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乔布斯犯的错误及其致命危害:面试技巧与同理心

乔布斯犯的错误及其致命危害:面试技巧与同理心

更新时间:2025-01-11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的乔布斯的出色面试技巧最能说明问题。我记得曾听过一次电台采访,当中有人说乔布斯有识别才俊的慧眼及非凡的面试技巧,这简直是无稽之谈。众所周知,乔布斯缺乏耐心,甚至算得上粗鲁无礼。这些好品质一旦过度,会对公司造成致命的危害。然而,太多的同理心,会导致推迟并避免做艰难的决定。关于这方面,人们已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本章讨论了一些不太常见的误区和诱惑。

“这个世界的问题在于,聪明人疑虑重重,而傻子们却自信满满。”

——查尔斯·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美国作家兼诗人

如前所述,将结构化面试与反馈表相结合,可以增强面试官观察结果的客观性。这是因为在使用该方法时,面试官只能根据事先认定的核心选择要素、不可妥协的要素或妨碍候选人受雇的要素等先决条件,对候选人进行评价,给候选人打分。甄选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其他品质,不会对聘用决定产生任何影响。

之所以要重视甄选的客观性,是因为人们会本能地看到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或做出毫无根据的假设。人们的观察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偏差,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如果能掌握造成这种情况的深层理论依据,是有可能减小客观性受损的程度的。这一章将介绍我们公司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

功劳归领导

杰出人才往往受雇于人才济济的大公司。在这样的公司中,会有层出不穷的机会与博学多才的同事们合作。然而,也有意想不到的缺点,这个缺点不易察觉,却可能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也就是说,当这些公司采取了独特的、开创性的战略,或者其业务发展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时,功劳通常都是归首席执行官的。这非常不合理,因为首席执行官的成就,实际上大部分是他的团队成员努力的结果。

苹果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思想家,他的设计理念超凡脱俗,他还有引导消费者购买做梦也想不到自己需要的产品的特殊能力。他开发新的产品、服务,甚至市场,对无数传统商业模式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他天资卓越。但也有些冠在他头上的优良品质实际上是子虚乌有的。他手下的几个经理弥补了他的不足,处理了他忽视的业务,但遗憾的是,这些经理从未得到公众的赏识。

所谓的乔布斯的出色面试技巧最能说明问题。我记得曾听过一次电台采访,当中有人说乔布斯有识别才俊的慧眼及非凡的面试技巧,这简直是无稽之谈。众所周知,乔布斯缺乏耐心,甚至算得上粗鲁无礼。不能在面试的前3分钟给乔布斯留下光彩夺目的印象,就会遭到这位苹果总裁的蔑视;他甚至不会假意地掩饰自己的厌恶。幸好,在他的团队和人力资源部里,有许多人可以为他收拾残局。

光环和犄角效应

人们初次见面,会对对方产生一个心理印象。研究证明,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我们对人的看法。所谓的光环效应,是指候选人表现出某一正面特质后,面试官据此假定他还有其他好品质。犄角效应恰好相反:面试官看到一点不好,就假定候选人还有其他负面特征。假设一个候选人在某著名商学院参加入学考试。一位教授注意到此人在第一次考试中成绩很好,一个错误也没有。后来,这位教授又批改到该候选人其他考试的答卷,并发现了一个错误,这时他就可能认为,这不过是疏忽大意,因而在最后做决策时忽略这个错误。

选择“克隆人”

人们喜欢招聘跟自己一样的人,这个倾向是最难避免的陷阱之一。心理学家称之为相似吸引。一言以蔽之,人们非常喜欢跟自己相似的人才。而与我们不同或具备我们没有的技能及性格特征的人才,往往会被拒绝,甚至在甄选过程的第一轮便惨遭淘汰。在一个多样性和灵活性永远不嫌多的世界里,这样做简直愚蠢至极。克隆的个性和技能,只能使同类素质得到进一步强化,有碍于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

选择“克隆人”的做法看起来很不理性,但实际上,人们常常会不经意地这样做。几乎没有人能免受其害。如果你有兴趣了解自己的非自愿偏见---性别、种族和年龄,不妨去做一下在线哈佛内隐联系测试(IAT)[1]。你很可能跟我一样,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么没有偏见。

过犹不及

在很多人才清单和无数管理书籍中,都罗列了优秀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各种特质。我在自己的书《顶尖人才》(Toptalent)中,探讨了判定优秀人才的9个常用标准。这些标准来自我个人的工作经验以及对CEO和监事会成员的60次采访。这些素质是优秀人才所特有的,在优秀人才中具有普遍性。但是,每个优秀人才达到这些标准的程度是不同的,因此,这些标准具有一定的预测效度。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们往往会忘记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的道理。这些好品质一旦过度,会对公司造成致命的危害。(www.xing528.com)

这些过犹不及的品质很难完全避免,因为归根结底,它们是公司繁荣昌盛所必备的因素本身的缺陷。例如,魅力和自信过了头,很容易变成傲慢或缺乏自省。那些不喜欢倾听、一味地“广播”信息而不与人交流的人,也是一种过犹不及。这个特征是与同理心和同情心背道而驰的。我们身边这类人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就认识一个非常聪明的经理,他因为智商高,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就是说,他认为周围的所有人都很蠢。这是典型的缺乏自我意识的表现;这种表现是人才关键特征之一---学习敏捷性---的对立面。

即使是最积极的特征,如果过度也一样过犹不及。管理他人者都需要同理心。如果没有同理心,就不知道人们向前的动力是什么,也无法影响他们,更不会启迪和鼓舞他们。这些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然而,太多的同理心,会导致推迟并避免做艰难的决定。关于这方面,人们已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做艰难的决定,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管理者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都要做艰难的决定。在《如何成为首席执行官?》(How to Become CEO?)中,我说过:首席执行官和高层管理人员,若对自己的缺陷及过度行为缺乏了解,往往会遭遇失败。因此,在面试时,既要确定候选人有哪些优良品质,又要确定这些品质的强度。首席执行官都应该有一定的影响力需求,但是,如果这种需求过于旺盛,就会导致破坏性和自恋性行为。前面提到的内隐联系测试,定义了权力的4个不同阶段,可以警示自恋行为。

结论

人才选拔是复杂而且主观的过程。尽管我们都觉得自己能明辨是非、独立行事,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干扰。本章讨论了一些不太常见的误区和诱惑。还有很多其他外部因素会影响我们的看法。为了防止出现严重的问题,最好是掌握一些理论知识,并使用焦点面试与反馈表相结合的甄选方法。

延伸阅读

专著

●David L.Dotlich&Peter C.Cairo(2003).Why CEOs Fail.The 11 Behaviors That Can Derail Your Climb to the Top and How to Manage Them.Jossey-Bass.

●Phil Rosenzweig(2014).The Halo Effect...and the Eight Other Business Delusions That Deceive Managers.Free Press.Reissue edition.

●Larry J.Bloom(2012).The Cure for Corporate Stupidity.Avoid the Mind-Bugs that Cause Smart People to Make Bad Decisions.Xmente.

论文

●Rod Johnson(March 1,2016).“The Top 10 Leadership Derailers and How to Best Mitigate Those Risks.”GrowingYour Leaders.com.http://info.growingyourleaders.com/blog/the-top-10-leadership-derailers-and-how-to-bestmitigate-those-risks.

●Joyce E.A.Russell(February 7,2014).“Career Coach:Are Your Derailers Holding You Back?”The Washington Post.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business/capitalbusiness/career-coach-are-your-derailersholding-you-back/2014/02/07/4ba43828-8dba-11e3-833c-33098f9e5267_story.html?utm_term=.58751d3670e1.

【注释】

[1]内隐联系测试见哈佛网站:https://implicit.harvard.edu/implicit/takeatest.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