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春,首架D-21完成,整体性能还不错,但毕竟是全新设计,速度和高度只能循序渐进地增加。经不断修改,到1964年5月该系统在子母机状态下已能达到2.6马赫。然而还有大量棘手问题,因此1965年进展很慢,只完成了首次捕获试飞(用于验证分离过程,并不真正分开)。
主要问题在于投放过程相当复杂,比如3倍音速时,仪表系统测不出投放产生的力。搞不清这个过程,约翰逊不敢试飞。直到1966年3月5日,D-21才首次投放试飞。
▲D-21实机
▲D-21的生产型
D-21/M21模型
当天,子母机起飞后先空中加油,然后开始逐步加速,D-21的冲压发动机起动。接近加利福尼亚州海岸外的投放点时,速度已达3.2马赫,高度21946米。完成检查和向D-21补油后,试飞员帕克开始柔和地爬升,然后推杆进入轻微俯冲。后舱的操纵员贝斯威克接到信号后按下释放键,从潜望镜里,他看到D-21向上脱离支架,稳稳地从M-21背上升起。接着,就像挂在上方约6米处一样,两三秒后,两机已是编队飞行。在燃料耗尽前,D-21共飞行222千米。
▲D-21实机
▲D-21三视图
▲D-12/M-21
然而,约翰逊对M-21投放风险的担忧一直没有消失。1966年4月27日第2次投放试飞成功,D-21共飞行2222千米,最大速度3.3马赫,高度27432米。官方立即签下了制造第二批15架D-21的合同。但出于对安全性、成本和航程的考虑,约翰逊正式提出用亚音速的B-52H轰炸机投放的方案。
可是1966年6月16日第3次投放再获成功。D-21飞行2871千米,8次转弯,拍下了海上多个群岛,只是最后回收舱分离失败。
▲D-21挂在B-52翼下
▲D-21/M-12
▲本·里奇与D-21模型
终于,1966年7月30日(见本章开头的“镜头3”)发生了惨祸,使约翰逊一直担心的投放问题应验了,陷入绝望的天才也认定:在3马赫的高速下投放这样大的飞机,安全性根本没有保障。(www.xing528.com)
1966年底到1967年初,D-21经过改装,更名为D-21B,载机改为B-52H。为了达到冲压发动机的点火速度,为D-21加装了一个圆柱形的固体火箭助推器,比D-21自己还长、还重,全长13.48米,重6032千克,这使D-21B的总重达到10896千克。火箭将工作87秒,平均推力12394千克。两架B-52H也增加了两个特大挂架,机内也进行了相应改装,能直接遥控无人机的许多功能。
按计划,投放将在约11582米高度进行,D-21B将先展开助推器腹鳍,测试,接通燃料。接着自由下落,助推器点火后向上爬升。在22555米高度,冲压发动机起动,然后抛掉助推器,靠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达到预定速度。侦察时,航向、坡度和照相机开关点都由惯导系统程控,一出故障就自毁。
任务完成后,D-21B会飞到安全空域,关闭发动机,减速,进入俯冲。在高度18288米,速度1.67马赫时,回收舱自动分离,并打开回收伞,由JC-130空中回收,不行的话还能浮在水上等待船只回收。机身则在下降到15850米时自毁。
▲D-21B投放后飞行
▲D-21B准备试飞
1967年夏末,整个“标签牌”计划从头开始。不料1967年9月28日的投放中,还没到达投放点,D-21B就自己掉了下去,原来挂架有一颗螺母滑丝,约翰逊称“实在是让人难堪”。到1968年1月共投放3次,D-21B却分别只飞了248、2648和519千米,只好暂停。
▲D-21B及其火箭助推器
这一阵子,美国侦察活动的背景已起了变化。国民党当局飞行员驾驶的U-2停止活动,147型无人机活动进入高峰,但覆盖不了内陆目标。这样,航程5556千米的D-21B似乎有点机会。可是,侦察卫星技术领域的新发展已接近实用化,此前数量有限的美国侦察卫星集中覆盖前苏联,不久新一代侦察卫星就能覆盖全球,卫星照片的分辨率也与飞机的不相上下,而且绝无政治风险。
直到1968年6月16日,D-21B总算迎来一次完美飞行,5278千米的设计航程和27432米的设计高度都达到了。虽然转向时冲压发动机总被吹灭,但每次都成功再点火。回收舱也成功回收,整个计划得到了完整的检验。
1968年12月15日和1969年5月10日、7月10日,又有三次试飞超过了5000千米。于是,空军和中情局向尼克松总统建议用D-21B侦察中国,约翰逊则忙着项目收尾,并开始考虑全机回收的方案。
▲D-21B准备试飞
▲D-21B准备试飞
▲1966年3月5日D-21首次发射时受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