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配角的重要性:从红花绿叶到四大名旦,探讨名角与配角的关系

配角的重要性:从红花绿叶到四大名旦,探讨名角与配角的关系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常用“红花”和“绿叶”比喻主角和配角的关系。四大名旦也好,余、言、高、马四大须生也好,都是十分重视配角的。名演员演自己的拿手戏,每因配角不在身边,宁可停演或改戏,不少卓越的艺术家一生没有挂过头牌,而其声誉并不因其长期当“第二提琴手”而少衰。观众买票看戏,往往是冲着配角去的。她本身固然也有叫座力,更主要的却是由于配角中有张荣奎和侯喜瑞。

配角的重要性:从红花绿叶到四大名旦,探讨名角与配角的关系

现在常用“红花”和“绿叶”比喻主角和配角的关系。依我看,配角有时也是“花”而不是“叶”。四大名旦也好,余、言、高、马四大须生也好,都是十分重视配角的。名演员演自己的拿手戏,每因配角不在身边,宁可停演或改戏,不少卓越的艺术家一生没有挂过头牌,而其声誉并不因其长期当“第二提琴手”而少衰。

从前一个演员想挑大梁组班,必须尽先考虑用什么人充当主要配角。观众买票看戏,往往是冲着配角去的。1940年张文涓初访天津,天天客满。她本身固然也有叫座力,更主要的却是由于配角中有张荣奎(文涓的业师)和侯喜瑞。一出《失·空·斩》,观众一多半是去看王平马谡的。有一晚张文涓演《打渔杀家》,张、侯二老只能演李俊、倪荣。结果这二位一下场,观众中竟有退席的。

四大名旦演《三堂会审》,非用张春彦演刘秉义不可。自从叶盛兰离开扶风社自挑大梁,马连良先生有不少好戏只好挂起来。我亲眼看见到一场《四郎探母》,姜妙香的杨宗保“扯四门”一结束,观众就纷纷离座。原来这些顾曲周郎只是为杨宗保才去观光的。

名演员不仅以演大轴为荣,也以能演配角博得称誉。金少山晚年北来以后一直挑大梁。但他总爱演《古城会》的张飞,《蜡庙》的金大力,《五花洞》的包拯。1939年七夕,言菊朋同几位名演员合作,前场与金少山合演《碰碑》,大轴竟为了应节而贴出了《天河配》,言扮牛郎的哥哥张有才,金少山演牛神,观众连称过瘾。《青石山》的吕祖,《英杰烈》的王大人,《失街亭》的王平,都是余叔岩的绝活。梅兰芳先生演过《银空山·大登殿》的代战公主,尚小云先生演过《探母》的太后和《得意缘》的郎霞玉,梅先生和程砚秋先生都演过《珠帘寨》的二皇娘。尚先生与小翠花(于连泉)合作,无论是演《得意缘》或是演《梅玉配》,一直是充当“第二提琴手”的。

叶盛兰对我不止一次讲起,他的尊翁叶春善老先生一生就爱钻研配角的“戏”,如《打侄上坟》的家院陈芝,《李七长亭》的陈唐,都有出神入化的地方。萧长华老先生在台上,哪怕只有三分钟的戏,也是一丝不苟地演出,而且往往演出了“节骨眼儿”,有讲究,有门道。(www.xing528.com)

没有好配角就压不住场。《二堂舍子》演到“打堂”,《弓砚缘》演到“洞房闹贼”,观众往往就退场了。如果侯喜瑞演秦灿和邓九公,台下就保证纹丝不动。邓九公一声“你家有贼”,永远博得满堂彩声。谁说这些配角不是“花”呢?

【注释】

[1]光按,今已找到吴先生另一篇“文革”前发表的谈大嗓唱小生的文章,收入本书第五册,可参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