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的市教堂又名赫尔德教堂,它建于1498年—1500年,原来的名字是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后来采用了在德国文化史上赫赫有名的赫尔德的名字。
赫尔德教堂内部的祭坛画非常具有价值,因为它们出自克拉纳赫父子之手。
老克拉纳赫的声名几乎可以排在伟大的德国画家丢勒、格吕尔瓦尔德之后。他比丢勒小一岁,却比丢勒晚去世25年。他的父亲也是画家,名字叫汉斯·马拉,德语的意思就是“画家汉斯”。
老克拉纳赫在1501年时已经29岁了,他决定去维也纳闯荡。路经丢勒的故乡纽伦堡,目睹了丢勒的画作而大为震惊,他对丢勒既精细又生动有力的画风折服。
在维也纳生活了3年之后,老克拉纳赫渐渐声名鹊起,进入了当地的上层文化圈,其画作也颇具市场。今天在维也纳美景宫里,还可以看到不少他的作品。
1508年,老克拉纳赫被萨克森公爵腓特烈看重,去到了维腾贝格,担任了宫廷画师。后来他与到维腾贝格大学任教的神学教授马丁·路德结为至交,他是路德的大儿子洗礼时的教父,而路德则是他的女儿的教父。老克拉纳赫还以全部的艺术热情为路德及他身边的宗教改革领导人留下了不少传世画像。
老克拉纳赫是多瑙河画派的领袖人物,也是德国最早描绘神话题材的画家,在他的作品中,宗教题材带上世俗的气息,古代神话题材却又带上宫廷趣味。
与德国画家笔下常常散逸出忧郁的气息不同,他的画始终保留着乃至停留在供清新的情感去感知的层面上。
1520年之后,老克拉纳赫特别喜欢画维纳斯等女神形象,用非常别致的笔法刻画女性的裸体。他似乎是特意将她们的胸部画得欠发达,而其他的部位却被画得十分丰腴,脚面画得很粗大,膝部画得很突出,双腿画得很修长,而面容画得一派憨态。
老克拉纳赫也很善于跨界发展,他不仅和两个儿子一起开设了一所大型的绘画作坊,不停地接受来自各方的订件,还取得了专利权,卖酒,卖药,卖调味品,俨然成了一个富商。
路德死后的第二年即154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打败了支持路德和新教的腓特烈,并将他送到慕尼黑以西的奥格斯堡关押。老克拉纳赫与腓特烈共处了40年之久,受恩不浅,一心图报,他主动陪伴腓特烈一起去受难。6年后双方和解,腓特烈再次出任萨克森的君主,老克拉纳赫也随之到达魏玛。
老克拉纳赫在1553年去世时已经是81岁的高龄了,他在魏玛住了两年,所以今日魏玛城内还有克拉纳赫故居,就位于市政厅北侧。
1960年版的10马克[1]纸币以老克拉纳赫绘制的《青年肖像》为设计元素
赫尔德是1776年10月1日抵达魏玛的。在歌德的帮助下,他担任了魏玛宫廷的牧师,并出任掌管教育和宗教事务的总监。
让·保尔是如此赞颂赫尔德的:“充满神灵的人,他的胸膛耸入苍天,只有他的脚才站在大地之上。他不但抓住了认识之树的枝叶,而且抓住了整棵树,他不但摇动了这棵树,而且摇动了大地。”“他就是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世纪的神形人。”
让·保尔是在1796年夏天与赫尔德建立起联系的,当时让·保尔受到魏玛其他大人物的冷遇。两年后的秋天,让·保尔搬来魏玛住了两年,赫尔德的夫人卡洛琳娜像母亲一样关照他。
赫尔德在1744年生于维斯多拉河东岸的小城摩隆,这个地方今日属于波兰。他的祖父是摩隆的织布师傅,也曾担任过摩隆的市长。他的父亲一直协助赫尔德的祖父工作,直到三十而立之时,眼见自己没有希望继承父业,才改行去教堂当了一个打钟人。
中学毕业之后,赫尔德搬到教区执事特雷舍的住所,帮他抄写文章。独身的特雷舍有很多藏书,其中就有莱辛、哈曼和卢梭等人的著作,赫尔德抓住机会,如饥似渴地阅读。(www.xing528.com)
后来,占领摩隆的俄军中的一位军医发现了赫尔德的才华,愿意带他前往柯尼斯堡,帮助他治疗眼瘘病,教他学习外科学,甚至介绍他去圣彼得堡深造。
赫尔德原本想在柯尼斯堡大学学习医学,但第一次上解剖课就晕倒了,因此他改而报考了神学。
赫尔德有幸受到了康德的亲炙,康德对他十分友好,让他免费听自己的课,不过,他感到康德讲课太抽象,太伤脑筋,所以,每次课后,他都赶紧找些诗歌或卢梭作品来读一读。
1764年,在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哈曼的力荐下,赫尔德到里加教会学校任职。他的教学很受欢迎,也很快被讲德语的上层社会所接纳。
1769年6月5日傍晚,在密友伯伦斯陪同下,赫尔德搭乘一艘帆船启程,离开了里加。他要像使徒和哲学家一样,走向世界,“为的是看一看这个世界,为的是从更多的方面认识这个世界,并使自己更有作为。”
有一种算法,就是将赫尔德的这次启程算作德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开始。
在法国南特滞留4个月期间,赫尔德用狂飙运动的精神写出了《1769年游记》。《1769年游记》被称作“狂飙突进的大宪章”,不仅改变了赫尔德的思想轨道,也为10年的狂飙突进运动和其后勃勃生长的古典文学和浪漫派预定了条件。
1773年5月,赫尔德与卡洛琳娜在法兰克福以南的达姆斯塔特成婚。婚后,赫尔德应爱妻的要求,前往斯特拉斯堡治疗他的眼瘘病顽疾。
虽然斯特拉斯堡被他称为一个他经历过的极其可悲、极其不舒服的地方,但是,他与歌德在城中的邂逅,却对德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从1771年到1776年,赫尔德都在比克堡担任宗教法庭顾问,直到和他交往甚深的女伯爵玛丽亚去世。《论语言的起源》《人类最古老的文献》等名著诞生于这期间。而他与歌德合作《论德国人的性格和艺术》在1773年发表,则阐述了狂飙突进文学运动的美学纲领和文艺观点,就此在德国展开了一场浩大的文学运动。
当赫尔德到了魏玛以后,他的创作生涯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但兴趣却转向了对斯宾诺莎主义的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
赫尔德的晚年颇为凄凉。从1779年开始,他和歌德的关系就变得十分紧张,因为他一方面过分自信,却几乎是无人问津,另一方面又看不惯歌德的青云直上,认为只要上帝高兴,歌德不久就会成为总揽一切的人物。他与歌德在对法国大革命的认识上也出现了严重分歧。他与席勒的关系也十分糟糕。席勒因为赫尔德攻击康德、攻击歌德和自己的文学创作而非常讨厌他。最后,很多浪漫主义者都与赫尔德疏远了,反过来,他也对当时整个德国的诗歌界和哲学界充满了仇恨。
赫尔德像
在病倒前几个星期,赫尔德还常常念念有词:“啊,如果我能有一个新的、伟大的思想多好呀!它贯通我的心灵,给我的心灵以欢乐,那我马上就能好起来。”
赫尔德的墓碑上刻有一条首尾衔接的蛇,用来象征永恒,圆内刻着字母“AO”,意为“从上帝到上帝”,圆外刻着他心爱的一句话:“光明、仁爱、生命。”
赫尔德教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