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龙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外交往的汇集地。鸦片战争以后,这里成为多种文化碰撞的交汇地带,西方的基督教也从这里传播开来。林语堂的父亲林至诚,就生活在龙溪地区北乡的五里沙。林至诚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9岁时其父被太平军拉去当脚夫,从此销声匿迹。母亲是普通的农妇,后来接受基督的救恩,成为一名基督徒。所以,林语堂的回忆中提起:“我父亲是一个牧师,是第二代的基督徒。”
未成年的林至诚担负起家庭的重担,当上了小贩,走街串巷卖农产品。他曾贩卖竹笋到距家二十里外的漳州城。“他的肩膀儿上有一个肉瘤,是由于担扁担磨出来的,始终没有完全消失。”林语堂《浮生若梦》著作里的这段回忆正是父亲这位小贩勤劳的写照。
林至诚深知学习文化的重要性,经常在劳作之余自学。后来逐渐能看懂四书和诗经的文章,很快就具有了读书看报的能力。因为母亲崇信基督的缘故,林至诚也接触了基督教的知识。24岁是他人生的转折年。他舍弃了生意,进入神学院学习。一年以后即1880年,他从神学院毕业,被按立牧师,在同安堂会等教会侍奉。不久,被教会派往平和坂仔礼拜堂担任牧师。
林至诚牧师来到坂仔村后,当地人被他风趣的讲道所吸引。他善于将《圣经》的真理与他所编的笑话结合起来,使人在轻松的气氛下接受了福音。林语堂幽默的妙笔恐怕是受其父亲讲道风格的影响。虔诚的信仰加上早年的经历,使得林至诚牧师很同情穷人。他往来于四里八乡,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www.xing528.com)
在林至诚牧养下,福音在当地传播很快,信徒越来越多。林牧师带动信徒集资捐款,购买土地,扩建教堂。1886年新教堂落成。林至诚重视教育事业,于1900年创办了教会的免费学校铭新小学,吸纳教徒及教徒子女学习文化。应当说,这所学校为处于封闭地区的坂仔村人们学习基督教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场所。
林语堂认为父亲林至诚在长老会的牧师中,“以极端的前进派知名”。其实,所谓“前进”是相对而言的。从林至诚以开放态度接触西方文明与维新思想这点上,比那些盲目排外者要“前进”得多。然而,林至诚把基督教文化当作拯救中国人灵魂的福音,这与当时的民主主义革命家相比,“极端的前进派”则不属于林至诚。尽管如此,从热心“西学”和“维新”的角度来看,林至诚的思想是开明的。他一心支持光绪的新政,支持“百日维新”运动,对教育学术、经济建设、军事、政治改革方案非常赞成。林至诚也一直把光绪的画像挂在客厅墙上。
另一方面,林至诚孜孜以求地学习西方文化知识。他受范礼文牧师的影响,对西方的一切都非常热心。范礼文牧师向他提供了许多介绍西方宗教文化与科学文明的书刊。林至诚广泛涉猎“新学”的书籍。从这些读物,林至诚对西方知道了许多。从此,林至诚醉心于设计家庭未来的规划,决心要把全家所有男孩子都送进教会中学、教会大学,直到出国留学,接受西洋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