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要剔除阻碍深度思考的思维因素,可以从以下四个思考维度来思考,以提升自己的思考深度。
1.多维度思考
正所谓“千人千面”,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面,每一件事物也是如此。例如,月亮在天文学上就是围绕地球运行的天然卫星;而在文学方面,月亮往往与乡愁挂钩,是一种意象。在不同的学科中,月亮有着不同的定义。
领导者在进行深度思考时,就是将同一问题的不同层面发掘出来,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这一问题,从而获得不同的解决思路,将这些思路进行整合改进,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知乎上,多维度思考可谓是常态,往往会有许多人针对同一问题,以不同的角度去解答。例如,在一个关于“如何学习”的话题下,有人从学习方法的角度回答,有人从学习动力的角度分析,还有人从学习思维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些层面,可以了解到学习的多个层面、多种解决方法。
领导者也可以在这种开放式平台的话题下留言,再看看其他人的回答,并做一个对比,以判断自己思考维度方面的缺陷,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在不断的视角转换中去观察自己目前正在处理的问题。
可以说多维度的思考是深度思考最重要的一环,这可以帮助领导者从整体上去了解问题、把握问题,从而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
2.具体化思考
具体化思考指的是将某一个想法具体化。例如,为这个想法增添案例或者细节,使想法具备可行性。
例如,领导者在动员大会上发表讲话前,就需要先在脑海中勾勒出自己演讲的大致结构与内容,然后准备演讲稿,在写出内容与结构之后,发现观点太过薄弱,还需要用案例来增加说服力。领导者通过再次检查,发现演讲稿表述得太过片面,还需要从其他层面去谈论某一个问题,然后再加上自己的多角度思考。这样,一篇完整的、逻辑性强且具有说服力的演讲稿就完工了。
写作或者是绘图,是领导者进行具体化思考的重要方法。领导者可以在具体化的过程之中,发现自己思想上的不足之处,从而慢慢提升自己的思考深度。(www.xing528.com)
3.思考前因
道家认为“天道好轮回”,佛家相信“因果循环”,任何事情都有其发生的原因,哪怕这件事情微不足道。
领导者在面临问题时,应该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这个原因往往就是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例如,某团队出现业绩下滑的问题,可能就是因为员工的负能量影响到了整个团队。领导者就应该围绕消除员工的负能量去制定计划,而不是围绕提升业绩的方法来制定计划。
思考前因实际上就是注重细节,发掘细节背后隐藏的关键,而只有明确了关键所在,才能让自己的思想更具逻辑。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后,还需要思考后果。
4.思考后果
社会中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问题的产生会对其他的事情产生影响。领导者需要做的就是在思考问题前因,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之后,思考自己制定的解决方案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思考出现不好的结果后,应该怎么处理。
例如,有人在减肥时,遇见美食却忍不住想吃。在这种时刻就需要思考虽然吃了美食会带来心灵上片刻的欢愉,但会导致近段时间内的减肥效果降低。而且“有一就有二”,这很可能就是减肥失败的开端。而失败之后,又会后悔。通过这样的后果联想,就可以及时遏制住蠢蠢欲动的心,将减肥贯彻到底。
这一步骤就是领导者通过思考自己的决策与计划可能会造成的影响,来调整或者改变决策计划方案。
深度思考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领导者只有经常进行深度思考,将其变成自己的思维习惯,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从而为员工做出表率,并有能力帮助员工进行深度思考,最终实现打造思考型组织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