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的礼仪与传统文化

中国的礼仪与传统文化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政治、经济、法律、文学艺术等,礼仪文化只是其中一个分支。中国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生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上。此后,中国各地学童入学都要举行发蒙礼或拜师礼,这一礼俗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的尊敬。蔺相如随行,赵国大将廉颇在赵国边境集结军队,以防秦国侵犯。

中国的礼仪与传统文化

礼仪文化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茶文化酒文化不同,它的内涵要深广得多。茶道讲究如何选择茶具茶叶、托盘,如何泡茶、品茶,但它与政治经济法律的关系不密切。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政治、经济、法律、文学艺术等,礼仪文化只是其中一个分支。而且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综合作用下产生并发展的,受制于政治、经济、法律、价值取向、民俗风气、地域的影响,是整个文化现象的一部分。

纵观中国礼仪的发展演变,我们可以看出,生在中国传统文化根上的礼仪,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如从原始时代祭祀的礼仪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各民族文化中对图腾崇拜的由来;有关尊卑长幼、孝顺父母、男女有别等观念,则集中地沉淀着中华民族传统的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

中国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生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上。

1.小农经济与尊卑长幼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由于地域的广阔和地理环境的复杂,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又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状态,使人们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土地、男耕女织上,难以冲破血缘关系的网络。进入阶级社会后,虽然经历了各种经济政治制度的变迁,但以血缘宗法纽带为特色,农业家庭小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却很少变动,这种情形在21世纪的今天、在一些边远的农村或民族地区依然存在。

在彩云之南,有一个美丽、清澈的湖泊,那就是至今还较完整地保存着母系氏族社会习俗的摩梭人居住的地方——泸沽湖。环湖生长着苍郁的树林,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芒,身穿大红色上衣、白色长裙的摩梭女子正在湖边的独木舟上洗衣裳……

这个民族的婚姻形式很特别,走婚,即男女双方自愿交往,男不娶、女不嫁,所生孩子归属女方。每一个家庭中,母亲掌管一切,子女都是直系亲属。在这样的家庭中,财产不会因分家而流失,也不存在夫妻因离婚而大吵大闹的情形,人们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其乐融融,孩子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孝敬母亲、祖母,要奉养舅舅。特殊的血缘关系、风俗习惯长期保存积累下来,成为一种极为牢固的文化结构和心理力量。

中国古代汉族家庭也长期保存着血缘家族的组织形式。一般家庭的规模都比较大,两代、三代以上的亲属构成一个大家庭,敬祖亲子渐渐成为人人要遵守的伦理道德,与此相关的礼仪就派生了出来,如子女早上要到父母房里请安,晚上也要到父母房间问候;有好东西要先孝敬父母,自己才可享用。

孝在礼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孔子不断教育弟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不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由家庭的孝扩展至家族、民族、社会,派生出为人的道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是谓十义。”大至国家,则演绎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

礼记》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妻,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这样,历代圣贤都将礼仪作为治国工具,并用此来表现中华民族有别于外邦异域的社会理想。

2.私学兴起与尊敬师长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他之前,文化被垄断在奴隶主阶级的手里,广大平民百姓根本无法接受教育,孔子兴办私学,广招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子弟,他凭借他个人的言行魅力,聚集这些社会精英,传播他的理想——“仁”,并努力去建构一个理想的社会。他在教学的过程中因材施教,与学生一起参与政治、社会活动,甚至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理论主张,一起被困,一起挨饿,与学生形成一种很密切的师生关系。

然而这不是说其弟子对他敢怒不敢言或惟命是从,弟子们可以与孔子辩论,孔子可以批评弟子,更可贵的是孔子错了还会改错。如《论语·阳货》中记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在教学过程中,孔子不断强调礼、礼仪的重要。在长期浸润下,弟子们非常尊敬老师,每次见面要举行拜师礼,之后还要听老师教导、批评,任何有违礼仪的行为都可能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老师就如父母一般,对学生的为人、德行、学业、政迹,统统都会指导,这漫长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感情使孔子七十三岁逝去后,他的弟子们在他墓旁守孝三年,子贡又接着守孝三年才黯然离去。

此后,中国各地学童入学都要举行发蒙礼或拜师礼,这一礼俗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的尊敬。毛泽东就是尊师的典范,他称他的老师徐特立:“你永远是我的老师!”

今天你对老师的态度如何呢?

3.言而有信与朋友相处

战国时期秦国势力强大,经常欺侮赵国。一次,秦昭王写信给赵王,要用15座城池换赵王的和氏璧蔺相如当时只是宦官缪贤的门客,他带着宝玉去秦国,当看到秦王无意用城池交换时,他不畏强暴,以死相拼,终于机智勇敢地完璧归赵

公元前279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见面,欲暗算赵王。蔺相如随行,赵国大将廉颇在赵国边境集结军队,以防秦国侵犯。宴会上,面对秦王的挑衅,蔺相如不卑不亢,据理力争,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大灭了秦国的威风,赵王于是拜他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

这引起了廉颇的不悦,而蔺相如却以国家安危为重,不计私仇,感动了廉颇,使其负荆请罪,两人从此结成生死与共的朋友,使秦国长时期不敢出兵攻打赵国。

这个例子是古代朋友相交的一个典范,它说明朋友之交看重的是人的内在人品,一旦成为朋友,必至死不渝,肝胆相照。如此动人的故事,在古代历史中有许多。

先秦时,孔子主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主张“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朋友相处是以坦诚、信实、侠义为基础,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特定的价值取向、特定的地域中,演绎着“朋友”这一词语的丰富内涵。它可以使人在任何时候感到内心充溢的温馨,它有时可以使人热血沸腾,可以使人感动得热泪盈眶。那些来自于我们优秀的文学作品,又为我们的文学作品丰富着的讲述不完的动人故事,可以超越年龄、贫富、阶层而存在,它可以使钟子期和俞伯牙成为千古知音,又可以使马克思恩格斯成为莫逆之交。

我们渴望友谊,希望有朋友丰富我们的人生,我们就要遵循交友的礼仪原则,背信弃义,或只有求于朋友而不回报朋友,都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朋友。择友时不考察对方的人品,只以利益为原则,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友谊。

孔子说过:“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这段话可以给我们以参考。

今天,我们交友的途径远比古人宽广,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去结交朋友,基本的礼仪我们还是需要遵循的。平等、真诚是今天交友的基本前提,忠诚、责任则是更进一步的要求。居高临下,缺乏互相尊敬,必会导致交友失败。

你觉得没有朋友可以吗?如果不能没有朋友,你认为交友应遵循哪些礼仪?

4.来而不往非礼也

王女士一家喜迁新居,180平方米的新居迎来了前来恭贺乔迁之喜的客人。客人分别送来了鲜花、电子火锅装饰画等等,其中,艾女士送了一只精致典雅的瓷花瓶给王女士作为新居的装饰。瓶子上淡雅的水墨勾画出江南水乡甜美的意境,嫩嫩的柳芽摇摆在枝头,小桥流水旁,婀娜少女正翩然而行……这个花瓶博得众口称赞,王女士不由喜上加喜。

半年后,艾女士的儿子考上了外地一所大学,获此消息后,王女士赶快买了一支派克金笔前去贺喜。结果自然是艾女士高兴,她的儿子高兴,皆大欢喜。

这种情形,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礼尚往来。如果王女士只接受了艾女士的礼物,在适当的时候没有回送礼品给艾女士,就来而不往非礼也。

早在古代社会,人们交往中就很重视礼尚往来这种礼节。产生于二千多年前的《礼记·曲礼》中就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可以从《仪礼·聘礼》中的有关记载佐证,这句话最早指的是在商业性质的交往中,有赠有投,有往有来。按照杨向奎先生对这句话的分析所言:“1.人在原始社会,礼尚往来中的礼品交换实际上是货物的交易行为。2.在封建社会初期,比如商周,货物的交易行为还带有浓厚的礼仪性质,所以在交易中有贵族参加,有王室的关注,因为它是一种货物交易,也要有贾人参加,因为贾人是‘知物价者’。

西周时的周公春秋时的孔子,都是因往日的礼俗而加工。经过周公的加工,礼仪中减少了商业性质;经过孔子加工,去掉了礼仪中的商业性质,‘礼云、玉帛云乎哉!’是宣告‘礼仪’不应当是‘商业’”[5]

5.中庸之道与含蓄之美

翻开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无论是风、雅或是颂,那些远古的歌者大多要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比如那首流传至今的凄美之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没有一个“爱”字的表白,也没有一句海誓山盟,可它分明让你感到诗人胸中对爱情的执着坚守和不懈追求,不是真挚的爱,又何来这份怅惘与伤悲。这种中国式的表情达意,我们可称之为含蓄。这种含蓄比现代人的直白、干脆,是不是更多一些回味,更多一些美感呢?(www.xing528.com)

你觉得应该如何表达感情?

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文学作品中,尽管有一些较为直率、热烈的表情达意的方式,如民歌一类作品,但大多数文学作品,还是采用较为婉转、含蓄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感情。一方面这与中国人温和忠厚的性格有关,另一方面,与传统文化的熏陶,尤其是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有密切的联系。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这可以看作是孔子审美的中庸。这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再加怨而不怒,就形成了中国人温柔敦厚的性格特点。在这种文化教育的影响下,无论是表达感情,或是对人、对事的不同态度,甚至服饰都不能偏或倚。如参加丧礼后,既不能显得快乐过头,也不能余哀未尽,两者都是被孔子认为违礼的。

这种中庸之道,从审美的一面看,体现的是儒家中和之美的基本精神,它强调的是一言一行都要合乎法度,不能任性纵欲,表现感情要“发乎情,止乎礼义”[6],这样就使得对人的性情的节制和规范成为“诗、礼、乐”的特殊使命,诗和乐,都是为了调节人们的情性,使之纳入礼的规范。

从礼仪方面来说,尽管有很烦琐的仪式,特别是婚礼、丧礼等,但其表现还是较节制的,比如婚礼中拜天地、入洞房的仪式比起今天的闹洞房来说要温柔、适中得多。男女交往也不会像西方那样开放,所以五四运动以前,男女见面很少施握手礼,更谈不上拥抱礼了。

中和之美似乎也影响到中国人的服饰。自古以来,历代统治者对服饰都很重视,因为作为社会生活中较为表面的衣冠服饰,可以直接表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更何况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等级制度尤为重视。因此,从夏、商起,衣着就有了一定的规矩,周代形成制度。然而,纵观中国历代服饰,除了唐朝女子衣着略为能显露颈项外,其余服装全是宽衣大袖,下装长及脚背,惟恐显露一寸皮肤。这是不是“过犹不及”或“含而不露”的表现呢?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乘车时有的人脱鞋把脚踏在前座扶手上,“味道”袭人。

6.人格修养

有的人乘坐火车、飞机时,喜欢脱了鞋子,然后将脚跷得高高的,架在前面乘客的座位扶手上,“味道”袭人,即使有乘客以眼色多番暗示他收“脚”,他仍不予理会。而大家崇敬的明星成龙,在乘坐飞机时却很有礼貌,空姐递餐盒给他,他不停地说谢谢。有一位空姐不小心将空杯子掉在地上,成龙立刻侧身帮她捡。

礼仪尽管是一种程式,但更是一种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的遵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自我的道德修养、人格提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一抬手、一投足,甚至一个笑容、一个点头,都无不流露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身份、家庭教育等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代都强调个人的道德品质教育,个人的修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胸怀博大与仁者爱人

儒家提倡“仁”,其核心就是一种泛爱,没有博大的胸怀,何以爱人?又何以达到“仁”的高度?这个“仁”是一个人最高的道德境界。连孔子重视的礼,也必须以“仁”为本。因为只有做到了“仁”,才能最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尽管老子对儒家以“仁”为政之道持反对态度,但对亲人、对朋友还是提倡讲仁爱的。他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第八章)。在《老子》第十三章中,他还说:“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能达到这种境界,天下就可以寄托于你了。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都重立志、善实践,一旦有机会展露才能,大都能以广博的胸怀去接纳、关爱民众。“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更何况如孔子所言:“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所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人就是一个正直的人所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有这种品质的人才会尊老爱幼,相亲相爱,对朋友讲忠诚信用。受到人们尊敬的也正是那些胸襟博大、热爱生命的人。如弘一法师临终前嘱托弟子在他的棺木的四脚放上盛着水的碗,以免有蚂蚁爬上来,当棺木焚烧时被烧死。这样的胸怀何止是让人感动?这种对生命的热爱足以令人震撼。

一位年轻的大学生跳进粪池为救一位老农,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数医护人员面对“非典”挺身而出,直到自己也被病毒击倒……从古到今,一曲曲颂歌,传颂着这些英雄的业迹,让人们感受着温暖,感受着博大。只有一个胸中充满仁爱之心的人,才会发自内心地向别人表示尊敬和礼貌,别人也才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精神力量。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孔子自己就身体力行,带领学生四处宣传其政治主张。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他凭借个人巨大的德行和人格魅力,周围凝聚了一大批优秀人物,再经一代代传播,使得无数的中国知识分子无论在社会动荡或国难当头之际,总能高昂头颅,以天下为己任,或殉道,或献身。范仲淹深情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辛弃疾悲愤道:“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祖国高于一切,百姓待我拯救。无数先烈、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波澜壮阔,汇成传统文化中雄壮的交响曲。

以天下为己任,便会崇尚浩然之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长期培养正气,必会对邪恶不能容忍,对善行推崇备致。于家、于国、于人,都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在家尽孝,在国尽忠,长此以往,风度气质自显,施礼受礼中,自然会表现出大度、稳重,不同凡响。

安贫乐道与谦虚为人

以孔孟、老庄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都不主张贪求富贵、爱慕虚荣,因为“饱暖思淫欲”,一旦长处安乐之中,很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和进取之心。面对财富,在孔子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他称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安于贫困的颜回,自得其乐,谦虚好学,自有让人值得尊敬的崇高之处。而庄子则直接拒绝与统治者合作,尽管生活贫苦,甚至不得不常向人借贷粟米度日。但所追求的“逍遥游”却可以使他胸纳宇宙,“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庄子·秋水》)这样的认识启发我们: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有限的,不能自满,要更加努力学习,不断上进。

在这种传统的浸润下,陶渊明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归耕田园;杜甫可以忍饥挨饿也要“至君尧舜上”;白居易可以为诗歌语言是否畅达而求教于老妇……安贫乐道才使人关注自己的精神与内心,才能以平和之心待人待物。谦虚才能使人不骄不躁,才能海纳百川,宽容待人。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意思是说:“内在的品质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品质,就会浮夸虚伪。文采与品质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这有点像我们今天所说的内在美与外在美要统一。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特别重视个人品德的自我修养,这种修养不是靠外在的包装来达成,它更注重的是内在品格、道德观念的培养。这种修养身心,提高道德的最后目标是能为他人带来幸福,正如《论语·宪问》所记:“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这样的高标准,需要常常反省自己所作所为,不断进步,不停向前。颜之推、朱子、曾国藩直至今日的傅雷,无一不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家人,在修养提高的过程中,由内而外地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使人们不由得敬重、学习他们。人人君子,文质彬彬。人与人之间不就更加和谐、团结了吗?这样的人多了,不就有利于提高一个地方乃至于整个国家的形象了吗?

我们今天提倡礼仪,一方面是为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面,使得人人讲礼貌,懂礼节,由此形成一个和睦团结的氛围,人们尊老爱幼,自觉自律,心情愉快,文明工作和生活。用法国人的话来说:“今天的文化是明天的经济。”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是一代代前人创造积累出来的,这些文化带来了今天中国的繁荣和兴旺。当代人也应该对传统文化有新的增加和改良。看似不起眼的礼仪,做起来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当你对别人有礼时,别人会感到舒适、感动,而且,礼仪做得好,还会改变人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你对他人会少了不耐烦,少了发脾气,而他人在得到你的尊重的同时,也会回报你一份尊重,融洽由此而产生。经济活动也会变得顺利得多。这样,礼仪就会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了。

【注释】

[1]《左传·昭公七年》。

[2]参见王炜民《中国古代礼俗》,商务印书馆,1997年9月第1版。

[3]同①。

[4]同①。

[5]《礼的起源》,杨向奎《孔子研究》1986年创刊号。转引自《二十世纪礼学研究论集》,陈其泰、郭伟川、周少川编,学苑出版社,1998年6月北京第1版,51页。

[6]《毛诗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