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积极将西方文化引入国内的著述论析

积极将西方文化引入国内的著述论析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林语堂一生的主要实践活动,就是从事中西文化交流。国内时期进行文化交流的基本特征,是倾力将西方文化介绍到国内。首先,用中文与翻译两种途径传播西方文化。林语堂在这方面贡献是相当显著的。其后编辑《论语》和《人间世》等刊物,引进了西方文艺理论,着力介绍狄更斯、萧伯纳和马克·吐温等创作特点,大力提倡“幽默”文风。与此同时,林语堂又积极翻译西方文学作品。这犹如在中西文化交流的长河上,又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

积极将西方文化引入国内的著述论析

林语堂一生的主要实践活动,就是从事中西文化交流。他常自诩他的优点:“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概括地讲林语堂的中西文化交流活动,大致包括国内时期与国外时期。国内时期进行文化交流的基本特征,是倾力将西方文化介绍到国内。具体来讲,则分为三个方面:其一,用中文与英译汉两种途径大量介绍西方文化;其二,编撰各类英文教材,普及英语知识;其三,编辑汉英词典,促进文化交流。

首先,用中文与翻译两种途径传播西方文化。林语堂在这方面贡献是相当显著的。二三十年代,林语堂曾用中文撰写了一大批文章。介绍西方的文化事物和文化名人,比如《读邓肯自传》《水乎水乎洋洋盈耳》《易卜生的情书》《读萧伯纳传偶识》等等。其后编辑《论语》和《人间世》等刊物,引进了西方文艺理论,着力介绍狄更斯、萧伯纳和马克·吐温等创作特点,大力提倡“幽默”文风。六十年代中期,他离开美国到台湾定居,又应报社之请,用中文撰写了大量文章,此时林语堂的中文写作是“此调不弹已30年”,现在机缘重操旧业,撰写了如“中西文化对话录”、“论东西思想法之不同”、“论中外的国民性”、“谈中西画法之交流”等。与此同时,林语堂又积极翻译西方文学作品。从诗歌短篇小说,到中长篇作品和戏剧。据不完全统计,1928年他翻译了英国妇女解放者罗素夫人的《女子与知识》,1929年翻译了《易卜生评传及其情书》、英国萧伯纳的剧本《卖花女》,1930年翻译了西方文论《新的文评》等。其他如英国诗人戴维斯的小说《彷徨飘泊者》以及美国学者马歇尔博士的部分作品,也是经过林语堂的翻译,得以与中国读者见面。其译作之清新流畅,品位之高洁,颇得广大读者的喜爱。

第二,编撰各类英文教材,普及英语知识。林语堂是外语教学上的专家。他编写的英文教材成了当今我国外文教学史上研究的热点课题。三十年代,他鉴于社会上流行的《英语模范读本》已经过时和陈旧,随即投入极大的精力,连续编撰了《开明英文读本》《开明英文文法》《开明英语讲义》等教材,由开明书店出版发行。由于这套教材汲取了新的语言学理论,又结合当时中国人学习英文的具体实际,所以一经出版,就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很快成为全国最畅销的中学英文教科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开明英语教材培养了我国一代知识分子,尤其是从事英文工作的人,几乎很少有例外。张今是现代著名翻译家,他在其《怎样学习和研究英语》文章中说:“我到解放区去的时候,只带了两本书。一本是林语堂先生编著的《开明英文文法》,一本是商务印书馆的《综合英汉大辞典》。”陈原先生是著名语言学家、编辑出版家,他的文章《开明书店和我》说得更具体:“我学过《开明英文读本》,也教过这部书。这部书的编者是林语堂,如果把林氏的后半生的活动暂不论列,那么,这部课本的确给人带来了新鲜的气息。我幼时在家读过商务版的《华英初阶》,是带着哭声死啃的。少年时在初一读商务版《模范英语》也引不起学外语的兴趣。唯有后来读开明课本,这才诱发了我学外语的‘潜’意识。要问这部课本突破了什么?我想大约有两点:一点是内容多彩,不呆板;另一点是插图美,编排新,注意用宽式国际音标,使人不觉得要哭。应当说,这部课本的编辑是同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决裂的。”(www.xing528.com)

第三,编辑汉英词典。林语堂在中西文化交流活动方面,还有一件做出重要贡献的事情,这就是他暮年编写的《林语堂当代汉英大辞典》。这犹如在中西文化交流的长河上,又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美国《纽约时报》曾这样评价:“世界上两大语系沟通上的里程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