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对长辈的孝心

如何培养孩子对长辈的孝心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今,父母们和社会各界对孩子“不孝之举”的害处,已经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另外,父母对孩子祖辈的不尊重、不孝敬,乃至逃避赡养义务、虐待及遗弃老人的做法,也扭曲了孩子的心灵。②抓好孝敬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孩子们种种“不孝之举”催人警醒。美国法律只规定父母抚养子女是必尽的义务,没有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

如何培养孩子对长辈的孝心

31.让孩子对长辈有孝心

(1)重视孩子的孝敬教育

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经》上有一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感叹和赞美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唐代诗人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表达了孝敬父母的渴望。而“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的古训,则督促后辈履行对父母的赡养和孝敬。可以说,以爱护幼儿和孝敬长辈为核心的家庭美德,几千年来代代相传,形成了中华民族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精华部分。

新世纪家庭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孩子的孝敬教育。我们培养的是现代社会的文明人,对于精神文明有着极高的要求。不难理解,一个不懂得孝敬父母、不具备起码道德观的孩子,其精神世界无疑是有缺陷的,而人格不完善,也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从小培养孩子尊老、孝敬的美德,对于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促进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意义和作用都是非同寻常。

①孩子们的种种“不孝之举”催人警醒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的种种“不孝之举”令人吃惊。

一名小学四年级男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自己的床铺都要由母亲来整理。某日,母亲生病卧床,要他独自去楼下的快餐店解决吃饭问题,且自己铺床。一听说家务得由自己动手,该男生竟大发雷霆,对着病床上的母亲大发脾气。

一名初一年级的男生,明知下岗的父亲仅仅依靠修理自行车获得微薄的收入,花钱仍然大手大脚,经常向父亲索取零花钱。除了出入游戏机房,他每天放学后还在校门口买上五串羊肉串,吃得满嘴流油。而当疲惫的父亲要他打一盆洗脸水、取一条毛巾时,他要么以“正在做作业”为由懒得动手,要么嘟嘟囔囔,没有好声气。

一名小学五年级女生曾在日记中透露,自从年迈的奶奶住进她家之后,她从未主动拿出自己的零食给奶奶吃,而疼爱她的奶奶几次为她买了零食,反被她讥之为“太次”、“老土”,并把零食扔进了垃圾桶……

上述这些“不孝之举”屡见不鲜,但还有更让人震惊,让人难以接受的“不孝之举”不时见诸报端,如辱骂父母、虐待老人……父母们坐在一起,聊起各自孩子的日常表现,最感失望的往往不是成绩不理想,而是孩子对父母的不理解、不尊重、不孝,这几乎成为大多数父母的最大忧虑。一位15岁男孩的母亲说:“我简直难以想像,孩子长大了,对我们父母的态度竟会变得如此恶劣!好像读了初中之后,他再也没有客客气气地跟我们说过话。我们那时候,哪敢这样对待父母啊!”另一位16岁女孩的母亲说:“我已不指望年老的时候把她当做我生活的依靠,我只担心她的未来。因为不懂得尊重父母的人,必定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而一位一气之下体罚了孩子的父亲则说:“看到他竟然如此没有孝顺之心,真觉得耗在他身上的心血全白费了。我知道我不该采取这样粗暴的教育方法,可俗话不是说‘百行孝居先’、‘孝为德之本’嘛!假如不及时教育他,任凭他误入歧途,那是害了他。”

粗暴的教育方法于事无补,甚至适得其反。如今,父母们和社会各界对孩子“不孝之举”的害处,已经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然而,如果探究孩子“不孝之举”的源头,父母们却难辞其咎。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降生之后即生活在一个优越的环境中,长辈们恩宠有加,一味地让他们享受物质生活,接受来自父母的爱甚至袒护,而忽略了他感恩、回报之心的养成。清代黄宗羲说:“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现在的早期教育中,家长有意无意地把孩子培养成“小皇帝”,忽视孩子的孝敬教育,这是家教的一大失误,也是孩子产生“不孝之举”的最重要根源。另外,父母对孩子祖辈的不尊重、不孝敬,乃至逃避赡养义务、虐待及遗弃老人的做法,也扭曲了孩子的心灵。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实例证明,一个生活在不以孝敬为美德的家庭里的孩子,无法自觉养成尊老孝敬之心。而孩子一旦在幼时积弊成习,将直接妨碍他优良品格的形成和人格的完善。

②抓好孝敬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孩子们种种“不孝之举”催人警醒。鉴于此,一些父母已经着手加强孩子的孝敬教育,并在实践上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把对孩子生活的照料和对其品格的培养看得同样重要,在家庭成员之间达成一致意见,行动一致;比如从孩子尚在母亲的怀中、膝头,即开始浅显易懂的孝敬教育;比如从点滴抓起,以实际行动代替泛泛而谈的大道理;比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凡重视孝敬教育的父母都有深切的体会,那就是必须解除过分的宠爱,必须舍得让孩子付诸行动。有的父母口口声声要孩子懂得孝敬,可当孩子为父母倒水、端饭时,又心疼得不行。孩子刚想表达孝心,父母就已忙不迭地让孩子放下手中的活,说:“让我来,让我来。”不少父母认为,如此做法不仅无法成功地培养孩子的孝心,而且还助长了孩子的懒惰习气和对家庭事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心态。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但在今天,适当地借鉴国外某些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手段,极有裨益。美国法律只规定父母抚养子女是必尽的义务,没有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事实上,在个人退休金和社会保险制度极其完善的美国,老人的晚年生活自然无忧。然而,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没有因此而冲淡,子女也没有因父母早早地让自己过上了独立生活而逃避孝敬。相反,他们把自己的独立生活看成是向父母表达孝敬的形式,不希望父母成为自己的“保姆”。他们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聊天,和父母郊游等,他们乐此不疲,还从中体味出了幸福。“孝心的表达不仅是子女的责任,也是人类的责任”的观念,已得到很多美国青年的认同。

(2)怎样培养孩子的孝心(www.xing528.com)

从电视节目中看到:

一个年仅三岁的小孩,在父母上班之后陪伴着瘫痪在床的奶奶。奶奶该吃饭了,他便把父母做好并温在锅里的饭菜慢慢端到奶奶床上;奶奶要解手,他把便盆送到奶奶身边。他为父母分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

一个上小学的女孩,母亲病卧在床多年。小女孩承担起了全部家务,每天买菜、做饭、收拾房间,为母亲擦洗身体。家里生活十分困难,她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她每天按时到校上课,勤奋苦读,还担任学生干部,成为三好学生,还被评为“十佳少年”。

看着这样的报道,面对这样有孝心的孩子,许多为人父母者热泪盈眶。在现实生活中,相当数量的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有些独生子女家庭里,谁孝敬谁甚至出现了颠倒的现象,难怪有人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孝子,孝子,孝敬儿子。”

尽管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长大成人后能够有孝心,尽管大家都知道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教育孩子时,又往往忽略这方面的内容。据调查,许多家长对孩子孝敬长辈的要求是很低的。孩子上学离家时能说:“爸爸妈妈,我走了,再见!”放学回家见到父母能说:“爸爸妈妈好,我回来了。”就相当满意。如果孩子在拿到好吃的东西时,举手让一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长辈们则觉得孩子非常乖。这是把孝心降低到一般文明礼貌来看待了。有孝心的人固然要讲文明礼貌,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真正关心长辈,在需要为长辈付出辛劳时自觉自愿,而且形成习惯。

孝心,作为传统美德,可以促使家庭和睦,温馨幸福。有人调查,三代同堂的家庭,如果中间一代孝敬长辈,孩子就会懂得孝敬父母、祖辈,家庭中不仅长幼有序,而且互相关心,互相宽容,呈现出一种其乐融融的气氛,对每个人的身心发展都是有利的。

孩子真正培养起孝心,对他是一种前进的动力。真孝敬长辈,就应该听从长辈的教诲,不应随便顶撞,有不同想法应讲道理;真孝敬长辈,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体谅长辈的艰辛,尽可能少让长辈为自己操心;真孝敬长辈,就应该为父母分忧解难,在父母生病时,在父母有困难时,尽力去关心照顾父母、协助父母;真孝敬长辈,就应该刻苦学习,努力求知,让父母少为自己的学习担忧;真孝敬长辈,就应该在离家外出时,自己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外出时间较长,应及时向父母汇报情况……总之,真正的孝心要体现在言行上。

家庭是塑造孩子心灵最重要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在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孝敬教育这一课题上,必须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通过多种有效的形式,言传身教,持之以恒。习惯的养成尚需时日,更何况是对一种品格和精神的造就。具体说来,以下几方面做法可供父母们参考:

①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如今,不少孩子聚在一起,往往吹嘘自己的父母地位怎么显赫,怎么日进斗金,却不愿讲起父母真实的工作状况。事实上,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从事着怎样的工作,更不知道父母的钱是何等的来之不易。由于不了解,所以不理解,也就谈不上孝敬了。在这种情况下,有意识地把孩子带到父母的工作现场,让其亲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艰辛,以致自然而然地心生敬意,这一做法是常能奏效。如有可能,还可以让孩子适当地参与父母的劳动,以加深其体会。那名对已下岗的父亲嗤之以鼻的男生,有一天,陪父亲在街头替人修自行车,还在父亲手把手的指导下拧了几下扳手。他回家后默不作声,脸上写满了愧疚。从此,每当父亲回家,他必定倒好一盆温水,绞干毛巾塞到父亲手里。那份真诚的孝心,出自对父亲艰辛的感激和敬重,绝非来自所谓父母的显赫和不凡。

②让孩子从小事做起。《新三字经》里的“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指的是汉朝时期因孝敬父母而闻名的孩子黄香。黄香9岁丧母后,非常孝敬父亲。每当夏夜临睡前,小黄香就坐在父亲的床上把蚊子驱走,把蚊帐挂好,再用扇子席子扇凉;而每当冬夜,他就先睡进父亲的被窝,用自己的体温焐热,再请父亲睡下。不仅如此,小黄香在学业上还十分出色,当时就有“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之说。显然,小黄香表达孝心都体现在细节上。在日常生活中,细节确实最能表达孝心。因此,对孝心的培养也应从细微处入手。为父母倒一杯水、给父母捶一次背,让疲惫的父母欣赏一段音乐,有好吃的东西请父母先尝尝……点滴小事既比较可行,又可以持之以恒,还容易养成习惯,父母们不妨试一试。

③让孩子获得表达孝心的机会。孩子表达孝心需要实践,如果一直没有恰当的机会,纵有满腔孝心也无从表现,久而久之,那颗孝心便被掩藏乃至泯灭了。现在所提倡的“舍得教育”之意,即是指父母不要因为担心孩子“疲劳”、担心孩子“做不好”、担心孩子“学习分心”而不给他们表达的机会。曾有一位母亲卧病在床,14岁的儿子主动要求为母亲熬药、做饭,但这位母亲犹豫再三,最后不但硬撑着下床亲手熬药,还自己动手做饭端给儿子吃。母亲即使生病了也用不着我的帮助!我没有必要太关心母亲。男孩的心中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的劳累和难处就变得不闻不问。其实,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让他们有更多的参与家庭事务的机会,久而久之,才有可能培养出孩子的孝心,才能使孝心在孩子身上扎根。

④让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受到熏陶。父母言传身教的作用无须多说,但应当指出,这种言传身教必须发自真心,而不是为了做给孩子看。真孝心还是假孝心,瞒不过孩子。孩子一旦发现父母对于长辈的孝心竟是一种伪装,是为了让孩子变得孝顺而粉饰上去的,那么,这样的做法对于塑造孩子的心灵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另外,以父母的言传身教来启发和培养孩子的孝心,这一过程也非一朝一夕之功。那种以为“讲清道理,做过一遍就行了”的想法,是非常可笑而有害的。

⑤让孩子感受孝敬父母时的幸福感。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孝敬父母是一种强迫性的劳动,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孝顺之举本应发自内心,岂能被迫地表达,在棍棒威逼之下是不可能培养出孝心的。孝心,只有在家庭融洽的氛围中,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在爱心的驱使下,慢慢地养成,并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一旦孩子表达了孝心,父母应该及时表现出欣慰和满足,必要时还应给予必要的鼓励,让孩子觉得孝心的表达非常值得,非常快乐,非常幸福。毋庸赘言,孩子若能怀着满腔幸福感一次次地表达孝心,那么,离这一传统美德的最终养成,已经为期不远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