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组建论语派,提倡“幽默”,成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标识。他是最早把“幽默”一词传入中国的,后以“幽默”大师而著称。杂志《论语》《人间世》和《宇宙风》都与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论语》创刊之前,上海时代书店总经理章克标从林语堂的“林语”两字谐音联想到了孔子的《论语》,因此用《论语》的刊名。1932年9月16日,《论语》创刊。由时代书店出版。第1至26期由林语堂主编,以后改由陶亢德与邵洵美先后主编。
“论语”拆开来看。“论”的意思是评论,“语”的意思是说话。也就是说,《论语》杂志就是一个大平台,一群人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海阔天空地评头论足。他们共同之处在于文风随意。《论语》杂志的编排也非常随意。以幽默情调著称的《论语》刊物,言论随意而自由,作者不属于任何党派,也不束缚于任何意识形态。
林语堂所创办的《论语》,固然是要提倡幽默,但也经常针砭时弊。先看看他的文章,如第一期里就有《悼张宗昌》《中政会先生未学算法》《牛兰被审》《中国是没有救药的了》《吴佩孚的名教救国论》等文章,都是这种风格。在第四期中,《吴家主席》《汪精卫出国》等文章是讽刺南京政界要人的,还有许多文章对国民党的政策作了种种讽刺。
鲁迅在《论语》上也发表了很多文章。如《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这是整理鲁迅于1932年11月22日在北京大学第二院的一次演讲,《论语》第八期予以转载。《论语》还发表了老舍、郁达夫、宋庆龄以及茅盾等众多名家的文章。(www.xing528.com)
《论语》不仅刊登了讽刺南京政府的各种文章,以及大量具有讽刺性的现实材料;而且也发表过一些思想倾向复杂与“为笑笑而笑笑”的文字。所以,当时的知识分子无论左翼与右翼都有所不满。
论语派,是因林语堂等人主持的《论语》杂志而得名的文学流派。《论语》的创办没有党派政治,是一群政治上力求保持中间立场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雅兴所致。主要有林语堂、全增嘏、潘光旦、李青崖等几位共同发起与赞助的。以林语堂为领衔,以编辑陶亢德、徐讦为两翼,以经常撰稿而倾向相似的章克标、邵洵美、全增嘏等人构成。创刊初期,《语丝》的旧人成为《论语》的台柱,同时撰稿人章克标用的“岂凡”笔名,林语堂用的“宰予”笔名。
论语派,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思想,反映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部分以“中间派”自居的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和人生态度。以文化取向上来看,论语派基本是从西方文化视角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学创作中把中国明清小品的书写性灵和西方的表现主义,中国传统士大夫式的闲适笔调和西方的幽默观等融合为一体,产生出两种文学思想变形组合的特异样式。虽然论语派文人各有自己的写作风格,但都呈现了“幽默”、“闲适”、和“性灵”的论语派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