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趋于自信的文化认同

趋于自信的文化认同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他认为要想确立自信,必须对于本国文化及西方文化有一定相当正确的认识。关于民族自卑主义者的主张,诸如打倒孔家店、古书有毒之类,林语堂认为只有读古书才能全面系统认识中国文化。林语堂的文化认同,不是产生于去国之后,在清华时期,他就萌动了文化的归属意识,并恶补中国文化。“国”在中国的文化里不仅仅是一个人国籍上的归属,还是一种文化上的了解和认同。

趋于自信的文化认同

林语堂认为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儒家起着主导作用,支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道家佛教则起着补充作用;三者相辅相成,影响着上述中国国民性的形成。应该说在这两部小说中,多数人物的行为习惯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铸成的。理性的、实事求是的精神,积极的、功利的生活态度,乐观、和谐社会观念,无不含蕴其中。只是,不同的作品,文化观上有所侧重。

《京华烟云》重在阐释道教文化。林语堂认为,道家的遁世绝俗,幽隐山林,崇尚田园生活,修身养性等观念,虽然有一定的消极意义,但是它培养了中国人热爱自然、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精神,赋予了中国文化自由、奔放、和平的色彩。姚思安这个“城中的隐士”端庄高洁,其思想,对事物的观察判断,富有人生哲理的言辞,对书中主人翁姚木兰的影响极大。林语堂对于佛教虽然多有批评,但是也不否认它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就宗教性质而言,他的著作《吾国与吾民》指出:“在一个混乱的国家,一个宗教以世界为空虚,可能是逃避尘世悲痛多变之生活的去处”,从而实现精神的宽慰与解脱。此外,“除了此种消极的向人生抗议”之外,尚有“佛教的态度”,在民间“已具有类乎福音的潜势力,大慈大悲即为福音”。这种观点,对中国人的行为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吾国与吾民》说:“一个忠实的佛教徒确比常人来得仁爱,和平、忍耐,来得慈悲。”佛教同儒家、道家一样,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特色。《风声鹤唳》中,老彭这种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柔肠侠骨的佛教徒,林语堂是很钦佩的。

中国古代以儒家世俗思想为主体,以道家的遁世与佛教向往天国的神学理论为补充的思想结构,适应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需要,也代表着中国文化。所以,从小就受基督教影响的林语堂,在小说的创作中,更多的是稀释乡愁的个人化色彩,进入到一种理性的文化观照,又让叙事文学发挥自身的功能,把小说的艺术特性充分地表现出来。

《啼笑皆非》表面上是从哲学道德角度谈论国际政治战争策略,实质上是弘扬中国文化。在林语堂看来,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除奉行老庄哲学外,孔孟哲学也能化干戈为玉帛,特别是儒家关于“仁”的学说美妙无比,在国与国之间大有用“仁”之地。他在《卜算篇第九》中说:“我还是相信孔夫子,相信礼乐治国。”《不争篇第十五》是“申明老子不争哲理以破强权思想”;《齐物论二十一》是以老子“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论断,证明希特勒的失败在于“妄信武力”,违背自然之道;《一睽篇第二十三》写道:“我们碰上孟子,倒给我们恢复了人的精神观,给我们定了人类和平的原则,世界合作的基础,以及自由的可能性。”结合他编译的《孔子的智慧》《中国与印度的智慧》和他抗战时期两次归国的演讲,我们可以看出,在文化介绍方面,林语堂强调的是在西方现代文化的挑战面前,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

由于五千年辉煌的历史,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是“非凡的自负”。但是,今天中国的农业文明面临着西方工业文明严峻的挑战。林语堂指出,在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很多中国人丧失了自信。同时,他认为要想确立自信,必须对于本国文化及西方文化有一定相当正确的认识。而且要与西方文化比较,弃其糟粕,取其精华。(www.xing528.com)

关于民族自卑主义者的主张,诸如打倒孔家店、古书有毒之类,林语堂认为只有读古书才能全面系统认识中国文化。实际上,说古书有毒,“也不过一二革命领袖一时过激的话”,但是危害极大。

林语堂的看法是合理的,如果像民族自卑主义者那样,对中国文化没有自信,否定一切,何谈现代化?因此,必须在比较西方现代文化的情况下,研读中国古代文化,才能明确本国文化的长处与不足,才能确立文化自信。

林语堂的文化认同,不是产生于去国之后,在清华时期,他就萌动了文化的归属意识,并恶补中国文化。林语堂幼时上的是教会学校,国文一定程度上被忽略,很少有机会接触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像林语堂在《从异教徒到基督徒》所说:“巴勒斯坦的古都哲瑞克陷落的约书亚的使者,我都知道,我却不知道孟姜女的眼泪冲倒了一段万里长城。”所以当他投身到中国文化中心的北平,浸染在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的时候,我们不难想象林语堂当时的心里是何等的惭愧和窘迫。于是,林语堂从那时开始在中文上下功夫了。他看《红楼梦》,学说北平话,甚至到卖旧书的琉璃厂去和书商闲谈,尽他所能地汲取着中国文化。这时候起,林语堂作为一名“中国知识分子”的归属意识萌动了。对于当时的心理状态,《林语堂自传》中说:“我身为大学毕业生,还算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实在惭愧。”身在异国文化环境的反差使林语堂更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国”在中国的文化里不仅仅是一个人国籍上的归属,还是一种文化上的了解和认同。远离了祖国,而祖国又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中国文化”才在林语堂的心里那么清晰地突显出来。

成为文化使者的林语堂,更有了文化“根”的意识,但他绝非“妄自尊大”而是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不能像民族自卑主义者那样否定一切,我们应该树立自己的信心,在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西方文化的长处,走现代化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