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主动性吸入,就是各种不同心态的自愿吸入。从主动吸入中,我们可看到的是从吸烟到吸毒,好奇冒险,赶时髦,从众心理,纨绔子弟寻求刺激等。
好奇心是初尝毒品的原因之一,亦称为尝禁果心理。调查表明,由于这种心理而吸毒的人占30%左右。在深圳市戒毒所,对200名吸毒者染毒原因的统计中,这个数字竟高达85%!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一些涉世不深、天真幼稚的年轻人,极易成为毒贩猎获的对象。从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特征看,他们的人格尚不稳定,心理也较易失衡,外部世界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同时,他们又具有特别强烈的好奇冒险心理。因此,青少年吸毒者占了吸毒人群的绝大多数。
从调查统计发现,那些从中学开始就吸香烟的人,最容易因好奇而染上吸毒的毛病。一位中学生吸毒者曾这样说:“我原先就吸烟。一天,一个朋友给我一支烟。我看它与别的烟有点不同,就问他这是什么。他诡秘地一笑,只是让我试试,并不回答。我想反正都是烟,吸就吸呗。谁知那里面有海洛因。吸了没几支,就再也戒不掉了。”
实际上,每个学校的守则中都有不准吸烟的规定,可还有一些青少年吸烟。在校不敢吸,就回家吸,或者在外面吸,甚至一伙朋友组成“烟友”一块吸。他们似乎认为:吸烟不算什么,不是许多大人都吸吗?然而,从吸烟到吸毒只有一步之遥。吸烟吸毒,同样都是吸。吸烟者,最容易对吸毒产生好奇心。所以,一位戒毒专家曾经这样说:“吸烟者都是吸毒者的预备军!”
防吸毒也要从防吸烟开始,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牢固地筑起拒绝毒品侵害的第一道防线。
李建,16岁,出身于普通工人家庭。他自幼聪明好学,有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劲。父母对这个独生儿子也十分宠爱。
上学后,李建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放学后,李建在一所废弃的破房中看到两个高年级同学正要抽烟。那种神秘兮兮的样子使他好奇心突起。
“喂,你们在干嘛?”
“小建,是你啊!来抽一支吧!这是带海洛因的,抽了特别舒服。”
海洛因,老师讲过,李建心里不由得掠过一丝恐惧,向后移了两步。
“没关系,抽一次不会上瘾的。”
好奇心和试图冒险的欲望占了上风。他想反正就一次,试试吧!于是,他镇定下来,接过一支,点燃了打火机……
仅这一次,就注定他要为自己的好奇付出惨痛的代价。
虽然呕得翻江倒海,但那种飘飘欲仙的神奇感觉还是吸引着他吸了第二次、第三次……他渐渐觉得吸纸烟不过瘾了,便改用烫吸。
从此,李建的精力日益不济,整天绵软无力,昏昏沉沉,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最严重的还是经济问题。开始他借同学的钱。不久他就偷家里和同学的钱。老师的训导、父亲的棍棒、妈妈的眼泪,都无法将他挽回。他在死亡的歧路上越滑越远。
毒瘾越来越大,每天需要100~200元。父母每月工资不够他吸两天。家里的积蓄、电器、家具也陆续流入贩毒分子手中。山穷水尽之后,李建开始在社会上游荡。他伙同几个吸毒者坑蒙拐骗,溜门撬锁,无所不作。多少次,他被人当场捉住。拳脚雨点般落在他那瘦弱不堪的身躯上。他躺在地上动弹不得。牙齿掉了几颗,肋骨断了几根,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另外,从众、赶时髦和一些环境因素,也是一些青少年染上毒品的原因。
青少年极易受到社区内的团体影响,而且在交往中也很容易形成“哥儿们”或者“姐儿们”的亲密关系。往往是,“哥儿们”或者“姐儿们”干的事情,他们都觉得自己也不防干一干。吸毒也是如此。许多青少年吸毒者对我们说:“我是看到别人吸,我才吸的。他们吸得,我为什么吸不得?”
对特别容易产生“从众心理”的青少年,无论是中学毕业了,还是没毕业,我们都要忠告:如果你的“哥儿们”或“姐儿们”拿出毒品来请你吸,那不是在关心你,而是在害你。海洛因的价格是很昂贵的,他请你吸毒,目的是为了把你变成再也离不开毒品的人。相当多的吸毒者“以贩养吸”,从黑市买来毒品,再高价卖给别的吸毒者,赚钱供自己吸毒。如果你有个“哥儿们”或“姐儿们”是吸毒者,那么,他(她)肯定是一个口蜜腹剑的人。你只有做这样的选择:要么报告老师或有关部门挽救他,要么远远离开他,这是我们总结了大量毒品受害者的惨痛经历和教训得来的忠告。
许多青少年吸毒者是因幼稚的权威崇拜心理染上毒瘾的,只是他们的崇拜对象不尽相同:有的是团伙的头目,有的是家中父兄,也有的是歌星、影星等。例如,有一个少年吸毒者崇拜一位足球明星。当他从电视上知道这位球星是个吸毒者时,他毫不犹豫地吸上了。
权威崇拜是青少年时期一种显著的心理状态。盲目的崇拜导致盲目的追随。从“追星族”到“吸毒族”无不如此。这是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注意并加以引导的。
在一家戒毒所内,我们意外地发现了这样一件事情:哥哥把弟弟送进戒毒所来戒毒。这就是说,同样生活在一样的家庭中,哥哥不吸毒,而弟弟不幸染上了毒瘾。我们于是和他们交谈起来。
问:“为什么弟弟吸毒,哥哥不吸毒?”(www.xing528.com)
哥哥:“我们哥俩儿从小都喜欢学习。后来长大了,各自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每天放学后,我们都扎到自己朋友堆中。我的朋友们是一群科学爱好者。我弟弟的那群朋友就不同了。要我看,他们都有一身的坏毛病。我多次劝弟弟,不要和他们来往,但他就是不听。”青少年时期的一些不健康心理,往往只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才会发生作用。某些恶劣的环境因素,是诱发青少年吸毒的可怕外因。
一是交往的影响。前面说到的从众而吸毒的不健康心理,就只有在交往不良的环境中才会导致吸毒。不论在学校还是就业后的新旧朋友,只要过从甚密的两个人中有一个吸上毒的话,另一个往往很容易受到感染。异性朋友更是如此。
二是家庭的影响。吸毒者往往是“近亲繁殖”,害了自己还不够,还要祸害家人,直到家破人亡。调查发现:在已婚吸毒者中,夫妻同吸的占80%以上;亲属共吸的超过70%。
某地住着这么一户人家:母亲和3个女儿个个骨瘦如柴,目黯脸黑。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她们有什么遗传病。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海洛因“瘾君子”家庭。母亲从小便被用鸦片烟喷染上了毒瘾,几十年未戒掉。在她的熏陶下,3个女儿也先后吸上了毒。她们虽然正值青春年华,却皮肤发黑,嘴唇发紫,一副鬼模样。更为严重的是,大女儿的年仅3岁的小孩因生活在这个吸毒世家,也深受其害。他只要一闻到大人吸毒的气味就安静,反之则烦躁不安,又哭又闹。
一个15岁的少年,因受父母、姐姐影响,吸毒上瘾。可怜他小小年纪,已有4年毒龄。听听他的控诉:
“我曾是一个好孩子,有过幸福的童年。我家爸爸、妈妈都吸烟。每当他们吸时,我就好奇地看着他们,不止一次产生过‘吸一次玩玩’的念头。”
“终于,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从爸爸的抽屉里偷了一支香烟。吸了以后,除了呛人,没什么感觉。后来我又吸了第二次、第三次,感到似乎有点儿舒服。后来我才明白,原来这不是普通的香烟,而是含有海洛因的烟。我后悔了,但已经不能控制自己。”
“爸爸把我送到戒毒所时对我说:‘你一定要戒毒,不要像我一样。’可戒毒后回到家里,我却发现长辈们还在吸。后来,爸爸妈妈因贩卖毒品被逮捕了。爷爷也管不了我。每当毒瘾发作时,我就失去了理智,变本加厉地用毒品折磨自己。”
“15岁的我现在已是第三次进戒毒所。我真希望这是我最后一次进戒毒所,从此和毒品决裂。可是,我担心自己的期望会成为泡影。我禁不住大声疾呼:大哥哥、大姐姐们,你们有吸毒的吗?如果有,请你们悬崖勒马。不要到毒瘾入骨后才流下悔恨的泪水。叔叔、阿姨们,你们也吸毒吗?如果吸,就从现在起戒掉吧!为了你们的孩子,为了更多的像我一样的失去了家庭、失去了上学机会的孩子,请不要再吸毒了!”
三是社区的影响。吸毒者较多的社区,就是诱惑青少年吸毒的温床。
云南南部的一个村寨,几乎全村人都吸毒。20%的人已经进入注射阶段,其他人都是海洛因和鸦片混合成瘾者。他们个个身体瘦削,精神萎靡。全村土地荒芜,死气沉沉。
按照社会学的划分,中学生一般生活在这样3种环境中: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因此,社会也被称之为“第三环境”。
在一个社区中,只要发现一个吸毒者,追下去就往往能发现若干吸毒者。许多人难以理解吸毒者为什么会如此集中。其实这很简单。吸毒的人在经济上不堪重负,就要发展新的吸毒者,把毒品高价卖给他们。但他们知道这是违法的,所以往往首先在同一个社区中的朋友圈内寻找。因此,要提高自己抵制毒品的意识。
在这样的社区生活,只有一种方法可取:一旦发现了吸毒者,就告发他,这不仅是为了保护你自己,也是为了保护你的家人和朋友。
四是大众媒介的影响。有些报道和文艺作品,对吸毒行为加以渲染,使一些无知的青年受到诱惑,间接起到了诱导吸毒的作用。
在一家戒毒所,一个青年吸毒者对自己是如何染上毒瘾的回答发人深思。
他说:“我看一些录像片,里面的毒品贩子都很有钱、很潇洒的样子。”
我们问:“你不知道那是犯罪吗?”
他说:“不知道,里面没讲。”
我们问:“可你又怎样吸上毒的呢?”
他说:“一个朋友请我吸毒。开始我也害怕,怕不能自拔了。可后来我看那些录像片里的吸毒者,好像吸毒很有味,而一旦不想吸了,到戒毒所去一趟,就又成了好人了。”
这真是可怕!一些文艺作品极端地不负责任,渲染吸毒,甚至渲染毒品贩子的英雄和潇洒,在客观上起到了诱惑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染指毒品的作用。
除此之外,一些个别的纨绔子弟,为了寻求刺激而开始吸毒,如有一个青年,他有一个当县委书记的父亲。在小小县城里,他优越感特强,在哪儿都很气粗。由于条件优越,他从玩百货生意到玩服装生意。不到两年,他便成了县城“大腕”。可是玩去玩来,有点乏味,干脆玩起极富刺激的海洛因。一玩则不可收,越吸瘾越大。这位自诩为黑白两道的“大哥大”最终玩进了法网。公安机关抓他时,他还抖抖“威风”,威胁干警。后来,他被强制收进戒毒所。再后来,他在管教干部面前甘拜下风,并感激涕零地说是戒毒所让他重获新生、走出灵魂的“怪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