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头脑聪明的人就是深度思考者
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片面的观点:名牌大学能够得高分的毕业生,不管在哪里都是聪明的人。许多人将高分与头脑聪明画上等号,甚至还有领导者会不断地报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分数”。
正是这样普遍性错误的观点,让一大部分人都不断地追求“高分”。但要想得到“高分”,就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将大量的知识传送到脑海之中。一旦在中途进行深度思考,就会降低知识输送的效率。因此,有许多人都认为自己琢磨判断,还不如直接将知识背下来,通过记忆知识数量的增多,获得自我满足,从而忽视了深度思考。
当然这并不是否定那些取得高分的人,也不是阻止领导者去学习。而是提醒领导者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培养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之上,不要只放在获得高分之上。
一个人会深度思考是头脑聪明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最强的实力。头脑聪明的人不一定是深度思考者,但深度思考者一定是头脑聪明的人。
2.用行动的“勤”补思考的“拙”
在社会中有一部分领导者强调实干,要求员工要脚踏实地、要听话。因此许多员工在大部分时间里就是埋头苦干,任务分派下来之后就去做,但很少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就像寻找恋爱对象一样,找到一个目标后,也不考虑清楚合不合适,就去盲目地追求。就算成功,也不能长久;就算失败还可以用“自己的努力还不够……”等借口来安慰自己。
勤奋是领导者成功的关键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深度思考才是决定是否会取得成功的关键,用执行战术的“勤”并不能补思考战略的“拙”。
雷军曾向晨兴资本的刘芹请教投资的问题。刘芹说:“我相信天道一定能够酬勤,如果你足够勤奋,就一定能够做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但雷军却反驳了他的观点,认为天道不一定酬勤,勤奋是一个因素,深度思考又是一个因素,但关系并不是互补。(www.xing528.com)
3.反应快速就是深度思考的结果
某企业在开会时,领导者率先说明:针对本次策划的方案,大家来谈谈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吧!员工小李立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本次活动的计划是……我是这样想的……”员工小张在小李提出自己的看法后,随后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想法。而小周一直在思考之中保持沉默。小周不发言,让其他的员工都感到焦灼。
因为大家的时间都是宝贵的,而小周不发言会浪费大家的时间。对于创意型人才来说,灵感胜过一切,他们认为小周在拖后腿,是整个团队中工作效率最低的人,会给其他员工带来负面影响。
在这个场景之中,大部分领导者都会认为小李是深度思考者,因为他能做到即问即答,能够针对问题做出快速的反应。在“速度至上”的企业氛围之中,小李会被认为是聪明的人。
但是无论问题回答得多快,答案并不一定正确。小李只是反应迅速,而是否进行了深度思考无法确定。面对提问迅速回答,只能算作是下意识的反应,而不是深度思考的结果。
4.认真思考、花时间思考就是深度思考
每个人每天都会思考,例如,网络上流传的日常“三问”:“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这样的思考还停留在思想浅层次,并不是深度思考。有人会继续思考“只吃西红柿炒鸡蛋营养跟得上吗?怎样的荤素搭配才会更好?”等。
这样的思考虽然花费了时间,但并不是深度思考,只能算是下意识进入思考的自我对话之中,虽然抓住了“吃什么”这一本质问题,但过程没有逻辑性可言,最终也没有得出结论。
真正的深度思考应该是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并通过思考得出对行动具有指导性、可行性、建设性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