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堂学习成绩优秀,毕业时圣约翰大学推荐他到清华学校任教。这所学校是1911年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创建的,1928年改为清华大学。1916年9月,林玉堂到清华学校教英语。凭着他的水平,在清华学校教英文可应付自如,主要精力用于对中国文化的再学习,清华的这段时光也是他文化思想的大旅行。
这次开始的文化思想旅行,尤其是在清华见识了许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师,又重新拾起儒家经典著作,通读老子、庄子和其他中国古代的书籍。古代文学作品则特别偏爱陶渊明、苏东坡的文章与《红楼梦》等古典小说名著,以及唐宋时期的传奇。他又别出心裁,搜集与阅读不少正统文人学者不关注的作家作品。那时,北京城南有条知名的街叫琉璃厂,是书、画与文物商店聚集地。林玉堂经常到那购买一些不起眼的旧书带回住处,看看在书里能发现什么新东西。
林玉堂到清华学校入职不久,一个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的新文化运动正在开始酝酿与准备。林玉堂教学期间经常阅读《新青年》。1917年8月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的胡适初到北京时,林玉堂作为清华的代表参与迎接,将胡适看作是他最景仰的学者之一。
林玉堂从《新青年》提倡改文言为白话受到启发,思考汉字检字法如何化难为易,考究新的汉字索引制即检字法。他写了《汉字索引制说明》文章,在1918年2月出版的《新青年》4卷2号上刊登。文中简要介绍怎样把按部首查字法,改成简便的按首笔查字法,并列出表格加以说明。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为这篇文章作序,北京大学教授钱玄同为其写了跋,充分肯定了林玉堂的汉字索引制。
两个月后,林玉堂写信给钱玄同:他主张文学革命应当汲取欧美书籍论理精密、立论确当与有规模有段落的长处,为白话文学设立一个像西方论理细慎精深、长段推究与高格的标准。钱玄同不久回信指出:西方人文章的佳处应当效法,提倡第一步必须从改用白话做起不可。这次通信,《新青年》杂志以《论汉字索引制及西洋文学》为题发表在5月出版的4卷4号上。《汉字索引制说明》是林玉堂公开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也是他第一篇白话文章。(www.xing528.com)
清华教学期间,林玉堂广泛接触了中国哲学、古代文学,中文写作水平急剧提高,为他以后走上文学创作和学术之路铺下了良好的基石。
清华学校规定,教职工任教满三年可由校方出部分资金资助出国留学。林语堂符合出国条件并提出申请。北大胡适表示每月资助他40美元,不过林语堂学回国后要来北大任教,因为这40美元是以北大名义给付的津贴。廖家闻讯也答应资助这位女婿一千大洋。林语堂感到经济上有了保证。他准备回乡办完婚事出国。
学期结束后,林玉堂回到家乡,做了廖家的女婿。不久,夫妻二人双双出国。在半个多月的航程中,赶到位于美国东部海滨的哈佛大学,进入了未曾经历过的文化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