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1岁左右的孩子,学习模仿什么都很快。
爸爸妈妈们可能还不知道吧?通过模仿,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呢!因为在模仿之前,孩子必须经过仔细地观察,才能找到被模仿事物的特征,从而模仿得惟妙惟肖。
爸爸妈妈们是孩子最初的模仿对象,他们会模仿爸爸妈妈的表情、动作,比如妈妈炒菜,他也炒菜;爸爸扫地,他也扫地。美国教育学家珍妮女士指出:“孩子降临时就像一张纯净的白纸,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能力要经过学习才可以获得。孩子最初是处于惊奇和陌生的状态之中,先观察周围人的一举一动,然后再去模仿他们的行为。因为孩子尚未具备分析事物的能力,所以爸爸妈妈应当在孩子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模仿对象。”
的确,肢体语言和模仿肢体语言有助于孩子智商的发展。在模仿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对位于大脑左半部的语言皮层和位于大脑右半部的视觉神经运动皮层同时进行刺激和锻炼,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孩子手眼之间相互配合的协调性。
果果特别爱模仿果果爸的样子,有一次果果心血来潮,突然把鞋子给脱了,穿着袜子就在地板上跑来跑去。果果爸看见了,很生气地说:“果果,你别穿着袜子踩在地板上,成吗?”
果果边跑边学果果爸:“你别穿着袜子踩在地板上,成吗?”
果果爸说:“你穿上鞋!”
果果也跟着说:“你穿上鞋!”
果果爸真生气了,大声说道:“这个孩子,真不听话!”
果果一点儿不畏惧,在地板上跑来跑去,嘴里还在学妈妈:“这个孩子,真不听话!”
看到果果滑稽的样子,我在一旁忍不住大笑起来。
没想到,果果也跟着我笑起来,还是穿着袜子在地板上跑来跑去。
到了晚饭时间,果果爸进厨房做饭。果果也跟进来了,仰望着小脑袋,认真观察果果爸做饭的样子——果果爸拿勺子,果果也拿勺子,果果爸舀米,果果也舀米,在果果爸身边转来转去,果果爸感到很纳闷儿,心想:“这个孩子怎么我做什么他做什么呢?”
最让果果爸忍俊不禁的是,果果爸最近咽炎犯了,老忍不住咳嗽,果果见了,也学着果果爸的样子弯着腰咳嗽,这不明显是跟着果果爸学吗?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通过仔细地观察,然后模仿父母的语言与行为,这时,孩子就会像照镜子一样,将父母身上好的、坏的、善的、恶的一切真实地在他身上折射出来。实际上,孩子的很多东西都是在潜意识中通过模仿父母以及周围人的言行获得。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有孩子在场时,应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起到模范作用,以免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另外,还应该鼓励孩子进行模仿活动。
当然,孩子模仿的对象不只是父母,他们对看到的一切都可能自发地进行模仿,比如家中常来的客人、经常玩耍的小朋友,甚至是自然界的动植物,都有可能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www.xing528.com)
在一所幼儿园里,年轻的女老师正带领一群小朋友玩“模仿小动物”的游戏。在此之前,老师曾给小朋友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那就是观察小动物。
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小朋友们回家后都开始寻找自己的观察对象:有的小朋友家里养着小狗小猫,他们就跟在小狗小猫身后,认真观察它们的动作和叫声;有的小朋友家里没有养小动物,爸爸妈妈就带着他们去参观动物园……
今天,老师要检查小朋友的“作业”了,她对小朋友说:“我们来模仿小动物走路吧,之前老师让你们认真观察小动物,相信小朋友们都应该学会了小动物的‘步法’吧!”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是的。”然后模仿游戏就正式开始了:只见小朋友们有的模仿小猫迈着优雅的细步;有的模仿小猴蹦蹦跳跳地走;有的伸长了脖子模仿长颈鹿;还有的扭着小屁股模仿小蛇呢!
通过认真的观察,小朋友们都能够准确地抓住小动物的特征进行模仿。老师很高兴,给每一位小朋友的“作业”都打了100分。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模仿小动物的游戏,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表现力和运动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爸爸妈妈可以先让孩子仔细观察某一种小动物,然后做动作给孩子看,让孩子跟着做:
1.模仿天鹅。
①双手往两旁举起,单脚站立,另一只脚则抬到膝盖的高度。
②单脚站立,另一只脚往后弯曲,以单手握住这只脚,另一只手往横向举。
③孩子和妈妈比赛谁站得久,这个游戏孩子也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
2.模仿螃蟹。
①四肢着地,慢慢走;有时候要快步走路。
②四肢着地,横向走。
③仰躺,四肢朝上。
④妈妈用积木或坐垫做成洞穴。钻进洞穴时必须迅速,由洞穴出来时必须警戒周围有什么东西,慢慢移动身体。
美国启蒙教育家认为,模仿式教育会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影响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等许多方面。所以,聪明的父母会懂得如何鼓励孩子模仿,从而达到开发孩子智力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