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纽伦堡地标建筑:15个经典之选

纽伦堡地标建筑:15个经典之选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好几个纽伦堡的地标建筑出现在《意志的胜利》这部纪录片中。今日再在纽伦堡看见它们,其实都是被毁坏后按照旧式样重建起来的。圣洛伦茨教堂建于1260年,其晚期哥特式大厅的兴建则完成于1477年。其体量略逊于圣洛伦茨教堂,但在纽伦堡城内算得上第二高大的教堂。每年11月末到圣诞节期间,纽伦堡的这个市场成为德国最有名的圣诞市场。售货摊的顶棚都是统一的红白色,专此而来的游客多达上百万,纽伦堡的德式姜饼和煎香肠是最畅销的食物。

纽伦堡地标建筑:15个经典之选

好几个纽伦堡的地标建筑出现在《意志的胜利》这部纪录片中。今日再在纽伦堡看见它们,其实都是被毁坏后按照旧式样重建起来的。

最先出现在影片中的,是庞然的双塔制式的圣洛伦茨教堂。非常奇诡的是,它在二战的战火中几乎保存了完身。

圣洛伦茨教堂建于1260年,其晚期哥特式大厅的兴建则完成于1477年。在西边的外墙上,石质玫瑰花窗的直径是10米。特别有意味的是,玫瑰园窗的8根轴线并没有按规则的水平或垂直方向排列,从而造成一种静中求动的转轮般的视觉效果

左侧通道上的神龛高达约19米,是15世纪的亚当·克拉夫特设计建造的,其线状雕纹一直蜿蜒到教堂的拱形天花板上。克拉夫特甚至将自己和自己的两个学徒的单膝下跪着的雕像放在了神龛的最底层,以能够成为一个力所能及的担负者而自豪。

高悬在教堂主祭坛上方的木雕《受胎告知》是威特·斯托斯在70岁时创作的。

斯托斯在1486年从今日位于波兰的克拉科夫来到纽伦堡,在那之前,他已经在教堂美术事业方面声名大噪,不过来到纽伦堡后却走了一段弯路。因为从事投机金钱交易受损,他竟然去仿造债券,结果双颊被烙下了印子。最后,马克西米利安皇帝为他恢复了名誉。

经历过大起大落和大荣大辱之后,斯托斯寂然清澄,为当世和后世创造出了一件不朽的木雕。

木雕上的主要人物是圣玛利亚和大天使加百列,两者的尺度都超过了真人的大小,而且情节刻画非常具体而生动:圣玛利亚听到惊人的消息之后,惊讶得用手遮住了嘴,连手里的书也掉下来了。圣母和天使像被一个由55朵玫瑰花团成的花环所环绕;花环上还有7个小的圆雕,继续诉说着有关的宗教故事,最下端那个圆雕就雕刻了被亚当和夏娃咬过的苹果

圣洛伦茨教堂的教堂之钟也很有特点,还专门录制了唱片来售卖。

拿骚尔房屋就建在圣洛伦茨教堂西边大约60米处,是目前市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中世纪塔房。它最下面的两层楼早在13世纪就建好了,上面的楼层和祈祷室小凸肚窗及有八边小角塔的稚堞顶层则是在15世纪初期才加建的。有一段时间里,这座塔房用于保管西吉斯蒙德皇帝的冠冕,所以它的石栏杆上才能雕饰皇帝、教皇、选帝侯以及帝国直辖城市的纹章。

在圣洛伦茨教堂所在的圣洛伦茨广场,竖立着代表信仰、仁爱、希望、勇敢、坚强、耐心和正义这七项美德的道德喷泉。它是用青铜材料铸成的,呈八面形。贝克迪克特·维泽尔保尔在1589年建造它时,在第二层安排了六名正在合奏乐器的小天使,而从他们手中的长号和另一层女性塑像的胸部都有水汩汩流出。

与圣洛伦茨教堂的命运决然相反,位于旧市政厅西边的圣塞巴尔德教堂却在二战末期被炸得体无完肤。今日,其外观完整如新,而内部景象依然给人惨不忍睹的感觉,部分墙面破损未修,很多曾有宗教用品摆设的地方或宗教美术物占据的空间都空空如也。堂内还专门布置了展览,详细呈现圣塞巴尔德教堂在二战中的受损惨状,并祈求各界人士对持续的复建予以捐助。

圣洛伦茨教堂外观

圣塞巴尔德教堂是纽伦堡最老的教堂,建造时间比圣洛伦茨教堂还要早30年。其体量略逊于圣洛伦茨教堂,但在纽伦堡城内算得上第二高大的教堂。它先是后罗马风格,后来在扩建过程中先后改变为哥特式和巴洛克式。

塞巴尔德可谓是纽伦堡城市的守护人和商人的保佑者,他的墓就位于圣塞巴尔德教堂内。据说他是一个可以治疗百病的神父,曾参与旨在将教堂从对贵族的依赖中解脱出来的虔敬运动,也曾在森林里过着隐居生活,大约在11世纪中期去世。当他不在人间之后,有关他的传说就更加神乎其神,如当有人出于吝啬而藏起木材的时候,他就用冰柱生火;当农民养的牛逃跑了,他就将农民的双手照亮直到牛被农民找回。1397年,塞巴尔德的遗骸被保存到银龛内,到了1425年,塞巴尔德被教皇马丁五世封圣,前来圣塞巴尔德教堂朝圣的人流更加汹涌。

圣母教堂在《意志的胜利》中出境率极高,因为当时的阅兵式检阅台就搭建在它前面的中心广场上,于是,它成了一个怎么也躲不过去的背景。

纽伦堡圣母教堂

要拍一张前景整洁乃至空旷的圣母教堂的照片并不容易,因为它前面的中心广场也是一个露天市场之所在,平时都挤满了售卖鲜花、食品、果蔬的摊位。(www.xing528.com)

每年11月末到圣诞节期间,纽伦堡的这个市场成为德国最有名的圣诞市场。售货摊的顶棚都是统一的红白色,专此而来的游客多达上百万,纽伦堡的德式姜饼和煎香肠是最畅销的食物。

只有等到星期天或某些节假日的时候,德国人都规规矩矩地不上班也不加班的时候,才能拍到圣母教堂从顶到脚的全景照片。对这样一个时机的把握,在每一个德国的教堂都适用。

圣母教堂建于1355年,大厅空间几乎是正方形,在教堂建筑艺术上登上了14世纪的峰顶。值得留意的是,在圣坛地面上装饰了一颗大卫之星,因为纽伦堡在1349年发生过屠杀500多个犹太人的暴行,圣母教堂就是建立在一座被摧毁了的犹太教堂的墙基之上的。

圣母教堂正面的音乐玩偶钟每天中午12点都会奏起管钟钟乐,在钟下的几个木偶表演的是卡尔四世皇帝正在接受7个选帝侯偶像的问候。

19米高的美丽喷泉位于中心广场的西北角,其造型类似哥特式教堂的一个塔尖顶。喷泉的蓄水层是矩形的,而后经过渐次缩小的三层而到达锥形十字的顶端。

共有40尊塑像占据在不同的层面,共同代表了罗马帝国世界观。最底层塑的是哲学家和自由艺术家,其上层是福音作者和教父,再上一层是7位选帝侯和教父及9位英雄,最上层则是摩西和七位先知

在美丽喷泉护栏的南边有一个可以转动的环圈,据说转动它会带来如子孙满堂之类的好运气,因此从邻近的市政厅办完结婚登记手续的新娘新郎们都特别喜欢过来转动它。

纽伦堡老城是一个迄今还有完整的围墙围住的区域,虽然这些城墙大多是后来按照旧模式新修起来的,但它的城墙史要从1346年算起。

火车总站出来,就几乎正对着城墙体系中的国王门,国王门一带的工匠市场试图重现纽伦堡昔日的手工艺区。

几乎就在这个被围墙围住的老城区的东西向中线位置,佩格尼茨河缓缓流过,这条河在《意志的胜利》中也多次出现。

有很多座桥贯通佩格尼茨河的南北两岸,其中的链吊木桥建于1824年,曾经是德国最早的悬空挂链的过河桥,今天它得到妥善的修复,人一走上去,它就能出现原始自由摆动。

沿着佩格尼茨河漫游,是完整领略纽伦堡韵致的必要条件。

纽伦堡城市建筑师图赫尔在1464年至1467年间就对该市卫生设施的维修布局情况做了记载。这些卫生设施中既有清理污水的沟渠,还另有清理粪便的沟渠。他绘制了整个城市用石子构筑的污水沟渠分布图,它们的布局都很讲究,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每一条沟渠都挨家挨户,从邻舍间的地基结合部穿过。

在粪便排污方面,图赫尔受市政部门委托,设计出一种独特的粪便清理系统,即这套系统在地上开挖,挖出沟渠后,上面再用一块块石板盖严,所有的粪便通过沟渠系统汇入到城市的公共粪池内,然后由专人负责掏出,再倾倒进流经市区的佩格尼茨河中。

今日漫游佩格尼茨河的途中,有三处极为出彩:一处是在河流进入纽伦堡大学校区的那一段,从那里往东望去,地势陡然有所增高的东部城墙及其后面的建筑合成一幅颇为壮丽的图景;一处是在靠近西部城墙的链吊木桥那一段,从那里往东望去,以圣洛伦茨教堂为首的建筑群与河流和马克斯桥一起合成的图景却显得无比柔美;一处是在河流中段博物馆桥那一点,从那里向东望去,1331年就有的圣灵养老院的桥拱形底层及其上部分宛如一个潜泳者将头顶与眼部露出了水面,紧挨在它南侧的绿树长得比它还高,在水面上留下暗绿色的倒影。

纽伦堡歌剧院就在火车总站西边500米处,前面一个小广场以瓦格纳冠名,并立有一尊小型的瓦格纳雕像。它建于20世纪初,采用了当时先进的钢筋骨架和最新的舞台技术,外面却还是用砂岩装饰,外墙和正门上方的雕像是有关北欧神话的,山墙上屹立的是虚构的纽伦堡女神洛丽斯。在剧院内收藏和展出了很多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引领艺术时尚的青春风格的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