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性波动以及金融体系顺周期性都是经济发展的内在特征,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任何一项单一的逆周期监管工具都有利有弊,因此逆周期监管工具需要同时运用,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根据各国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主要有以下五种管理工具:
1.逆周期资本监管
资本直接关系银行的资产规模及风险承受度,从宏观角度分析,资本监管与风险权重相关,风险权重又与经济运行周期相互影响,资本对风险的敏感性成为监管顺周期的根源之一。在经济上行阶段,风险计量值较低,资本要求下降;在经济下行阶段,风险计量值较高,资产质量迅速下降,资本要求提高,资本监管对整个信贷周期和经济周期有推动作用,加大金融稳定失衡的风险。新资本协议提高了资本对风险的敏感性,也增强了监管的顺周期效应。巴塞尔委员会决定将经济上行期的逆周期资本缓冲累积和经济下行期的逆周期资本缓冲释放区分开来,选用不同的变量指标和方法来累计或释放逆周期资本。根据当前通行的资本监管制度,基本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规制:
第一,缓解最低资本要求的顺周期性。顺周期性产生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资本框架以及风险管理机制并未能对风险予以正确的分析,对于复杂性强的金融交易行为,对资产的二次证券化以及对于表外工具存在的风险,原先的风险管理机制并不能十分明确地进行感应,若希望在特定的时间点实现更高的风险防范性能,就必须对最低资本要求的时变性予以控制;根据之前巴塞尔委员会的研究显示,最低资本要求如果对于周期性的反应越强烈,在经济繁荣时期,则需要积聚更多的逆周期超额资本,而在经济下行时期,对资本的运用也就越彻底。如若需要确立逆周期资本框架是有效的,就必须对计算出来的最低资本要求的顺周期性进行控制,并在此前提之下进行逆周期资本的运行。
第二,留存资本缓冲。留存资本缓冲,也称为留存超额资本,在目前的资本监管框架下,委员会正在推动建立充足的超额资本,以应对在经济下行期所遭受损失的压力,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银行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日益恶化,但受到逐利性以及机构内部集体性行为的推动,无论前景是否明朗银行依然维持之前的利润分配方式,以免向市场暴露其存在的经济脆弱,在未能及时恢复盈利时则可能导致风险的进一步扩大。本轮经济危机的教训表明,在经济出现一定衰退状况时,金融机构的损失往往会首先考虑运用资本来进行抵销,而受到市场持续恶化的影响,金融机构往往无法找到快速、有效的融资渠道,资本的补充出现问题,损失无法及时弥补,在这一情形下,金融机构只好对其信贷业务进行缩减,使银行的信贷规模下降,而由于市场往往具有一定的趋同性质,因而一家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予以缩减会快速影响整个市场,加剧市场的衰退速度,此时就会出现金融体系的集体疲软迹象。因此,银行需要引入留存超额资本缓冲,在金融市场整体稳定,经济繁荣的上行期,银行筹集一定的资金并形成一定规模,一般情况下应当超过既定的最低资本要求,这些留存资本在银行出现经营危机或受到市场衰退时期金融环境不稳定影响的情形下,能够对银行所遭受的损失予以补偿,并持续地维持银行的信贷规模,以保持银行的稳健性尽量较少受到市场的负面影响。在银行受到较少影响的前提下,避免了银行业市场的进一步恶化,步入集体紧缩的恶性循环,因此,留存超额资本的主要目的是对于个体的金融机构进行扶持,而个体金融机构稳健性的增强是微观审慎管理机制的重要表现,每个个体金融机构的稳健有助于整个行业的顺畅运行,有利于在经济恢复时期保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态势,从而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降低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留存资本缓冲对于顺周期效应的缓解功能,是宏观审慎管理机制的重要表现。
第三,逆周期资本缓冲。逆周期资本缓冲主要针对的是巴塞尔协议的内在顺周期性,而内在的顺周期性往往只能运用逆周期的监管手段予以缓和而无法彻底消除,需要银行考虑逆周期特征的要求,要求银行在经济繁荣时期,不断地建立资本缓冲,以使其在衰退时期运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之上使得银行在自身业务蓬勃发展的经济繁荣阶段抑制住不断增加信贷业务的冲动,从而对信贷规模进行一定的控制。在经济不景气时,银行往往会缩减自身的信贷规模,而之前积累的逆周期资本缓冲则可以维持信贷。往往银行收缩或扩张业务的行为,都可能对经济周期产生影响,可能在顺周期性的作用下有所放大,对于过热或过冷趋势的缓冲,能够减小金融失控的概率,规避系统性风险的蔓延。逆周期资本要求是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会计准则的合理化变动是资本监管之外最为重要的逆周期监管工具之一,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拨备计提规则,二是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对顺周期性进行调节。
第一,拨备计提规则。建立前瞻性的逆周期拨备制度是促进银行业发展稳健性的重要方式,巴塞尔委员会在提出的建议中将前瞻性的拨备计提规则归纳为逆周期监管框架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基本原理来看,前瞻性拨备计提准则的制定目的是缓解贷款损失准备的顺周期性,而这一顺周期效应主要是由于信用风险的累加表现,与资本监管类似,银行在不断留存超额资本以及逆周期缓冲资本的同时,也应当在经济发展良好的时期对拨备进行累积,而资本监管主要针对没有预期到的风险损失,而拨备的意义在于对可预期的损失的弥补。(www.xing528.com)
第二,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具有顺周期性,对于公允价值准则的计量方法应当给予修正与完善,但当前并没有其他适宜的方式能够代替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使用,其还是目前能找到的最为合理的资产计价方式。因此,对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并不能简单地不用,而应当对其计量方法不断改革,以缓解其周期性。
3.杠杆率监管
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在资本监管以及准则监管以外,还可以使用对杠杆率的调控来达到缓解顺周期性的目标。金融危机发生之时,资产负债表往往会出现过度扩张,风险承担问题凸显,杠杆程度增高,而仅仅依靠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方式并不能对杠杆程度进行调整,金融脆弱性放大,风险抵御能力降低。杠杆率指标被视为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兼具微观审慎的特征,对于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应当使用不敏感的杠杆率指标,并且设置资本底线以保证资本的合格。在宏观领域,高杠杆率会导致风险的持续增加,因此对于杠杆率应当作出一定限制,以防止杠杆的不断滋长所造成的风险累积。二十国集团在2009年的伦敦峰会上就曾提出将杠杆率作为降低顺周期性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设立杠杆率监管的方案,杠杆率指标的设置必须合理。
4.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是指将整个金融机构或资产组合置于某一特定的(主观想象的)极端市场情况下,如假设利率骤升100个基本点,某一货币突然贬值30%,股价暴跌20%等异常的市场变化,然后测试该金融机构或资产组合在这些关键市场变量突变的压力下的表现状况,看是否能经受得起这种市场的突变。由于监管进程中对于风险范围的覆盖不足,银行在经济低迷期往往会出现信贷能力受限、资本不足的情形,从而进一步加剧风险的产生,压力测试的有效应用极大地缓解了银行风险计量模型的局限性,对于可能产生的风险起到一定的预报作用。它是一种假设性质的分析方式,其目的是更加深入地对金融机构进行各种情况下的分析,预防未来出现的极端状态对机构的影响。
5.贷款成数
贷款成数一般用于房地产抵押贷款领域,是指贷款时的所贷金额与贷款的抵押品价值的比例。抵押品的价格在市场中存在一定的周期效应,在经济发展时期,抵押品的价格也会上升从而推高资产整体价格,借款人因为对于自身实力的认可也不断地进行举债,银行信贷业务随之受到影响进行扩张;在经济下行时期,则信贷规模随之收缩,从而具有顺周期性。抵押品的价格与信贷周期之间存在相关性,而贷款成数的水平越高,也说明了新增贷款越多,顺周期性更为明显,贷款成数的周期性波动越多,银行的周期性就会进一步受到影响,贷款成数既是宏观审慎管理的工具,也是微观审慎管理的工具,对于贷款成数进行调节,可以抑制银行过度放松的贷款,而就整体而言,可以缓解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