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已经证实,出现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个人的被评价焦虑减弱,使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应降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群体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并不必定导致“混水摸鱼”式的社会惰化作用。
1.社会助长现象,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见,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2.社会干扰指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行为效率的下降。
3.优势反应强化说。他人在场,可能出现社会助长的情况,也可能出现社会干扰的情况。到底会怎么样呢?20世纪60年代查荣克提出的优势反应强化说在尽量解决这个问题。所谓优势反应,是指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成为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机。如果一个人从事的活动是相当熟练的,或者是很简单的机械性动作,则他人在场使之动机增强,活动更加出色。相反,如果他所从事的活动是正在学习的,不熟练的,或者需要费脑筋的,他人在场使之动机增强,反而会产生干扰作用。(www.xing528.com)
4.增强动机的条件。要增强活动者的动机水平,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在场的他人对他的活动进行明确的评价;(2)活动者对评价的认知。
5.社会惰化,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社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已经证实,出现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个人的被评价焦虑减弱,使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应降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群体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并不必定导致“混水摸鱼”式的社会惰化作用。总结这些研究的绪论,可以发现,人们在以下几种情境下,倾向于较少出现社会惰化作用:(1)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2)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或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卷入水平;(3)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导;(4)群体有鼓励个人投入的“团队”精神;(5)个人相信群体成员也像自己一样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