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果2岁的时候,果果爸就开始为培养果果的逻辑智能而忙得不可开交了。
我对果果爸说:“做任何事情,好的方法总比盲目付出更有效果!”
果果爸信心满满地说:“我早就查阅了相关资料,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方法,就是教孩子学会寻找并将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
我白了果果爸一眼:“能说得简单易懂一点吗?”
果果爸得意地说:“我们应该给果果灌输一些类别的概念,比如沙发、椅子都属于家具;小狗、松鼠都是动物;花、草、树都是植物;面条、苹果都是食品等,使果果的头脑中有类别的概念,然后再让果果了解类别下面还会再分类别,如植物——花——玫瑰花、牡丹花、月季花;面条、米饭是主食;苹果、香蕉是水果,它们都属于食物等等。”
我对果果爸竖起了大拇指:“说得真棒,看来没少花心思啊!”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们常常会发现,孩子在玩分类游戏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分类标准不一致的现象,他们一会儿把圆形的物体放在一起,一会儿把同一颜色的物体放在一起或者干脆按自己的喜好分类。孩子分类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原来,孩子在1.5~2.5岁,开始理解动物、人以及物品都有不同的属性。他们知道有的物品软、有的物品硬,有些物品是红色的、有些物品是蓝色的……这是孩子开始认识事物之间的不同的属性进而对他们进行分类的前提,但这个时候,孩子对事物属性的认知基本都是外在的、表面的。因此在分类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孩子把同样颜色或形状的物体放在一起,而不是把属于同一类别的物体分为一类。
星期天,阳光明媚地照在窗台上,给人暖洋洋的感觉。
果果爸一大早就搜罗了一大堆东西——有象棋、黑白棋、小盒子等。我很好奇,果果爸找来这些东西要干什么呢?原来,他又要和果果玩分类游戏了。
果果爸首先将黑白棋的黑子与白子每三个混在一起,让果果分开黑与白。果果爸把先前准备的两小盒子递给果果,说:“果果要将相同颜色的棋子放在同一个盒子里哦,一个盒子里放白色,另一个盒子里放黑色……”
果果很顺序地完成了果果爸布置的“任务”,把黑与白的棋子分开了。
接着,果果爸又拿来象棋,告诉果果:“红色的棋子放入这个盒子,黑色的棋子放入另外那个盒子。”果果再一次进行了归类,同样很顺利。
果果爸摸了摸果果的小脑袋,夸奖道:“果果真聪明!”然后又找来一些图形玩具,慢慢地将分类游戏进展到3种颜色混合,让果果分为3堆;接下来再分成不同颜色的四堆……(www.xing528.com)
虽然果果在分四种颜色时发生了“状况”,但果果爸还是微笑着鼓励他。
果果爸已经制定了长期的培养计划,随着果果分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他打算尽量多找一些颜色,将不同的颜色混合,让果果将其分类。等果果对颜色分类驾轻就熟以后,再让果果进行以形状分类的游戏,然后让果果依照圆形和四边形、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集合加以分类……最后,他再以蔬菜、水果、杯子、汤匙为素材,让果果进行类似形状的集合训练。
果果爸相信,通过这些训练,一定会使果果拥有优于常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
其实,父母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孩子总是喜欢像小松鼠一样,将自己喜欢的东西按照自己的分类和归类的技巧摆放在一起。父母正好可以利用孩子这一特性,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分类训练,这对于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
第一,利用孩子最感兴趣的东西进行分类训练。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分类训练时,最好能够选择孩子最感兴趣的东西,比如孩子喜欢小火车玩具,爸爸妈妈便可以多准备一些颜色不同、大小不同的小火车,让孩子把颜色相同、大小相同的小火车分类到一起,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让孩子整理自己的物品。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将自己的物品分类整理好,比如孩子的衣服应该放在衣柜的哪一层,裤子应该放在衣柜的哪一层;冬天穿的鞋子应该放在鞋架的哪一层,夏天穿的鞋子又应该放在鞋架的哪一层。孩子的书桌过于杂乱,父母也可以教孩子将书本分类摆好,比如按类或者大小分类放好;同一类别的书本再按大小放好。孩子从小学会分类整理自己的物品,其动手能力会不断增强,还能养成爱整洁的好习惯。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多分类。
父母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小物品,来训练孩子的分类能力,比如形状大小不同的衣服、袜子、杯子、水果、玩具等等,让孩子根据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大小、不同的形状进行物品分类,比如在给衣服分类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先将大人的衣服和小孩的衣服分类,然后再将不同的颜色把衣服分类。这样的分类游戏能够大大提高孩子的分类能力。
第四,利用动画、绘本、故事书让孩子进行实际操练。
父母还可以给孩子购买专门学习分类的玩具,和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分类;还可以陪孩子一起观看学习物品分类的动画片、绘本、故事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