左右的京戏剧本。甚至连哈德门牌香烟也随货附赠袖珍本京戏剧本,仅我见到的就有《夺小沛》《碰碑》《教子》《阴阳河》等,而且所印台词,今天回想起来,有些还属于“秘本”甚至“孤本”了。后来铅字排印本售价更廉,尽管错字连篇,但一角钱可以买上一二十本,够你一天消磨的了。上中学后,看戏的机会多了。唱片也开始积累了一定数目,京戏剧本因之也愈买愈多,从大东书局出版的王大错编的四十册《戏考》一直买到抗日战争前上海坊间出版的《戏典》(聆音馆主选编、精装上下两巨帙)[1],足资听唱片和看演出的参考。至于从收音机中听放京剧唱片和剧场实况转播,几乎每天日夜都有,就更不在话下了。(www.xing528.com)
1966年以前十七年的情况如何,我没有调查研究。即以目前而论,有的大学生想翻阅一下京戏剧本,书店既很少出售,图书馆也未必入藏。一位同学好不容易在图书馆藏书目中找到了北京出版社印行的《京剧汇编》,却由于它们是“库本”而借不到手。几年前中国唱片社印了一本“唱片大戏考”,挂一漏万,内容少得可怜,旧的删掉了,新的没有添进去,即使购置一本也未必有实用价值。一份戏剧报纸为了维持销路不得不增加电影内容,成了《戏剧电影报》。这究竟是什么问题?难道我们就不能像印小人书那样图文并茂地把京戏剧本推广一下么?在这样贫乏的条件下,青少年听不懂或不爱看传统戏曲,难道光能怨他们的水平低或底子薄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